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李煜诗词意象的阶段变化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16 21:20:18阅读:414

李煜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从南唐后主沦为阶下囚,这样的人生经历无疑对他的诗词创作有非常大的影响。当然,事物间的影响是相对的。从李煜不同时期的诗词创作中同样能看到他内心情感的变化。这尤其体现在他诗词的意象的选择之中。

李煜词现存很少,三十六首左右。尽管如此,李煜词在诗词造诣上仍是不可小觑的。词人“独以典籍自娱,未尝干预时政”,将大量时间与精力投身文艺之中。李煜诗词的格调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但是在差别中又在统一。不同时期意象的选择不同。他的诗词的意象的选择前期较为局限,所选取的意象常常是生活所见之景,多描写宫廷生活,词作中多有描写人物形象,宫殿建筑,服饰乐器等意象。

离恨情仇等意象大部分出现在词人创作的后期。自然意象以及“梦”意象在词人的词作中都有出现,到中后期随着生活环境的转变,加之词人心态的变化,在意境的选择上变得开阔,更加关注人生,包含了有对人生的理性思考,思想内容更加深刻。近代学者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同时,同种意象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特点并且透露出词人不同的情感。这与词人生活的环境与内心的情感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由此可见,可以从李煜词作中的意象的选择看出词人情感的变化。

一、 前期意象

李煜词前期的意象比较局限,其中包括人物形象类的意象,男女情爱的梦意象,以及一些自然景物的意象,通过这些意象的描写展现出词人奢华的生活状态和安于这种生活的心态。游国恩曾说:“他(李煜)前期有些词写他对宫廷奢华生活的迷恋,是十足的亡国之音。”

同时,不论是前期还是后期,李煜词都有抒发愁绪的词作,前期的这种愁绪一般是闺怨思人的愁苦之情。虽然是愁苦之情,但是这种愁苦也是建立在平稳的生活之上的。然而随着唐王朝的不断没落,词人内心也变得复杂,出现了一些有避世倾向的词作。总体而言,李煜前期词作的创作意象多为生活所见,表达的情感也是十分欢乐的。

(一)生活奢侈的人物形象

李煜词中所描写的人物形象包括宫女、舞女形象,渔父形象等,通过宫廷建筑,女性服饰等来描写和表现人物的形象,抒发词人内心的感慨。词人笔下的人物大部形象美好。词人处在帝王之家,所生活的环境十分有限,在这个时期词人眼中只能看到奢华的宫廷生活,所表现的大都是宫廷宴会场景,所表达的都是安于这种生活的情怀。尽管生活物质上极大的满足,但是作为一个君王却有着无心了却君王事的心,词人的内心也是无奈的。

李煜词中的女性形象,基本上都是宴会中的歌女、舞女。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一书曾对审美意象的定义有所涉及:“审美的意象是指想象力所形成的一种形象显现,它能引人想到很多的东西,却又不可能有任何明确的思想或概念把它充分的表达出来”康德对的这种阐述十分符合词人笔下女性意象的特征。如《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描写了宫廷宴会的欢愉,歌女歌声悠扬,舞女艳姿动人,酒酣时的场景。歌女们都梳妆好,个个都姿色动人。殿上宫女鱼贯而出,在殿中来回穿梭。乐技吹箫不断,歌女的声音不绝于耳,舞女们姿色优美。

随风飘来熏香的名贵的香气。舞女们梳妆得“明肌雪”,在宴会中“鱼贯列”,换了衣服歌舞一直继续。歌女的歌声“歌遍彻”。词人受当时花间词派艳情词的影响,多描写这类人物形象,但是这首词最后两句“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词人笔锋一转,写出了在欢愉的宴乐之后的清静之感。在《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同样描绘了宴会时舞女、佳人的艳丽形象。通过词三四两句中的“红锦”,“金钗”这两个意象可以看出舞女穿着的华丽,可以想见宴会中仅仅是娱乐大众的一个舞女的形象就已经如此华丽与艳丽,那么整个宴会场景的奢华与欢愉显而易见。词第三句一个“皱”字写出了舞女的衣服太长拖到地上,随着舞女们的舞蹈的步伐落在地上随意的褶皱。不仅写出了服饰的华丽,也可以体会出舞者舞姿的曼妙。短短两句话将舞女们的形象表现出来,也将宴会时歌舞升平的场景描绘出来。

