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笃行用典名句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3 15:48:58阅读:465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在印度尼西亚的演讲中,习近平同志引用这句话表明国家间的和睦友好,“必须夯实双方关系的社会土壤”;在法国的演讲中,习近平同志用这句话阐释中法友谊是“两国人民辛勤耕耘的结果”;而在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这句话用来说明基层工作创新对于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习近平同志之所以钟爱这句话,正是因为其中充满了大与小、多与少、成与始的辩证思考。在阐明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才可能有大发展、成大事业。正如愚公移山的典故,一筐土一筐土地搬下去,“子子孙孙无穷尽”,就总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

■原典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春秋﹞老子《老子·第六十四章》

■释义

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提出谨小慎微和慎终如始的主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两臂围拢,形容树木粗大。毫末:幼苗,比喻细小。意思是说,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千里远的行程须从脚下开始。形象地论证了大事都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道理。

老子“大生于小”的思想对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产生了影响。在《荀子·劝学》中,荀子提出了“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观点。但与老子不同的是,荀子据此提出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积极进取的主张,与老子顺应自然的“无为”“无执”思想大异其趣。相同的前提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反映了儒道之间既相互取益又相互抵牾的复杂关系。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全文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出自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宿建德江》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

  • 《张齐贤明察》文言文选段训练

    《张齐贤明察》文言文选段训练   宋张齐贤,尝为江南转运使①。一日家宴,一奴窃银器数件,齐贤于帘下熟视而不问。尔后张齐贤三为宰相,门下奴仆皆得迁,唯此奴不沾禄。  奴乘间

  •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注释赏析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 百岁光阴一梦蝶①,重回首往事堪嗟。昨日春到,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火②。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③,都做了蓑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没话说④。纵荒坟横断

  • [般涉调]耍孩儿·借马·马致远

    [般涉调]耍孩儿·借马 马致远 近来时买得匹蒲梢骑,气命儿般看承爱惜。 逐宵上草料数十番,喂饲得膘息胖肥。 但有些秽污却早忙刷洗,微有些辛勤便下骑。 有那等无知辈

  • 郑板桥读书文言文翻译

    郑板桥读书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 语文文言文理解试题和答案

    语文文言文理解试题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沈演之字台真,吴兴武康人也。演之年十一,尚书仆射刘柳见而知之,曰:此童终为令器。家世为将,而演之折节好学,读《

  • 诗经《国风·唐风·鸨羽》译文与鉴赏

    全诗三章语言大同小异,这是民间歌谣的共同点。至于三章分别举出栩、棘、桑三种树木,则纯粹是信手拈来,便于押韵,别无其他深意。">

  • 初中语文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初中语文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一、文言文与白话文  也许现在很多人都弄不懂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到底在哪里?现在我们就分别来讲讲他们。  “文言文”中的第一个“文”

  • 陆游《烟艇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烟艇记 [南宋]陆游 陆子寓居,得屋二楹①,甚隘而深,若小舟然,名之曰烟艇。客曰:“异哉!屋之非舟,犹舟之非屋也。以为似欤?舟固有高明奥丽②逾于宫室者矣。遂谓之屋,可不可耶?&rd

  •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阅读答案及翻译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①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