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子云《春思》弃妇春日怨情诗
春思·萧子云
春风荡罗帐,余花落镜奁。
池荷正卷叶,庭柳覆垂檐。
竹柏君自改,团扇妾方嫌。
谁能怜故素?终为泣新缣!
这首诗题为“春思”,抒写的是春日里的怨情。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弃妇,春日来临时,她触景伤情,既责备前夫,又暗自为命运悲叹。
前四句描写春景。“春风荡罗帐”,视线由室外引入室内。室内,只有弃妇孤单的一人,其景象或许即如李清照词中所写的情况:“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凤凰台上忆吹箫》)次句是一个特写镜头:只见梳妆台上日见凋零的瓶花,在春风吹拂下,片片飘落。萎败的春花,空空的罗帐,弃妇房中呈现的是一派清冷萧瑟的景象。接着,她将目光转向室外:远处,“池荷正卷叶”——荷叶已将尖尖角伸向池面;近处,“庭柳覆垂檐”——庭前,绿柳成荫,正垂挂在房檐前。“余花”、“池荷”、“庭柳”,表明节令己是暮春。春将归去,芳菲渐歇,寡居独处的弃妇心中怎能不倍觉惆怅呢?
后四句即是弃妇在伤感情绪的驱遣下,自诉不幸。她首先想到的是故夫的轻情薄义。“竹柏君自改”,弃妇以第一人称对第二人称的口吻义正辞严地谴责故夫:我之遭到遗弃,全是由于你改变了竹柏的忠贞之性。“团扇妾方嫌”,转从自己一面立论,说明自己是不甘于被遗弃的下场的。“团扇”,用东汉班婕妤《怨歌行》的典故:“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后世即据此诗以团扇入秋即遭弃捐以喻弃妇的不幸。以上两句对比见意,从妾嫌团扇的对面加以强调,从而挑明了造成悲剧的责任。结尾两句用汉乐府民歌《上山采蘼芜》的典故悲叹自己的不幸命运。《上山采蘼芜》写一个路遇故夫的弃妇,故夫告诉她:“新人工织缣,旧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这里以“故素”指自己,以“新缣”指故夫另娶的“新人”。弃妇自伤不幸,所以说:谁能哀怜同情我呢?我将终生要为故夫另觅新欢的背弃行为流泪痛苦。
此诗采用的是古典诗歌中习见的先景后情、以景衬情的写法。在表现上形成特色的是两用前代弃妇诗的典故。《怨歌行》与《上山采蘼芜》是两首广为流传的古诗,以之入诗,不仅言简意赅,而且有助于引发联想,增进作品的历史感,增强作品的思想深度。“团扇”、“故素”、“新缣”,虽用字寥寥,却使《春思》诗中的弃妇顺理成章地加入到了文学史上长长的弃妇形象的行列之中,从而使这一形象具有了更为广泛而持久的社会意义与美学价值。
-
中考课外文言文《资治通鉴》阅读题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
-
孟尝传 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少修揉行,仕郡为户曹史。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尝先知枉状,备言之
-
刘殷,字长盛,新兴人也。高祖陵,汉光禄大夫。殷七岁丧父,哀毁过礼,服丧三年,未曾见齿。时人嘉其至性,竞以谷帛遗之。殷受而不谢,直云待后贵当相酬耳。 弱冠,博通经史,综核群言,文章诗赋
-
《少年游》 年代:宋作者: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 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
点绛唇①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注释①点绛唇:杨慎《词 "> 王维《辛夷坞》全诗赏析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作品赏析这是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
-
后起之秀 解释:秀,特异,优秀,表示后辈中的优秀者。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 出处: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崔科,后起之秀,目未见前辈典型,然有一种韶
-
两鬓皤①,中年过,图甚区区苦张罗②。人间宠辱都参破③。种春风二顷田,远红尘千丈波,倒大来闲快活④。 带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秋⑤。妻儿胖了咱消瘦。枕上忧⑥,马上愁⑦,死后休。 ①两
-
安重诲文言文翻译 安重诲聪明敏锐,谨慎恭敬。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安重诲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安重诲文言文原文 安重诲,应州人也。重诲少事明宗,为人明敏谨恪
-
抒情诗的一种。指用夸张、嘲讽的手法来揭露、谴责、批判、批评消极,落后、反动等被否定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