结合词人当时的生活的环境,词人身为南唐后主,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满足,生活上是闲暇的。在这个时候词人所看到无非就是宫廷里日常的生活,宴会时的场景就是这个时期词人主要描写的对象,而宴会场景到底有多奢华,就通过宴会中歌女、舞女们表现出来。但是,词人笔下的女性形象也并不都是向以上词作中表现出来的美好的形象,也有思人离愁的形象。如《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樱花已经落尽,月亮照在阶梯前,女子忧愁的依靠在香薰过的床边上,满满的都是回忆。回忆去年的现在好像还在眼前,可是怨恨的心绪依旧还在。

女子面容憔悴云鬓不整,思念的泪水已经沾湿了胸前的衣服。相思之苦无人能解也无法排解,只好将这浓浓的思念之情寄托到梦中。“双鬓不整”、“泪”等意象将女子因愁思而凌乱的形象表现出来。这首词虽然也是闺怨词,但是较之前的闺怨词在思想内容上已经有所提升。这首词中不仅仅是一个女子思念男子的情怀,在此词中也包含了词人的自己内心的愁思,包含了对人生的感叹。较之前的艳情之作有很大的转变。之前的闺怨词仅仅是表现男女情爱,内容空洞且没有实际的意义,尽管词作上依旧可见词人功底,但是内容上却是十分狭隘的。

同时,词人词作中也有像《渔父》这样的有避世倾向的作品。《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开篇两句写浪花翻腾好似飘雪一般,桃花李花竞相开放,一派春暖花开之景。“一壶酒”、“一竿纶”将渔父悠闲的渔民生活描绘出来。提着一壶酒,撑着一竿纶,这世上像这样的人能有几人呢?词人在最后发问,实则是表露出自己内心向往这种简单的渔父生活。其二(一棹春风一叶舟)词人想象自己乘着一叶扁舟,和着一轮温暖和煦的春风,一手持着一蚕丝一手持着一鱼钩。岸边长满了色彩缤纷的花儿,独自一人自己斟酒,在江上波涛中只觉得自己是自由自在的。这首词是对上一首《渔父》的进一步的想象和发展。词中“一叶舟”、“一纶茧缕”、“酒满瓯”等意象将渔父畅游江中喝酒赏花的景象描绘的十分生动。

由这两首词可见词人不愿面对凋零生活寻求避世的内心情感。词人面对所处环境的败落心理上寻求避世的安慰,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惆怅显而易见。结合当时词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状况,南唐已经岌岌可危,加之词人安于现状以及避世的心态,内忧外患,当所有的一切压到他的身上时,他却无力挽回。又加之妻儿的不幸,国力衰微。这段时期的诗词创作与之前的创作格调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诗词的意象变得开阔,内容上变得丰富,不再是局限于宫廷和闺怨之中,情感也变得丰富。这个时期他徘徊,他矛盾,面对应该承担的责任他无力应对,面对妻儿的不幸他不知如何排解,国家的不幸,自己的不幸,只能寄托在诗词的创作之中。从词人在词作意象的选择上,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痛苦与不安。

(二)纸醉金迷的情爱梦境

李煜前期关于梦境的描写多为男欢女爱的春梦。如《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描绘的是一情郎偷偷幽会女子的情形,从男子的言行和心理活动来刻画两人的情感。词的上阕写男子初到女子的居处,暗见女子睡态的情景。下阕写女子醒后与男子相见的情形。“最能产生效果的只能是可以让想象自由活动的那一顷刻了。我们越看下去,就一定能在它里面愈能想出更多的东西来。”线条的流动,是想象的舞影。

词上阕三四句“翠云光”、“绣衣香”写出女子熟睡的情态,该女子头发乌黑,枕头被抛在一旁,女子身上散发出淡淡的幽香。词最后两句女子惊醒之后,看见是情郎,脸上慢慢浮现出笑容,两人想看无语却柔情无限,将两人之间情意深切表现出来。其二(铜簧韵脆锵寒竹)大胆表露一男子对一位弹琴女子的一见钟情。奏乐者的玉手在琴弦上弹奏出美妙的音乐,乐曲非常的好听,但是奏乐的人更美。男女二人眉目传情、心意相通。下片笔锋一转,宴会后情意却都成空,只能在梦中再见。整首词大胆直露,不拘礼节,是词人对帝王生活的又一次展露。

“纤玉”将女子美好的形象描写出来,“眼色”、“秋波”这一句将女子大胆表露自己情感的态度描绘出来,于此,该女子的形象就出现在读者眼前。这三首词有女子赴约的场景,男子偷偷幽会女子的场景,男女双方在宴会中一见钟情的场景,人物特点鲜明,情感表露大胆直接,将男女之间的情爱描绘出来。通过对人物服饰,情态等意象的描写将人物的形象表现出来,通过这些人物的情态可以透视出词人的情感世界。这两首表现男女情爱的词描写得十分直白,展现了词人纸醉金迷的生活,结合词人的生活处境,词人衣食无忧,政治上无心过问,在这时期词人关注自己,关注风花雪月之事,由此可以看出词人自己对待感情的直接与坦白。故詹安泰先生说李煜此时的词作是:“内容充实而意味不够深厚,描写精细而笔触未能沉着。”

