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竹竿》原文与鉴赏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19 21:25:16阅读:755

作者: 张若晞 【本书体例】

【原文】:

籊籊竹竿(1),以钓于淇(2)。岂不尔思(3)?远莫致之(4)

泉源在左(5),淇水在右。女子有行(6),远兄弟父母(7)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8),佩玉之傩(9)

淇水滺滺(10),桧楫松舟(11)。驾言出游(12),以写我忧(13)

【鉴赏】:

《竹竿》一诗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毛诗序》谓其篇旨为“适异国”的“卫女思归也。”此说后世注释家所接受,成为一种传统的看法,甚至有人认为它与另一首写卫女“思归宁”的卫地《邶风·泉水》以及《鄘风·载驰》同出一人手笔,都是许穆夫人所作,也有说是她的媵妾写的。今人多从此说,袁梅谓本诗写“一个女子备受思夫之苦,思绪万千,如白云流水悠忽远逝”(《诗经译注》)。金启华认为本诗是写“女子回忆少时在娘家的乐趣(《诗经全译》)。这些看法虽与《毛诗序》的看法还有点出入,但基本上是沿用旧说。都肯定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思归的妇女。这些看法不能说不无根据,但总的来说,论据不足,违背诗意,不足徵信。

从探究诗的本意出发,此诗不象一个女子的口吻,倒象一个卫国男子,思念一个远嫁异国的女子,忧思难遣,因赋此诗。

此诗共四章。写一位男子在淇水之滨思念他所喜爱的姑娘,而这位美丽的姑娘已远嫁他乡,引起他心中无限的惆怅。

首章以“籊籊竹竿,以钓于淇”起兴,回忆当年与姑娘钓游淇水之乐。《诗经》里有关卫地的民间情歌,大都牵涉到淇水。淇水流经卫国都城朝歌的北面,然后西折,再折向南,有如郑国的溱与洧,是当时少男少女欢聚,谈情说爱的风流之地。每当阳春三月,春光明媚,和风荡漾,淇水泛波,河畔之滨,士女结伴,谈情说爱,交欢结好。钓鱼,在《诗经》中有特殊的寓意,闻一多先生对此作过精辟的解释:“《国风》中言鱼,皆两性间互称对方之瘦语。”是“代替‘匹偶’,或‘情侣’的隐语”。而“打鱼、钓鱼等行为是求偶的隐语”。据此可知,这位男子可能在淇水之畔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并产生了向对方求爱的念头,而且很可能是单相思,也可能女方对他的爱情还不理解,于是分手了。现在这位男子旧地重游,勾起往日幸福的回忆,用一表否定的反问句传达了对女方的爱慕,一岂一思,思的深沉,爱的热烈,不是不爱不思,而是由于路远莫致。这就把这位男子思慕卫女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说明他已被思慕卫女之情一直困扰着而无法排遣。

次章点明求卫女不得的原因是由于她嫁他方。首两句“泉源在左,淇水在右”,是兴句。这位痴情男子临淇水而兴叹,不禁黯然伤神。泉源,水名,淇水上游的支流。“泉源,即百泉也,在卫之西北,而东南流入淇。”(朱熹《诗集传》)“水之北为左,南为右。泉源在朝歌北,故曰‘在左’;淇水屈转于朝歌之南,故曰‘在右’。”(陈奂《诗毛氏传疏》)这两句点明淇水,旨在示意姑娘由此离开卫国,远嫁异国,顺势引出“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两句,明确说明姑娘因出嫁而远离亲人,诗义由隐而显。陈子展先生对这两句有甚为精辟的见解,他认为“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是以当时的谣谚成语入诗g,给人一种似诉似叹的感觉,言外隐然流露出诗人一片离索之悲绪,一片缱绻之恋情。实际上,这两句似以平淡的语言回忆姑娘的出嫁,并未说明对姑娘的思念,但正是这种不说思念,而殷切思念之情就在其中,耐人寻味。

