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古文观止·触詟说赵太后》译文与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13 15:45:26阅读:7

触詟说赵太后

触詟说赵太后

《战国策·赵策四》

【题解】

公元前265年,赵惠文王去世,孝成王年幼,由他的妻子赵太后掌握国家大权。秦国趁机攻击赵国,连克赵国三座城池,形势十分危急,只有联合齐国抵抗秦国才是最佳计策,但齐国提出要让赵太后的少子长安君当人质,才肯出兵救赵国。太后不肯,群臣强谏,但赵太后坚决不答应。于是老臣触詟出面,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巧妙地说服了赵太后。

【原文】

赵太后新用事[41],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42]:“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注释】

[41]赵太后:即赵威后,赵惠文王之妻,赵孝成王之母。用事:当权,执掌政事。

[42]明谓:这里是下明令给左右大臣们听。

【译文】

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猛烈进攻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说:“必须将长安君送来作人质,我们才能出兵。”赵太后不答应,大臣们竭力劝说。太后明确地对左右大臣们说:“有谁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我就冲他脸上吐唾沫!”

【原文】

左师触詟愿见,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43],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44],故愿望见。”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45]。”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鬻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46]。”

【注释】

[43]徐趋:徐,慢慢地。趋,小步急走。

[44]郄:同“隙”,病,不舒适。

[45]恃辇:恃,依靠,依赖。辇,宫廷里用人拉的车子。

[46]没死:冒着死的危险。以闻:把事情告诉您。

【译文】

左师触詟请求谒见太后,太后怒气冲冲地等着他。触詟进宫以后,以快步走的样子慢慢迈着小碎步,到了太后跟前请罪说:“老臣的脚有点毛病,实在不能快走,很久没能拜见您了。我私下里宽恕自己,却又担心太后身体欠安,所以想来探望您。”太后说:“我依靠车子走路。”触詟说:“每天的饮食有没有减少?”太后说:“也就是喝点粥罢了。”“老臣现在胃口不好,于是就勉强自己散步,每天走三四里路,才能稍微增加点食欲,调养一下身体。”太后说:“我可做不到。”太后的怒容消解了一些。左师公说:“我的儿子舒祺,年纪最小,不成材,而我渐渐老了,心里也越发疼爱他,希望能让他充当侍卫来保卫王宫,我冒着死罪把这个请求禀告太后。”

【原文】

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47],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注释】

[47]持其踵:握住燕后的脚后跟,此指紧紧跟在她身后。

【译文】

太后说:“行,我答应你。他多大了?”左师公说:“十五岁了。可能还小,但希望在我没死的时候把他先拜托给您。”太后说:“男人也爱怜小儿子吗?”触詟说:“比女人更爱。”太后笑着说:“女人特别疼爱小儿子。”左师公说:“我私下认为,您爱女儿燕后胜过长安君。”太后说:“你错了!我对燕后的爱远远不及长安君。”左师公说:“父母疼爱子女,就会为他们做长远打算。您老人家送燕后出嫁的时候,跟在她的后面为她哭泣,为她嫁得远而伤心!燕后出嫁后,您不是不想念她,每逢祭祀的时候总为她祈祷,祝福说:‘祖宗保佑,一定不要让她回来。’这不就是为她做长远打算,希望她的子孙在燕国称王吗?”太后说:“的确是这样。”

【原文】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48],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49]。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50],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注释】

[48]微独:不仅,不只。

[49]重器:指象征国家权力和财富的器物。此指金、玉、珠、宝、钟鼎等贵重器物。

[50]山陵:比喻国君,这里指赵太后。

【译文】

左师公说:“从现在往前推三代,到赵国建国的时候,赵国君主的子孙被封侯的,他们的继承人还有保住侯爵的吗?”太后说:“没有。”触詟说:“不只是赵国,其他诸侯的子孙被封侯的,他们的继承人还有保住侯爵的吗?”太后说:“我没听说过。”触詟说:“这正是因为封侯者近则自身遭了祸,远则将祸患累及到他们的子孙身上。难道身居高位的人的子孙一定没有才德吗?只是因为他们地位尊贵却没有建立功勋,俸禄丰厚却未尝有所操劳,还拥有无数的财富。今天您给了长安君尊贵的地位,赐予他肥沃的土地,还有无数的财富,却不趁现在这个机会让他为国立功,有朝一日您老人家去世,长安君凭什么使自己在赵国安身立命?