(三)安逸舒适的自然意象

词人前期的自然景物的意象主要包括“月”和“花”等意象,词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主要是渲染当时的气氛,表露词人内心的情感。如《菩萨蛮》(花明月黯笼轻雾)描写了一女子赴约的情状。在一个花朦胧,月朦胧,雾朦胧的晚上,女子终于要和情郎见面,又是兴奋又是紧张。放慢脚步,用手提着金丝绣鞋,迅速下了台阶,一溜烟跑到画堂南畔,拥向自己的思念的人。这首词中女子是小周后,词人将自己与小周后见面时小周后的形象描写得十分生动。

词开头第一句对“花”、“月”、“雾”的精准描写营造出一个朦胧浪漫的意境。再如《喜迁莺》描绘出了一个思念舞女的形象。天已经微亮,月亮也渐渐落下,只有星星点点的云,而“我”却还无法入眠。只是因为半夜梦见了思念已久的人,淡淡的相思之情慢慢蔓延。

想要借着雁儿来寄托自己的思念,却只能依稀听见雁儿遥远的声音。莺鸟飞散,残花迷乱,深院里一派寂寞。院子里满地的落花残叶,由着它落尽,等着思念的人归来一起赏。词中出现大量的自然景物的意象,“晓月”、“宿云”交代环境,天已经快到早上了,残月也慢慢下坠了,词的开头就奠定了整首词悲凉的基调。用“芳草”代替思念的人,犹然可见所思伊人的情态美好。同时艳而不俗,给人以清新之感。在从这个意象的选择可见词人的闺怨词虽然承袭了花间派的艳丽,却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下阕“啼莺”、“余花”、“片红”这些自然景物呈现出一派思念尤深的气氛。从这些自然景物的选择之中可以看出词人尽管思人情深,但是这种情感依旧局限在花间词的闺怨情感之中。从这些自然景物的意象中可以词人生活状态的安闲。

二、 后期意象

李煜沦为阶下囚,从此过上了寄人篱下的囚徒生活。这一时期李煜词的风格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国破家亡,他不忍回望南唐的黎民百姓,不忍心看到世事这般的变化,不忍心面对自己如此的遭遇。他将他这一腔愁苦,一腔怨恨,一腔无奈都寄托在他的词中。后期的词人的词作中的意象变得十分丰富,词的意境十分开阔,情感表达多为离愁别绪以及对故国的思念。词人后期词作中的意象修饰词也褪尽了前期的脂粉气,形成“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的特点。这个时期词人经历了各种遭遇 之后也开始了对人生的思考,词作中也包含了感慨人生,思考人生的内容,思想层次有所提高。后期词人词作中的意象主要是关于梦境的意象和自然景物类的意象。

(一)怀念故国的山河意象

词人词中的故国山河类的意象。词人在词作后期“山河”这样的意象常常出现,词人通过对故国山川的描绘,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如《破阵子》(四十年国家)自南唐开国以来已经四十年的光景了,山川广袤,地员辽阔。高大的楼房直冲云霄,琼楼玉宇,枝繁叶茂,一派盛大的景象。怎么会知晓有战争呢?我一旦成了别人的俘虏,忧愁之心让我日渐消瘦。仍然记得仓惶出逃时宫殿内还演奏着离别的歌。而如今只能对着宫女们独自垂泪了。在这首词中,词人怀念故国美好的山河,在词人的记忆中南唐依旧是鼎盛时期不可被侵犯的南唐。

可是谁人能够料想自己此时已是阶下囚,过着从来都不曾想象过的生活。可是再怎么悔恨再怎么感叹,一切都已经回不到从前了。“山河”代指南唐的故土,“凤阁龙楼”已经直冲“霄汉”,将南唐曾经的盛世表现出来。“玉树琼枝”将树的美好情态表现出来,南唐景色的美好悠然可见。记忆中曾经的美好和如今的遭遇相对比,不难看出词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自身的忏悔。同样可以可以看出词人性格的软弱。在这种心系故国的词中已经可以看到词人词作风格的转变。

