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文王有声》原文与鉴赏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19 21:27:39阅读:339

作者: 杨明琪 【本书体例】

【原文】:

文王有声,通骏有声(1)。通求厥宁(2),通观厥成。文王烝哉(3)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4),作邑于丰(5)。文王烝哉。

筑城伊淢(6),作丰伊匹。匪棘其欲(7),遹追来孝。王后烝哉(8)

王公伊濯(9),惟丰之垣。四方攸同(10),王后维翰(11)。王后烝哉。

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四方攸同,皇王维辟(12)。皇王烝哉。

镐京辟廱(13)。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皇王烝哉。

考卜维王,宅是镐京(14),维龟正之(15),武王成之(16)。武子烝哉。

丰水有芑(17),武王岂不仕(18)。诒厥孙谋(19),以燕翼子(20)。武王烝哉。

【鉴赏】:

这是一首称颂文王迁丰和武王迁镐的赞歌。文王是周室事业的奠基人,武王是父王未竟事业的继承者。所以先赞文王,后赞武王。而题目用“文王有声”标出,意在突出文王。

全诗八章,每章五句。前四章赞文王迁丰。诗歌开门见山,先指出“文王有声”,为文王立言,然后叙述文王迁丰的功德。由于丰邑建在崇地,所以要伐崇,说明文王伐崇是顺天应人之举,且此举“匪棘其欲”,不是为了享受;而是“通追来孝”,是为了发扬先王的创世精神。因此文王功绩昭著,致使四方诸侯来归,成为文王的辅翼,而文王则是他的坚实的保护人。后四章赞武王作镐,诗歌“四方攸同”,“无思不服”,武王是诸侯的真正盟主。然后追述其迁镐之举,曾“考卜维王”、“维龟正之”,是十分郑重的。而迁镐的目的,则是为了找一块“辟雍”之地,来“诏厥孙谋,以燕翼子。”因此武王也功德无量。这样,文王迁丰是为了“通追来孝”,武王迁镐是为了“诒厥孙谋”。两者相得益彰。最后,每章分别用“文王烝哉”、“武王烝哉”的反复语调加以褒赞,表达了歌唱者对文武两君无限敬仰的心情,深化了主题。

这首诗的谋篇布局是颇费匠心的;在材料的取舍上,前半颂文王时,文王本是谥号,顾名思义,应以文德为主,但诗中却偏写他伐崇的武功,文中有武;后半写武王时,本应以武功为主,但诗中却偏写他“镐京辟雍”的文德,武中寓文,这样文武对举,巧妙地表达出两圣有文武兼资之妙。在材料的安排上,前半颂文王时,四章全按顺序记述,一环套一环,紧密相扣;后半颂武王时,则采用倒叙手法,五、六章先叙四方都以武王为盟主,七章再追述建镐的经过,八章又赞述武王迁镐的目的,这样的选剪和安排材料,既严谨而又有变化,既精妙得体又错落有致。

这首诗的语言句式也具有整齐中富于变化的特色。诗歌开始用“文王有声”一句起头,紧接着又用“遹骏有声”加以强调,一面重复“有声”二字,一面则以“通骏”二字对之修饰,给人以深深回味之感。全诗本都用的是直陈语气,但到最后一章中却忽然插入“丰水有芑”,这一比兴句和“武王岂不仕”这一反诘句,在平缓的语气中泛起涟漪,诗意由此而增。诗歌每章的末句都用“烝哉”二字煞脚,但在“烝哉”之前,前四章头两个末句用“文王烝哉”,后两个末句则改用“王后烝哉”?后四章的头两个末句用“皇王烝哉”,后两个末句则改用“武王烝哉”,这种语言句式的变动,既不同于其它《大雅》中一般用语不重复的特点,又不同于国风里的重章迭唱,而是别开一面,有其独特的风格。

全诗在章法和句法上都富于变化的这一特点,历来受到品评家的赞赏。方玉润《诗经原始》说:“亦文章幻化之奇,则更变中之变矣。”真是一语破的,说出了这首诗特色之所在。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文言文阅读理解模拟题

    文言文阅读理解模拟题   元绛,字厚之,其先临川危氏。唐末,曾祖仔倡聚众保乡里,进据信州,为杨氏所败,奔杭州,易姓曰元。祖德昭,仕吴越至丞相,遂为钱塘人。绛生而敏悟,五岁能作诗,九岁

  • 梦见防洪堤

    梦见防洪堤是什么意思梦见防洪堤,则暗示你想要建立强大的防卫系统,来寻求某种内心的安全感,或者对局势的把握感。或者说,你对与人交往有些惧怕,甚至有心事也不向人吐露。梦见防洪堤很高,你的潜意识里可能已经察

  • 梦见撞了人有什么说法

    梦见撞了人,得此梦,事业多得他人相助,求财者多受他人影响,身边小人多之迹象,近期如有与他人合作之事,应明辨是非。如做此梦,得此梦火土相生,多得他人相助,乃是吉兆。春天梦之吉利,秋天梦之不吉利。

  • 孟郊《古意》全诗赏析

    荡子守边戍,佳人莫相从。去来年月多,苦愁改形容。上山复下山,踏草成古踪。徒言采蘼芜,十度一不逢。鉴独是明月,识志唯寒松。井桃始开花,一见悲万重。人颜不再春,桃色有再浓。捐气入空房,无憀乍从容。启贴理针

  • 儒家文化的精髓体现你了解多少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影响着中国上千万年的历史。儒家文化的精髓已经深入人心,它的文化精髓值得我们进一步发掘,这样对于现今时代的城市文化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孔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曾巩《战国策目录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战国策目录序 曾巩 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叙曰:向叙此

  • 华雄被斩之谜

    相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很多,里面有一段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情节。写得太好太经典了,经典到没看过三国的人也都听说过。 关羽温酒斩华雄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五回“发娇诏诸

  • 古诗中关于描写冬天的古诗词名句大全集锦鉴赏

    有关描写描写冬天的古诗词名句鉴赏 诗中有冬字的诗句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 《晋书·周访传》“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