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鸮》原文与鉴赏
作者: 戎耀文刘二龙 【本书体例】
【原文】:
鸮鸮(1)!既取我子,无毁我室(2)。恩斯勤斯(3),鬻子之闵斯(4)!
迨天之未阴雨(5),彻彼桑土(6),绸缪牖户(7)。今汝下民(8),或敢侮予!
予手拮据(9),予所捋荼(10),予所蓄租(11),予口卒瘏(12),曰予未有室家(13)!
予羽谯谯(14),予尾翛翛(15)。予室翘翘(16)风雨所漂摇,予唯音哓哓(17)!
【鉴赏】:
《诗序》说:“鸮,周公救乱也。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为诗以遗王,名之曰鸮焉”。最早的《尚书·金縢》也这样说:“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辟,无以告我先王。’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于后,公乃为诗以贻王,名之曰鸮”。《史记·鲁世家》载:“武王崩,周公当国。管蔡、武庚等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征,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周公归报成王,乃将诗贻王,命之曰《鸮》。”毛亨,郑玄和朱熹都认为《鸮》的作者是周公旦,其依据就是《尚书·金縢》。但是《尚书·金縢》经近人考证,已定为伪作。《史记》的记载也是以《金縢》的记载为据的。根本问题是从诗的内容看,确实与周公讽喻成王之事没有丝毫关系。就诗论诗,《鸮》应该是一首民间创作的寓意深刻的诗。它产生的时代应在《尚书·金縢》之前,才较为真实合理。
全诗共四章。第一章写鸟儿对鸮的斥责警告。你已经抓走了我的孩子们,莫要把我的房屋再毁坏。我辛苦劳碌费尽了心血,为养孩子们自己都累病了!这是控诉,也是悲惨的呼唤。道出了鸟儿养育子女的辛勤和爱抚孩子们的痴情。使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被剥削被压迫者的沉痛呻吟。在奴隶制社会里,奴隶连人身自由都没有,少得可怜的家产及其子女们,随时会被抢掠去的,这些现象不正是阶级压迫剥削的形象化的反映吗!
第二章写这只母鸟未雨绸缪的情形。她趁天还没有下雨,赶紧加固自己的窝巢,它剥取桑根皮,修补好门子和窗户,自信地认为下面的人们不敢再来欺侮自己了。既写出鸟儿自危自畏,也写出它不惶安息的处境。充满着辛酸与愤怒,也隐含着不屈不挠的意志。
第三章写母鸟惨淡经营的情景。为了修补窝巢,把捡来的茅草积聚起来,修窝筑巢,它的口、爪都累坏了,可是窝巢还是没有修好。写出了母鸟经营家室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不正是终日辛劳而不得温饱,陷于疲惫不堪的困境的下层社会的被压迫被剥削者的呻吟般的自述吗!
第四章写修筑窝巢所付出的代价和窝未修好的忧惧愁苦。修筑窝巢累得它羽毛枯焦,尾巴凋敝,但是窝巢挂在高而险的地位,还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在这种险恶情势下,吓得母鸟吱吱直叫。不仅写出了母鸟憔悴的模样,还刻画了它的心理,尤其末句逼真地写出了吓得直叫的惶恐不安的声音。
全诗运用拟人化手法,假借一只母鸟作比喻,诉说她遭到鸮的欺凌迫害所带来的种种痛苦。各章均极写母鸟修筑窝巢的艰辛劳累,以衬托猫头鹰的凶狠残暴。诗歌这样来写,正是寓寄着社会现象的不合理,作者深深为此不满,感慨不平。
这是一首通篇用比的纯比体诗歌。这类诗歌在《诗经》里是比较多的,如《螽斯》、《鹤鸣》、《硕鼠》等。不过它们之间又各有不同。《螽斯》是以螽斯多子喻人的多子,祝贺人多子多福。《鹤鸣》是用众多的暗喻强调国家要重视使用人才。《硕鼠》又与前述两篇不同,它把剥削者比作大土耗子,但还只是人对土耗子说话。而本篇则是鸟对鸟讲话和鸟儿的自述。而且手法上是比喻与拟人相结合。从内容上看,含有很深刻的寓意:作者把一个鸟的生活环境,音容外貌,举动劳作都逼真地描摹了出来。可它又多象是一个人,一个受迫害,受欺凌的人,他诉述自己所受的剥削压迫,他辛苦劳作,抵御迫害……作者用拟人手法巧妙地把人与鸟结合成一体,借物寓人,言在此而意及彼,深刻含蓄地揭示出某种社会生活本质。所以《中国诗史》称颂说:“《鸮》实在是一首绝妙的寓言诗。”
这首诗在语言运用方面也很有其特色。在句法上重言和同型句用得较多。开头连用两个“鸮”是为了强化感情,引起注意。第一章末用了三个语助词“斯”字,形成低沉哀痛的感人情调。二、三两章连用八个以“予”字开头的同型句式,既有陈述完备周详的效果,又有加深读者印象的作用。三、四两章运用了排比句式整齐而有变化,造成如泣如诉的悲哀气氛。第四章连用四个叠字:“谯谯”“翛翛”“翘翘”“晓哓”,还运用了迭韵连绵词“飘摇”都收到了形声兼备、形象生动、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的艺术效果。几乎每章末句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不仅能更好地抒其悲叹之情,而且与每章前三句形成对比,形成错落有致的变化。
-
盲子失坠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①,兢兢②握固,自分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④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⑤
-
帝问侍臣盗贼,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曰:“渐少。”帝曰:“比从来少几何?”对曰:“不能什一。”纳言苏威引身隐柱帝呼前问之对曰臣非所司不委多少但
-
文言文特殊句式解析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
-
愚公移山作者:列御寇 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现位于,河南省济源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
-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uacute;)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uacute;)巴陵胜状,
-
牛僧孺,字思黯,隋仆射奇章公弘之裔。幼孤,下杜樊乡有赐田数顷,依以为生。工属文,第进士。元和初,以贤良方正对策,与李宗闵、皇甫浞俱第一,条指失政,其言鲠讦,不避宰相。宰相怒,僧孺调伊
-
历来观潮之作,大都写得气势磅礴、慷慨淋漓。这是因为大自然的神奇伟力能使人浮想联翩、心潮激荡;更何况诗人骚客自己别具怀抱,最易引发胸中的无限感慨。"> 中考语文文言文《为学》重要考点
中考语文文言文《为学》重要考点 【常识】 清 彭端淑 选集《白鹤堂集》 原题《为学一首示子侄》 【主旨】 人贵在立志,事在人为。要树立远大志向还要勇于实践,这
-
《苏轼治西湖》原文及翻译 导语: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苏轼治西湖》原文及翻
-
西湖梦寻序文言文翻译 张岱,晚明文学家、史学家,《西湖梦寻》是他所创作的一部散文作品,本文的内容是西湖梦寻序文言文翻译,请看看: 西湖梦寻序文言文翻译 原文 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