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诗经《国风·唐风·鸨羽》译文与鉴赏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19 21:28:06阅读:436

《国风·唐风·鸨羽》原文: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国风·唐风·鸨羽》译文:
大雁簌簌拍翅膀,成群落在柞树上。
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
靠谁养活我爹娘?
高高在上老天爷,何时才能回家乡?
大雁簌簌展翅飞,成群落在枣树上。
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黍子和高粱。
赡养父母哪有粮?
高高在上老天爷,做到何时才收场?
大雁簌簌飞成行,成群落在桑树上。
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稻子和高粱。
用啥去给父母尝?
高高在上老天爷,生活何时能正常?

《国风·唐风·鸨羽》赏析:

《诗经·唐风》篇名。《诗序》认为“《鸨羽》,刺时也。昭公之后,大乱五世。君子下从征役,不得养其父母,而作是诗也”。宋王质认为“诗以种蓺为辞,当是农民”(《诗总闻》)。故当是百姓反抗无休止的徭役之诗。共三章,每章七句。反映百姓在重重徭役下哭告无门的社会现实。各章末皆以惨痛呼告作结,震撼人心。清方玉润谓此诗“始则痛居处之无定,继则念征役之何极,终则恨旧乐之难复。民情至此,咨怨极矣”(《诗经原始》)。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古今各家认识比较一致,都以为是晋国政治黑暗,没完没了的徭役使农民终年在外疲于奔命,根本无法安居乐业,赡养父母妻子,因而发出呼天怨地的声音,强烈抗议统治者的深重压迫。《毛诗序》云: “《鸨羽》,刺时也。昭公之后,大乱五世,君子下从征役,不得养其父母,而作是诗也。”朱熹《诗集传》云:“民从征役而不得养其父母,故作此诗。”方玉润《诗经原始》云:“《鸨羽》,刺征役苦民也”,“始则痛居处之无定,继则念征役之何极,终则念旧乐之难复。民情至此,咨怨极矣。”

全诗三章首句均以鸨鸟反常地停集在树上比喻成群的农民反常地生活——长期在外服役而不能在家安居务农养家糊口。因为鸨鸟是属于雁类的飞禽,其爪间有蹼而无后趾,生性只能浮水,奔走于沼泽草地,不能抓握枝条在树上栖息。现在鸨鸟居然飞集在树上,犹如让农民抛弃务农的本业常年从事徭役而无法过正常的生活。这是一种隐喻的手法,正是诗人独具匠心之处。王室的差事没完没了,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大量的田地荒芜失种,老弱妇孺饿死沟壑,这正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战乱频仍的现实反映,所以诗人以极其怨愤的口吻对统治者提出强烈的抗议与控诉,甚至呼天抢地,表现出人民心中正燃烧着熊熊的怒火,随时随地都会像炽烈的岩浆冲破地壳的裂缝喷涌而出,掀翻统治阶级的宝座。

全诗三章语言大同小异,这是民间歌谣的共同点。至于三章分别举出栩、棘、桑三种树木,则纯粹是信手拈来,便于押韵,别无其他深意。戴君恩《读诗臆补》评曰:“亦平平敷叙耳,中间缩‘父母何怙’一句,咏‘悠悠苍天’二句,而音响节奏俱妙矣。故知诗文全在吞吐伸缩中得趣。”陈继揆《读诗臆评》评曰:“一呼父母,再呼苍天,愈质愈悲。读之令人酸痛摧肝。”牛运震《诗志》评曰:“音节妙,顿挫悲壮。”对此诗的艺术特色都分析得很透辟。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清朝文物造假现象猖獗 总督张之洞曾被骗

    在当今文物市场,赝品屡见不鲜。2011年,某“汉代玉凳”拍出2.2亿的天价,这件所谓文物不过是2010年的仿制品。一些人造假可以欺骗文物专家。上世纪90年代河南孟津高水旺烧制的仿北魏陶俑的工艺品,在北

  • 品读《兰亭集序》赏析 王羲之

    品读《兰亭集序》赏析 王羲之 原文   永和(1)九年,岁在癸gui(三声)丑,暮春(2)之初,会于会(kuài)稽(3)山阴之兰亭,修禊(xì)(4)事也。群贤(5)毕至(6),少长(zhǎ

  • “程知节,本名咬金,济州东阿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程知节,本名咬金,济州东阿人也。少骁勇,善用马槊。大业末,聚徒数百,共保乡里,以备他盗。后依李密,署为内军骠骑。时密于军中简勇士尤异者八千人,隶四骠骑,分为左右以自卫,号为内军。自

  •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岁。佗,秦时用为南海龙川令。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

  • 贯云石《落梅风》全诗赏析

    新秋至,人乍别,顺长江水流残月。悠悠画船东去也!这思量起头儿一夜。 作品赏析【注释】:

  • 包拯包青天非黑脸而是白面书生 身高1米65

    包拯,古往今来知名度很高的官员,也是个贤人。在老百姓心目中永恒的“包青天”。随着戏曲、电视剧的传播,包公的形象早已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包公的故事更多是传说,更多是老百姓盼望清官的

  • 童趣文言文阅读翻译

    童趣文言文阅读翻译   童趣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篇经典课文,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

  •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祖易,父肩吾,并《南史》有传。   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身长八尺,腰带十围,客止颓然,有过人者。父肩吾,梁武帝时,为粱太子中庶

  •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翻译、译文、注释、赏析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①,惟吾德馨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③,往来无白丁④。可以调素琴⑤,阅金经⑥。无丝竹之乱耳⑦,无案牍⑨

  • 魏禧《留侯论》与苏轼《留侯论》对比阅读答案及翻译

    (一) 客问魏子曰:“或曰:‘子房弟死不葬,以求报韩。’既击始皇博浪沙中,终辅汉灭秦,似矣。韩王成既杀,郦生说汉立六国后,而子房沮之,何也?故以为子房忠韩者,非也。&rdqu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