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和袭美春夕酒醒》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0-02 00:14:28阅读:759

  这是一首闲适诗。“闲适诗”的特点,向例是以自然闲散的笔调写出人们无牵无的悠然心情,写意清淡,但也反映了生活的一个方面。同时,有些佳作,在艺术上不乏可资借鉴之处。此诗是写诗人酒醉月下花丛的闲适之情。

  起句“几年无事傍江湖”,无所事事,浪迹江湖,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反映了“泛若不系之舟”(《庄子·列御寇》)的无限自在。第二句中的“黄公旧酒垆”,典出《世说新语》,诗人借此表达自己放达纵饮的生活态度,从而标榜襟怀的高远。

  “觉后不知明月上”,是承前启后的转接,即前承“醉倒”,后启归去倩人搀扶的醉态。此处所云“不知”,情态十分洒脱;下句“满身花影倩人扶”是全篇中传神妙笔,写出了月光皎洁、花影错落的迷人景色。一个“满”字,自有无限情趣在其中。融“花”、融“月”、融“影”、融“醉人”于浑然一体,化合成了春意、美景、诗情、高士的翩翩韵致。

  这首诗着意写醉酒之乐,写得潇洒自如,情趣盎然。诗人极力以自然闲散的笔调抒写自己无牵无挂、悠然自得的心情。然而,以诗人冠绝一时的才华,而终身沉沦,只得“无事傍江湖”,像阮籍、嵇康那样“醉倒黄公旧酒垆”,字里行间似仍不免透露出一点内心深处的忧愤之情。

本页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TAG标签: 古文赏析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猜你喜欢
    • 毛泽东读《离骚》,“有所领会,心中喜晚”

      故居藏书中,有不同版本的《楚辞》多部‍‌‍‍‌‍‌‍‍‍‌‍‍‌‍‍‍‌‍‍‌‍‍‍‌‍‍‍‍‌‍‌‍‌‍‌‍‍‌‍‍‍‍‍‍‍‍‍‌‍‍‌‍‍‌‍‌‍‌‍。 《楚辞》是以屈原的《离骚》为主的“骚

    • 张居正《示季子懋修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示季子懋修书 明 张居正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

    • 汉语修辞手法系列「什么是倒喻」

      [定义] 比喻的一种。本体与喻体位置颠倒,先出现喻体,而后出现本体的修辞方式。又称逆喻。">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阮裕焚车》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阮裕焚车》   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③?遂焚之。(刘义庆)  (

    • 文言文练习题

      文言文练习题   苏代兄弟  苏秦之弟曰代,代弟苏厉,见兄捭阖七国遂志,亦皆苦学从衡之术。苏秦既死反间,其助燕谋齐之事大泄。齐闻之,乃望燕,燕甚恐。代乃求见燕王哙,欲袭苏秦故

    • 梦见拨牙

      梦见拨牙,五行主水,身边小人颇多之预兆,与他人间纠葛过多,彼此相处不和,财运难以提升之意,凡事谨慎,用心良苦,可得以好运,冬天梦之吉利,春天梦之不吉利。中年男人得此梦,主事业中有所不安,性格固执之人,

    • 郑伯克段于鄢文言文翻译及注解

      郑伯克段于鄢文言文翻译及注解   导语:《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左氏传》中的名篇。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

    • 设身处地造句六则

      语义说明:假想自己处在他人地位或情况中。 使用类别:用在「体谅他人」的表述上。 设身处地造句:01不要只是一味地批评,也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02他是个凡事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人,当然到处都受欢迎

    • 《回车驾言迈》译文|注释|大意|赏析

      《回车驾言迈》译文|注释|大意|赏析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①。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 《王翦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秦)王问于将军李信曰:“吾欲取荆①,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王以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王将军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