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浣溪沙·庚申除夜》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30 21:45:08阅读:885

  上片写年末岁尾,各家皆翘首以待新春第一个黎明的到来。“收取闲心冷处浓”,开篇第一句话就奠定了本词的感情基调:在寒冷的除夕夜里本应该抛开所有,放下一切,静心等待,但浓郁的闲情却是冷处偏浓。在一片本应该繁花着锦的情境中,纳兰却似有一种无言的忧伤。“舞裙犹忆柘枝红”,此情此景让纳兰回忆起了当年观看柘枝舞的情景,气氛热烈,婀娜婉转。“谁家刻烛待春风”,想起自家当年在除夕夜里在蜡烛上刻出痕迹采等待新春的到来,在文人墨客的眼中,这就是十分风雅的事情了。这两句看似是回忆,却也道出了纳兰在除夕夜的一种怀念往昔生活的心情。

  下片写守岁时的场景。富贵人家的除夕夜别有一派富贵景象:“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灺颤金虫”,竹叶酒喝尽了,头戴采燕装饰的人们欢歌笑语,兴高采烈。九枝灯即将燃尽,余光之中贵妇们头上的金虫头饰与摇曳的烛光交相辉映,熠熠生辉。这两句用酒杯、彩燕和灯几种意象来衬托除夕夜的热闹,反映出整个除夕夜的欢腾的情景。这两句还是对仗句。“竹叶樽”对“九枝灯”,“空”对“她”,“翻彩燕”对“颤金虫”,很是工整,这些丰满的意象烘托出了除夕的喜庆气氛。在这样风流快活的场景中,纳兰是沉默的,冷峻的,“风流端合倚天公”,要成为与前贤比肩的“风流人物”,去建功立业,却只能赖天公庇佑,非人力所能强求,这句也表明了纳兰对当年逍遥自在生活的无限回忆。

  通篇来看,这首词写的是纳兰对往年除夕的回忆,词中着力描写了柘枝舞和舞女的美妙风流,也深隐地表达了自己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之情。全词情寓于景,清空而灵动。

本页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苏洵《辨奸论》原文翻译注释出处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

    《辨奸论》苏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着。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

  • 关羽传文言文翻译

    关羽传文言文翻译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人。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关羽传文言文翻译  原文: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与先主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 初三语文文言文学习方法

    初三语文文言文学习方法   一、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的 初三,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文言,才可能顺利地阅读文言文。  1.重视,学会自学  课前一定要借助

  • 文言文《马说》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马说》原文及翻译   《马说》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你知道中国哪个地方的重男轻女思想最严重吗? 答案:贵阳

    脑筋急转弯题目:你知道中国哪个地方的重男轻女思想最严重吗? 脑筋急转弯解析:男为“阳”,女为“阴”,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的话,可以引申为:重视“阳”,为ldq

  • 罗隐《登高咏菊尽(一作李山甫诗)》全诗赏析

    篱畔霜前偶得存,苦教迟晚避兰荪。能销造化几多力,不受阳和一点恩。生处岂容依玉砌,要时还许上金樽。陶公没后无知己,露滴幽丛见泪痕。

  • 《明右佥都御史江公传》“公名东之,字长信,歙县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明右佥都御史江公传 [清]魏禧 公名东之,字长信,歙县人。少为诸生,性刚,有大志,以澄清天下为己任。中万历丁丑进士。初授行人司行人,擢监察御史,巡视皇城。锦衣卫指挥徐爵者,司礼监

  • 《慎终如始》阅读答案及翻译--2016年中考文言文

    慎终如始 臣观自古帝王受图定鼎①皆欲传之万代,贻厥孙谋②。 故其垂拱岩廊③,布政天下。其语道也,必先口口而抑浮华;其论人也,必贵口口而鄙邪佞;言制度也,则绝奢靡而崇口口;谈物产

  •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李颀《古从军行》翻译赏析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①,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②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

  •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而”字有几种用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而”字有几种用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而”字有几种用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而”字主要有以下几种词性,分别是连词、代词用,在各课文例句中有不同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