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访袁拾遗不遇》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孟浩然初次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名落孙山,后来也到洛阳参加过科举考试,仍未考取。此外他还游历过两湖与江浙、江西等地。他通过这些社会活动扩大了视野,也结识了李白、杜甫、张九龄、王维、储光羲、崔国辅等许多诗人与朋友。这些社会活动丰富了他的诗歌内容,也使他在诗坛享有很高的声誉。所有这一切都是一般的庄园主望尘莫及的。
袁拾遗,据《元和姓纂》卷四可知,他的名字叫袁瓘,也是襄阳人,曾担任过“膳部郎中同直左拾遗” 。《全唐诗》收了袁瓘两首诗,小传称他“明皇时官赣县尉”。孟浩然还写过《送袁太祝尉豫章》、《南还舟中寄袁太祝》。赣县西汉属豫章郡,所以一名豫章,可见袁太祝也就是袁瓘,而袁瓘在担任赣县尉前还担任过太祝。综上所述,孟浩然与袁瓘是同乡,曾在洛阳专门拜访过他。袁瓘被贬为赣县尉时特地为他送行,之后又特地去探望过他,离开后还特地写诗寄给他。可见两人的友谊非常深厚。从标题看,这首诗主要抒发失望之情,并借以表达两人的深厚友谊。
起句扣题写孟浩然拜访袁瓘的地点,以及袁瓘的才华。孟浩然在开元十四年(726)曾赴洛阳参加科举考试,接着就在洛阳与长安从事一些社会活动。孟浩然与袁瓘交往,不仅因为他是同乡,在洛阳为官,还因为他是个才子。储光羲在《贻袁三拾遗谪作》一诗中也称之为才子:“如君物望美,令德声何已!高帝黜儒生,文皇谪才子。”
次句承上写“访才子”而未遇,因为袁瓘被流放到江岭地区了。不过这是道听途说,实际上袁瓘被贬谪到赣县担任县尉。“江岭”即大庾岭,在今江西大余县和广东南雄县的交界处,赣江的上游章水即发源于此。章水与赣江交汇处的赣县就是袁瓘所要去的地方。
三、四两句写作者对朋友遭贬的惋惜与同情。大庾岭也称梅岭,白居易《白氏六帖·梅》说:“大庾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寒暖之候异也。”袁瓘所处的赣县虽不在岭南,但是与洛阳比起来要暖和多了,因此能早日见到梅花开放。第四句中的“北”字,通行本多作“此”字,为形近而误。因为袁瓘能早日见到梅花,是因为地处南方,所以“北”字正好能同“南”字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句诗是说洛阳虽在“北地”,梅花没有赣县那么早,但是这里有老朋友,所以这里的春光比赣县要明媚得多。
储光羲对袁瓘遭贬是同情的,从上述引文中可见,他写得直截了当。孟浩然对袁瓘遭贬也是同情的,但是他写得非常含蓄,起句写他满怀希望去拜访老朋友,结果没见到,当然很失望。没见到的原因不是偶然外出,而是被流放到遥远的大庾岭去了,则对老朋友的同情也就溢于言表了。他没有像储光羲那样把责任直接推给“高帝”与“文皇”,但是一二句诗显然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他没有写朋友在江岭一带生活是多么的寂寞与艰苦,甚至还写了那里的梅花早早的就开放了,但是诗人又用“何如北地春”这个反问句将其否定掉了,并引起了读者的思考。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老朋友,气候再温暖,心也是凉的。
-
冬天因为有时候会下雪,才让冬天的姿色变得更让人向往。
-
梦见下山是什么意思梦见下山,是不祥之兆,会名声扫地。梦见自己下山,则意味着要走下坡路,会失去自己辛苦积累的名声。梦见慌张冲下山,则近期将遭受财务损失。梦见先上山,接着又下山,预示着能度过难关。梦见别人
-
汉书朱云传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10分) 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①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②。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
-
游侠列传序 作者:司马迁 韩子曰(1):“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2),固无可言者。
-
虽然秦桧是臭名昭著,然而其后人高中状元,路过岳飞墓前时留下的这2句诗,也表达了他对奸臣卖国贼的憎恶之情。
-
【不可多得解释】形容非常少,很难得到。 【不可多得造句】 ①老教授不仅教小保姆学习科学文化,还尽全力资助她读取中专文凭,真是难能可贵,不可多得。 ②既有高科技知识,又有企业管理才能,这
-
司马申,字季和,河内温人也。申早有风概,十四便善弈棋,尝随父候吏部尚书到溉,时梁州刺史阴子春、领军朱异在焉。子春素知申,即于坐所呼与为对,申每有妙思,异观而奇之,因引申游处。属太
-
灯将残,人睡也,空留得半窗明月。孤眠心硬熬浑似铁,这凄凉怎捱今夜。 作品赏析【注释】:夜忆二首。
-
坐盗文言文翻译 坐盗的故事出自“晏子使楚”,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坐盗文言文翻译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坐盗
-
贺新郎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甚矣吾衰矣!怅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