第三章仍以“淇水在右,泉源在左”起兴。这位男主人公看着静静流淌的淇水,又陷入深沉的思念中。他想啊……想啊……回味着美好的过去。此时,他仿佛看见这位美丽的姑娘正从淇水边翩翩而来,她的芳姿倩影是那么娇好,身上的佩环伴随着她轻盈的步态叮当作响,清亮的声音悦耳,她笑起来露出美玉般的牙齿,可能脸上还有一个迷人的酒窝。“巧笑”两句,为我们维妙维肖地勾勒出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形象,诗人从鲜白的牙齿,婀娜的腰身,叮当作响的玉佩着笔,仅两句便描写出姑娘惊采艳绝的神韵风姿,实为勾魂摄魄的神来之笔,尤以虚笔出之,堪为奇绝。这里出现的美丽姑娘,乃是诗人心理上的一种幻影。思极神迷,幻想生焉。虽如此,但它仍是昔日少女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这种虚实相生的写法已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表现手法。

第四章写诗人从幻想中仍回到现实中来,卫女终不可得,愁思索怀,借出游以解忧。前两句写淇水悠悠日夜流,自己“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无法排遣。于是坐上松木船,划着桧木浆,泛游于淇水之上。这既是回忆当年的游乐生活,与首章淇水垂钓的回忆相呼应。也是眼前愁思心情的反映。这里的淇水犹如一根感情的纽带,把昔日与今日,初恋的欢情与失恋的悲伤巧妙地联系起来,形成于同一空间位置(淇水)的不同时间(今、昔)和不同情景的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始终忠于卫女的深挚感情,感人肺腑,这正是本诗在构思上的一大特点。诗的后两句承前二句,说自己要驾舟出游了,目的在于排遣胸中郁积已久的忧愁。可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看来诗人这种浓厚忧思是永难排遣的,借出游解忧只不过是一种心理寄托罢了。对爱情的忠贞之情,沛然从肺腑中流出,使人潸然泪下。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题

    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题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12分)  【甲】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

  • 英语对联大全 带翻译 海晏河清,年丰人寿,凯歌曼舞庆新春大全

    Celebratesthenewyear,thousandvillagesshootofffirecrackers,tenthousandhouseholdswritetheassociation,t

  • 描写失恋的文言文

    描写失恋的文言文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今天小编收集了描写失恋的文言文,供大家参考。  1纳兰

  • 百家姓侯文言文

    百家姓侯文言文   《百家姓?侯》  作者:佚名  历史来源  「侯」源出:  一、出自姬姓。以爵位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春秋时晋国哀侯及其弟?侯皆被晋武

  • 范仲淹《无题》全诗赏析

    十口相将泛巨川,来时暖热去凄然。关津若要知名姓,定是孤儿寡妇船。

  • 纥干狐尾文言文翻译

    纥干狐尾文言文翻译   狐狸,哺乳纲,食肉目犬科动物。属于一般所说的狐狸,又叫红狐、赤狐和草狐。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纥干狐尾文言文翻译 ,欢迎阅读。  纥干狐尾  原文 

  • 梦见葡萄

    葡萄总是一粒挨着一粒,象征着朋友互相扶持。梦见葡萄,会认识很多新朋友。梦见吃腐烂的朋友,则意味着遭受厄运,被朋友欺骗。

  • 文言文《岳阳楼记》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岳阳楼记》译文及注释   《岳阳楼记》这篇文言文,相信大家都读过吧,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岳阳楼记》译文及注释,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译文

  • 《为学》文言文阅读训练

    《为学》文言文阅读训练   文言文阅读(12 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8-11 题。(8 分)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 虞集《院中独坐》诗词选鉴赏

    整个美丽的令人心碎的江南,都在这含愁“独坐”的时候,在满院呜咽的松风里,在落笔成诗的刹那,一齐涌上心头,化作一句看似普普通通,实则饱含了激情的结语:“尽把风声作雨声。”">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