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赏析
凡是写秋夜的诗,都是在月,在露,在星空上作文章,创造一个幽清寂静的世界。如唐顾非熊《月夜登王屋仙台》:“月临峰顶坛,气爽觉天宽。身去银河静,衣沾玉露寒。”就是如此。陈与义这首《秋夜》诗的前两句,也是把几般景色组合在一起,在内容上没有创新,在造句上很见工巧。如“白露洗空”著一“洗”字,把秋夜天空的爽朗形象地描绘出来,道前人所未道。同时,露在半夜后始降,降露的天必定是晴天,又与“三更”、“河汉明”的背景相吻合,足见诗人观察得很细致。
秋天是肃杀的季节,宋玉的《九辩》在“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后,列举了种种秋天带给人的悲伤。从此,悲秋成为文人诗文创作的永恒主题之一,而萧瑟秋声,就成为悲秋的媒介。陈与义这首诗,前两句虽然纯粹是写景,但首句说“中庭淡月照三更”,表明了他半夜三更还在庭院中徘徊不睡,预伏下诗人是因秋而有感,难以入寐,三、四句就理应写情,表示悲秋情怀。然而诗人又偏作拗折,不但不写悲秋,反说请凌厉的秋风不要把树叶都吹尽,使得耳中缺少了沙沙的秋声。这样写,表面上是说自己不会发愁,有意寻觅秋声,唯恐缺少了引起愁思的秋声,是豁达语,实际上是作者在故作旷放,藉以抒发牢愁。
中国古代诗歌,常常通过故意违反常情的豁达语来达到更深层次抒情的目的,如这首诗,明明是悲秋,阵阵凄凉秋声扰得他不能入睡,却正话反说,把不堪写成有趣,更突出了愁的深度。这样写法,常见不鲜,如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诗云:“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也是有意斡旋,寄托秋思。被称为薄命诗人的清人黄仲则,尤多此类语。如古诗有“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句,黄仲则偏说“愁多思买白杨栽”,又如重阳风雨,添人愁思,他偏说:“有花有酒翻寂寞,无风无雨倍凄凉”,都翻进一层,令人感慨。
本页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万紫千红总是春 坱北和尚[1] 万紫千红总是春,何须饶舌问东君[2]? 哑人得梦向谁说?竖起空拳指白云。 《续指月录》卷二十 "> 两败俱伤造句十则
语义说明:比喻两者相争,俱受损伤。 使用类别:用在「两方俱败」的表述上。 两败俱伤造句:01我劝你们说和吧!免得两败俱伤。 02这场仗不能打,否则必然两败俱伤。 03如果情势对他不利,他决定来个玉石俱
-
[定义] 在句首的某些词语(一般是主语)后面或中间作一停顿(书面上一般用逗号或破折号表示),以凸显或强调句首词语的一种修辞方式。"> 文言文阅读《匡衡凿壁借光》题目
文言文阅读《匡衡凿壁借光》题目 匡衡凿壁借光 匡衡①字稚圭(guī),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③文不识④家富多书,衡乃与
-
梦境都是五花八门的,有的时候梦见的东西都是自己想都没想过的,有的时候会梦见自己一直渴望的,而不论是什么样的梦境,对生活都会有或好或坏的暗示,如果我们能够提前知道自己的梦是什么意思,那么对生活也会有所防
-
语义说明:形容人因遭受挫折变故而灰心绝望的样子。 使用类别:用在「绝望消沉」的表述上。 槁木死灰造句:01遭逢接二连叁的意外后,槁木死灰的她已经对任何事物失去了兴趣。 02一下子失去了丈夫和儿子,她槁
-
梦见赛跑是什么意思梦见赛跑,交友方面的运气会很顺利。这时候最好由你来领导这群好友,保证可以得到大家的信赖,彼此和睦相处。梦见自己和别人赛跑,预示着你近期的运势很好,家人的身体康健,也许还会有意外的惊喜
-
王昌龄作《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芙蓉楼送辛渐》是他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的。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一天早晨,润州西 "> 世说新语德行文言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德行文言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在我国文学界具有很高的地位,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世说新语德行文言文及翻译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
-
作者: 阎琦 【本书体例】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