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建康》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30 21:39:01阅读:238

  这首诗是诗人被俘后路过建康(今南京)所作。前六句主要写了建康的历史地位、变化以及人民的不幸。最后两句对月抒怀,表达祖国河山为外敌所占的无奈和沉痛。

  “金陵古会府,南渡旧陪京。”点明建康地位的诗句,很有王勃《滕王阁序》的开头:“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的意味。不过这两句并非在泛泛地介绍建康的历史,而是把它放在“会府”、“陪京”的位置上,使之越发显示出同国家兴亡的关系来,并进而说明作者所以一入建康便感慨系之的原因。同时,句中的一个“旧”字,还仿佛表示:陪京之事,已为陈迹,只可追抚,不得而再了。

  “山势犹盘礴,江流已变更。”继言建康的变化。山势既然盘礴,江流也当依旧,这才是生活的真实,因为改朝换代并不能使山河改观。然而,国家变了,人事变了,作者的感情也变了,所以在诗人看来山势依旧,而江流已非,这种用艺术的真实“破坏”生活的真实而成的句子,古人叫做“无理语”。“无理语”有极强的表现力,清人贺裳称之为“无理而妙”(《皱水轩词签》),并说:“理实未尝碍诗之妙······但是千理多一曲折耳”(吴乔《围炉诗话》引)。之所似能够“多一曲折”,是由于感情的作用;反过来又因为有了这一曲折,感情被表达得更集中、更突出了。

  “健儿徒幽土,新鬼哭台城。”则是说这里最大的变化是这里的人。元人入主中原后,宋朝的忠臣良将非迁即死。“健儿”、“新鬼”包括了忠于宋室的一切人;“徒幽土”、“哭台城”则是他们最可能有的归宿。本应居于城中的人偏徒幽土,含冤的鬼魂竟哭于往日繁华的台城,这里叙写的是建康的现实,也泣诉了作者的情怀。从写法上看,中间四句采用两两相对的形式:三、五句真事直写,朴素、有力;四、六句虚事实描,强烈、感人。

  “一片清溪月,偏于客有情。”写对月伤怀。大约是山河供愁、人事催泪,所以当不堪回首的时候,作者只能掉头去看“清溪月”。也只有这月“偏于客有情”。有何情,作者不说,但从亡国以后的陪京“月”,同被俘以后解送北上的“客”的联系中不难得出答案。这里,诗篇以欲言又止的姿态刹尾,是有意留给以广阔的想象天地。无言的结果,可能敌得过万语千言。

本页内容来自网络或网友提供,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仅用于学习交流,未署名皆因原作者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TAG标签: 古文赏析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猜你喜欢
    • 高考文言文虚词因的用法

      高考文言文虚词因的用法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魏学洢《核舟记》)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  

    • 文言文中“是”的用法归纳

      文言文中“是”的用法归纳   1 用作指代词,例如:  (1)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柳宗元《捕蛇者说》)  ——我的祖父死在这件事上,我的父亲也死在这件事上。  (2) 所在皆是也

    • 《杨慎临江仙》注释、翻译、赏析

      杨慎 名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导读】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字用修,号 "> 李渔《饭粥》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李渔《饭粥》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李渔  【原文】  粥饭二物,为家常日用之需,其中机彀,无人不晓,焉用越俎者强为致词?然有吃紧二语,巧妇知之而不能言者,不妨代为喝破,使姑传之

    • 梦到鱼

      周公解梦对于我们日常中的梦境都给与了相应的解释,对于好事就用平常心去接受,对于不好的事我们就要多加小心,相信通过努力肯定会对自己有所帮助的。周公解梦中对于捉鱼和吃鱼有不同的解释。梦到捉鱼是吉兆,未来的

    • 梦见艳遇

      梦见艳遇是什么意思梦见艳遇,若不及早和好的话,两之间似乎就会产生很大的隔阂。梦见有艳遇不忠现象的则暗示你会和恋人大吵一架。若不及早和好的话,两之间似乎就会产生很大的隔阂。梦见自己艳遇,预示着自己对目前

    • 《醉翁亭记》课文原文及译文

      《醉翁亭记》课文原文及译文   《醉翁亭记》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击的复杂感情。下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举孝廉,除汉中府丞。荀或进之太祖,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追拜畿为河东太守。  是时天下郡

    •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用法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用法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用法  国  1、国家,国家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诸侯国。(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3、国都。(京城登斯楼也,则有

    • 李绍《重刊苏文忠公全集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重刊苏文忠公全集序 明·李绍 古今文章,作者非一人,其以之名天下者,惟唐昌黎韩氏、河东柳氏、宋庐陵欧阳氏、眉山二苏氏及南丰曾氏、临川王氏七家而已。然韩、柳、曾、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