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鹊踏枝·乍似榆钱飞片片》抗清复明词作
鹊踏枝 屈大均
乍似榆钱飞片片,湿尽花烟,珠泪无人见。江水添将愁更满,茫茫直与长天远。
已过清明风未转,妾处春寒,郎处春应暖。枉作金炉朱火断,水沉多日无香篆。
屈大均,明亡后长期奔走南北,间关绝徼,从事地下抗清活动。他的诗词作品大多是表现抗清复明这一主题,而且自认为是屈原的苗裔,故常效法屈原,擅长以香草美人的手法,表现其爱国忠君的思想。本词从词面上看,是写思妇怀人。那是春夏之交的绵绵雨季,整个空间被烟雨笼罩着,寂寞,沉闷,更增添几多浓浓的愁思。词人发唱惊庭,首先用夸张的比喻来描写雨之滂沱,“湿尽”两字写透了雨势。而在绵绵春雨下面,独处女子无尽的相思之愁,又有谁注意到了呢?在这灰蒙蒙的世界里,雨是明的,而泪是隐的。泪珠连着雨珠,交融在一起,有谁分得清哪是淡的,哪是咸的?词人把写雨与写泪结合起来,用写雨来强调垂泪者之孤凄,从而引起人们对垂泪女子相思之愁的重视。李后主《虞美人》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而大均笔下的愁似乎更要胜出几分:“江水添将愁更满,茫茫直与长天远。”雨水倾注江河,而相思之愁更比江水满,它随着茫茫的东流水,一直流到天的尽头。至此词人从正面描写了愁绪之广。
下片描写女子的希望和希望的破灭。清明过了,天气照例要暖起来,但是女子的处境依然凄清孤寒,她希望客处遥远南方的夫君能领略春暖花开的明媚风光,不致如自己那样无可奈何地置身于令人愁苦的地域,并且期待着他能早日归来,改变她的生活状况。她准备好了香炉,焚香以待,但不幸的是,现实太残酷了。无情的雨水打湿了“金炉”,“朱火”(红火)未燃,又何来“香篆”(缭绕如篆字的香烟)之消,那么郎之归期又何从谈起!女子的期待像雨水激起的水泡,转眼间就破灭了。而词写到这里,也就戛然而止,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这注定是一个悲剧。
然而在这古老的思妇怀人悲剧的背后,还似乎隐藏着词人更沉痛的悲愤。清兵已经占领了明室的大半江山,南明小朝廷退守南陲,苟延残喘,岌岌可危。尽管词人曾在江浙一带从事地下抗清活动,等待时机,光复明室,忠心可鉴日月,但无奈在腥风血雨之中,明王朝大势已去。词人期盼着明朝皇帝能够重回北京金銮殿,就像思妇期盼远游的夫君能够早日回家一样,但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唐李商隐《夜雨寄北》),明朝皇帝是一去不复返了。在古代,夫妻关系与君臣关系相通,臣常以妾自比,所以,大均笔下的思妇怀人,寓含忠君爱国的情感是不足为奇的。而以艳情为体的词,也正好得到了一个升华的机会,这正是后来常州派词人最感兴趣的一种结尾。并且“朱火”之“朱”为明代国姓,“朱火断”是否还有借喻之意,亦未可知,读者正不妨自己去想像。
-
勃著《滕王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从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去,专会人伺其下笔。第一报
-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
宋史文言文的原文和译文 原文: 罗点字春伯,抚州崇仁人。六岁能文。登淳熙二年进士第,授定江节度推官。累迁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岁旱,诏求言,点上封事,谓:“今时奸谀日甚,
-
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①。 当路②谁相假③,知音世所希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释】 ①违:分离。
-
鬼是一个十分抽象的事物,可以是指灵魂、精怪、妖魔等等,但是都是我们无法验证是否真实存在的事物。我们能够确定是不是鬼的时候,只有在梦里出现时我们只发的将其认为是鬼,这样其实可以算是我们见到鬼的唯一方式,
-
梦见男妓,得此梦,乃是收益颇多之意,主事业中多可得他人相助,又有财帛丰厚之回报,处世圆融相待者,生活更有好运相随。如做此梦,贵人运多,方可有得财之机遇,切莫有不切实际之想法。春天梦之吉利,夏天梦之不吉
-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作品赏析【注释】:①花非花、雾非雾:说它是花么?不是花,说它是雾吗?又不是雾。②来如句:来的时候像一场春梦,停留没有多时。③去似句:
-
刘郎浦口号 吕温 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幄黄金。 谁将一女轻天下,欲换刘郎鼎峙心? 【注释】 ⑴浔(xun寻):水边。 ⑵步障:古代贵族出行时用来遮避风尘的幕布
-
常时任显晦,秋至辄分明。纵被微云掩,终能永夜清。含星动双阙,伴月照边城。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 作品赏析【鹤注】此当是乾元二年七月在秦州作,故有“伴月落边城”之句。王柏曰:天河,从北极分为两头,至于
-
梦见大饼是什么意思?得此梦五行主土,乃是己土之所在,土主信,重视信义,待人真诚,主事业中多有贵人相助,多为吉兆。春天梦见大饼,主事业中多有贵人辅佐,与他人相处融洽,彼此做事有恒久之毅力与野心,财运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