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 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717—769),祖籍南阳(今河南南阳),后迁居荆州江陵(今湖北荆州)。玄宗天宝五载(746)举进士,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曾任右补阙、起居舍人、嘉州刺史等官职。他在天宝年间到西北边塞时写过《过酒泉忆杜陵别业》等诗,可见诗人此前已有别墅在杜陵(在今陕西西安)山中。岑参为盛唐时期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宛委别藏》收《岑嘉州集》八卷,《全唐诗》录其诗四卷,《全唐诗续拾》补其诗二首。
此诗题下原注说:“时未收长安。”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十二月安禄山叛乱,次年攻陷长安。至德二载(757)二月,肃宗至凤翔(今陕西凤翔),当时岑参随行任右补阙。长安于至德二载九月收复,不过九月上旬还控制在安史之乱的叛军手中。此诗当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
前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过和平、正常生活的愿望。起句写诗人在行军途中,见到了盛开的菊花,忽然意识到今天是重阳节,于是产生了登高的强烈意愿。我国素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说:“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次句写遗憾的是无酒可饮。从上面的引文中可见,九月九日不仅有登高的风俗,还有饮菊花酒的习惯。句中暗用了一个典故,《南史·隐逸传》说:陶渊明“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逢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前两句只写诗人触景生情想登高,想饮菊花酒,事实上在行军途中,没有条件,也没有心情去登高、饮菊花酒。则诗人渴望过正常生活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弘”指王弘,他于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任江州刺史,常以酒馈赠陶渊明。
后两句写诗人对故园、亲人、整个战局的牵挂。见到路边的野菊花,使他想起故园的菊花也开得很好,可惜那里已经变成了战场。变成战场以后的故园、陷入战场中的亲人境况如何,以及中央政府的军队何时收复长安,当然更加引起诗人的牵挂。
此诗的最大特点是以小见大,即见到菊花,使诗人想到家乡,想到家乡正在打仗。诗人盼望长安能早日收复,自己能很快回到故园,见到故园盛开的菊花,并能喝上菊花酒。诗歌正是运用了菊花这一意象,才使如此丰富的内容得到了集中而生动的展现。
-
人民卫士;祖国长城。 人民战士;祖国精英。 三军浩荡;四化辉煌。 三军浩荡;四化图成。 英勇盖世;壮志凌云。 英雄军队;钢铁长城。 鸣炮祝捷;举杯庆功。 烽火捷报;
-
《荀子》的疆国篇中,曾经借孙卿子与范雎的谈话这样总结说:秦自秦孝公以来,能坚定不移地贯彻商鞅路线,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然而,此番千秋大业能够在一个叫嬴政的人手里最终完成,靠的却是另一个关
-
《百家姓.江》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历史来源 「江」源出: 一:出自嬴姓,以国为氏。《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周朝将伯盖之后 分封于江国。春秋时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国名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该诗句出自龚自珍《乙亥杂诗》 【诗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 “浩荡离愁白
-
故居的藏书中,有罗隐的两本诗集——《罗昭谏集》和《甲乙集》。毛泽东对其中很多
-
1、时季有早晚,逐年无相看。----每年各季出现的时间不尽相同,有变化。 2、正月套昭君,二月雨纷纷,三月青草埔,四月芒种雨,五月无乾土,六月火烧埔,七月 水流芋,八月秋风返,九月九降风,十月小逢春,
-
《明史·罗喻义传》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原文: 罗喻义,字湘中,益阳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请假归。天启初还朝,历官谕德。六年擢南京国子祭酒。诸生欲为魏
-
年羹尧(1679-1726),字亮功,号双峰,中国清朝军事人物。原籍凤阳府怀远县(今属安徽),后改隶汉军镶黄旗,同进士出身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王凌字彦云,太原祁人也。凌举孝廉,为发干长,稍迁至中山太守,所在有治,太祖辟为丞相掾属。 文帝践阼,拜散骑常侍,出为兖州刺史,与张辽等至广陵讨孙权。临江,夜大风,吴将吕范等船漂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