【原文】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51],质于齐,齐兵乃出。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以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注释】

[51]约:治,备。

【译文】

老臣认为您为长安君考虑得太少了,所以说您对他的爱不如对燕后的爱多。”太后说:“好吧,任凭您派遣他到什么地方去。”于是为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子,到齐国去做人质,齐国于是出兵救赵国。子义听到这件事后说:“君王的儿子,有着骨肉之亲,尚且不能依靠没有功勋的尊贵地位,没有贡献的厚禄,来保住金、玉等贵重的东西,更何况是做臣子的呢?

【评析】

赵太后本是古代女政治家的代表,但本文中的赵太后却判若两人,面对强敌入侵、幼子为质,把自己搞得心绪焦躁,甚至对群臣的“强谏”,竟以“唾面”想威胁。她不顾江山大事而拒绝让长安君赴齐国当人质,这件事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这位出色女政治家的人性弱点和知错即改的赵太后形象。

文中记叙了赵国老臣触詟从容无畏,巧谏赵太后的事,最终使赵太后心悦诚服地将长安君送到齐国做人质,从而解除了赵国面临的大危机,长安君也为国立了功。文中只字未提长安君为人质之事,只说触詟自己年事已高,放心不下小儿子。他深知自己与太后虽是君臣,但同为父母都疼爱子女,由此才提到长安君。文章成功地塑造了触詟这个临危挺身的老臣爱国赤忱,以柔克刚、老谋深算的形象。

文中告诉我们一个的道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杜甫《重题》全诗赏析

    涕泗不能收,哭君余白头。儿童相识尽,宇宙此生福江雨铭旌湿,湖风井径秋。还瞻魏太子,宾客减应刘。

  • 柳宗元《牛赋》原文、译文、赏析

    作者: 柳宗元 【原文】:若知牛乎?牛之为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毛革疏厚。牟然而鸣,黄钟满胆(dòu)。抵触隆曦,日耕百

  • 论语文言文练习题

    论语文言文练习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

  • 元代唐诗学研究

    元代唐诗学研究状况与构想元代唐诗学研究,广义地说即研究唐诗在元代的接受情况。完整的“接受过程”应包括阅读、批评和写作三个环节,因而,元代唐诗学的研究与元代诗歌、元代诗学的研究密切相关。">

  • “垣荣祖,字华先,崇祖从父兄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垣荣祖,字华先,崇祖从父兄也。父谅之,宋北中郎府参军。荣祖少学骑射,或曰:“何不学书?”荣祖曰:“曹操、曹丕,上马横槊,下马谈论,此可不负饮食矣。君辈无自全之伎,何异

  • 白朴《念奴娇 题镇江多景楼,用坡仙韵。》全诗赏析

    江山信美,快平生、一览南州风物。落日金焦,浮绀宇,铁瓮独残城壁。云拥潮来,水随天去,几点沙鸥雪。消磨不尽,古今天宝人杰。遥望石冢*然,参军此葬,万劫谁能发。桑梓龙荒,惊叹后、几度生灵埋灭。往事休论,酒

  • 《传舍吏》鉴赏

    这首诗,歌颂的是战国时期赵国一个旅舍普通小吏的儿子李同舍身救国的事迹。公元前290年前后,秦兵围困赵国邯郸,楚、魏盟国援兵未至,邯郸危在旦夕,赵平原君对此十分忧虑焦急。传舍吏子李同劝说平原君倾尽宫中财

  • 安禄山:安史之乱的恶首之一

    安禄山,本是营州柳城杂胡。其母出身卑贱,在突厥种落中作巫师为生,和男人鬼混时,怀上了安禄山。也不知这小子他爸到底是谁,巫婆就给他起了个突厥名:轧荦山(突厥语“战斗”的意思)。后来,他跳大

  • 李清照简介及生平资料详细介绍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她生于神宗元丰七年二月初五日(公元1084年3月13日),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四

  • 阅读新唐书·张文瓘传节选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新唐书·张文瓘传节选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时李勣为长史,尝叹曰: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