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虞臣《登大泽北峰》登山揽胜诗
登大泽北峰·任虞臣
青天人近树盘空,盈耳山声不见风。
坐爱千峰争是画,却忘身在画图中。
“大泽”即大泽山,在山东省平度县北部。这首七绝主要写作者登大泽山北峰的各种审美感受,意味隽永,耐人咀嚼。
首句写登山时的视觉审美感受:“青天人近树盘空”,意即“人近青天树盘空”,颠倒是出于平仄格律的限制。“人近”“青天”暗寓登山之意。大泽北峰直插青天,所以愈往上攀登愈觉贴近青天,同时亦显示出大泽北峰之高峻。“树盘空”,写山中树的枝干在空中盘曲交错之状。诗人不言人近山顶而言近“青天”,诗境就显得更高远开阔。次句“盈耳山声不见风”,转写出作者登山时的听觉审美感受,他觉得山中的各种声响充满耳内,但却看不见风从何处而来,这固然是因为“风”本是无形不可见的,更主要的是由于作者此时正专注于倾听山中大自然美妙的“天籁”般的音乐。诗后两句则写作者内心的审美感受:“坐爱千峰争是画,却忘身在画图中。”“坐爱”是因为喜爱,其义正如杜牧名篇《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坐爱”一样,“争”,怎么。前句写得颇为曲折,直言之就是:因为喜爱大泽山群峰美丽如画,但加一“争”字,就增添了对其美如画的惊奇和无法理解之意,这一疑问为大泽北峰之美涂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后句亦颇堪寻绎,富有味外之旨,引人遐想。作者此刻正为“千峰争是画”所陶醉,故而却“忘”本身在何处,但这一句又启发读者,作者在登山时不知不觉已融进山的美景之中,与大泽北峰化为一体。作者奋力“登大泽北峰”,就构成一幅积极向上的“画图”。大泽北峰固然美,而人征服高山则更美,任何人看了亦会为之动心的。此诗力求从多侧面写登山的审美感受,虚实结合,既具体又空灵。
-
《别房太尉墓》 作者:杜甫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注解: 1、复行役:指
-
青门柳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
-
【耐人寻味解释】经得起人家反复体味、琢磨。形容意味深长,值得细细思索体会。耐:经得起。寻味:仔细体味。 【耐人寻味造句】 ①这篇散文语言优美,结构独特,耐人寻味。 ②这幅耐人寻味的古代
-
中考语文文言文《论语·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
-
熟魏生张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宋朝时期,寇准镇守北部,收蜀人魏野到门下。当时北部有一个漂亮而举止生硬的妓女,士人叫她生张八,来寇府聚会,寇准即兴要魏野作诗,魏野立即作诗:“君为北道生张
-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五节》文言文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五节》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 孟子曰:“行之而不着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注释 1.
-
与韩荆州书 李白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①:“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傻,奔走而归之,一登龙
-
乘船文言文翻译答案 导语:文言文阅读需要在顺利翻译的基础上理解全文内容,体味古人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乘船文言文翻译答案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
郭伋传 郭伋字细侯,扶风茂陵人也。伋少有志行,哀平间辟大司空府,三迁为渔阳都尉。王莽时为上谷大尹,迁并州牧。更始新立,三辅连被兵寇,百姓震骇,强宗右姓各拥众保营,莫肯先附。
-
宜黄县县学记 (宋)曾 巩 盖凡人之起居、饮食、动作之小事,至于修身为国家天下之大体,皆自学出,而无斯须去于教也。其动于视听四支者,必使其洽于内;其谨于初者,必使其要于终。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