如《望江南》两首都是通过怀念故国的景色的美好以此来表达怀念之情。两首词开篇“闲梦远”三个字已经表现出了词人的处境。一个“闲”字,这里并不是悠闲之意,而是闲愁的意思,将词人被俘虏之后的无奈表现出来。在这种处境之下,词人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尤为浓烈,词人把这种情感寄托在梦境之后。一个“远”字,不仅写出了词人的梦境与现实的遥远,也表达出词人现在的处境与前期奢华生活的之前的遥远。其一怀念的是南国正春天时的场景,江面上的管弦之声不绝于耳,满城飘着柳絮,春天的气息十分浓厚,人们赏花游玩的十分悠闲。

其二怀念的是南国正秋天的场景,描绘出南国秋天清冷的特点。不论是怀念春天时的南国还是秋天时的南国,这些美好的场景都是词人记忆中的样子,结合词人当时的处境,可见词中所表达的故国思怀之情。刘熙载《艺概》中曾说:“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李后主的这类词正是把对故国的思念寄托在特定的意象中,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二)命运多变的梦境意象

对故国的思怀之情在这个时期的创作中常常涉及。词人国破家亡之,被迫成为俘虏之后,备受凌辱,此时他只能追忆曾经的美好,怀念故国的繁华。如《子夜歌》(人生愁恨和能免?)心中的愁恨何时才能消除,我要哀愁到什么地步。故国在梦中又一次出现,可是醒来之后只能独自垂泪。还能再与谁一起登楼眺望,还记得秋日初晴时郊游欢愉的场景。过去的一切都已经成空,好像这回忆的一切都还在梦中呢。词的上片写出了词人亡国的愁恨以及在梦中想象怀念故国的悲凉之情,用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这种复杂的情感。这里的“愁恨”一是对囚居生活的无奈,是对自己的自怜,二是对国家破亡的悔恨之情,是对自己的怨恨。一个“独”字表现出词人内心的孤独之感和绝望之情。词人身为亡国之君,对于旧土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怀,故国的美好场景常常出现在他的梦境之中。

可是今非昔比,这种落差之感只能增加词人的悲愁之情。所以一觉醒来,发现原来只是梦境一场,不禁伤心流泪。词的下片回忆曾经郊游的场景,宁愿自己不要醒来,一直在梦境之中。“高楼”写出了词人孤苦的处境,词人想登高远眺故国,可是即使登高了也望不见自己的故国,但是即使是看见了故国的一花一木,那又能怎样呢?故国已不可回,南唐也不再是当年的南唐了。

所以词人回忆起当年一起郊游时候的场景,曾经的繁华与词人现在孤苦的处境对比,突出了其中的痛苦之情。正是这种空虚无奈的寂寞与痛苦才让词人发出“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的感叹。词人直抒胸臆,情感直接真挚。“艺术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就是情感的意象。对于这种意向,我们可以称之为艺术符号。”

这个时期的词人不单单只是怀念故国,怀念曾经的奢华美好的生活,此时的词作中已经包含了对人生理性思考的思想。如《乌夜啼》(昨夜风兼雨),词的上阕主要表现生存环境的糟糕,昨夜风雨来袭,窗帘被秋风吹得发出飒飒的声音,这样的环境描写将词人的愁苦之情表现出来。上阕可以看出词人内心的不安与矛盾之情。

但是词的下阕却表达出了词人开阔的心境。人世间的事情就像流水一般一去不复返,人生也就好似一场梦。在这首词中,词人将人生看得十分透彻,不过是“一梦浮生”,这是词人在经历的人事变化之后对人生理性的思考,词人畅游在他自己的精神世界之中。

(三)人生思考的自然意象

词人后期词作中的自然意象与前期的自然意象有着很大的区别。词人后期词作自然景物变得丰富,借自然意象所表达的情感也变得丰富。

词人笔下的“月”意象在词作中的作用不尽相同。一是渲染环境的清凉之感,抒发词人思念之情。“月”这个意象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寄托思乡之情的典型意象,而词人眼中的月使他怀念起南国盛世的生活,然而词人亡国被俘,这种愁绪就通过月这个意象表现出来。如《望江南》中“笛在月明楼”这一句将愁绪的环境表现出来。

整首词是怀念南国秋天的景象,描绘了故国秋景的美丽,但是词最后一句中一个“月”字却写出了词人的愁情,孤苦无奈之感,加重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再如《相见欢》中以月为自己抒发情怀的对象,表达词人内心的情感世界。独自一个人登上西楼,月亮弯弯如钩,一番寂寞凄清之感。剪不断,理还乱的是离愁,这样的愁绪一直在心头久久不能散去。词人睹物思国,将“月”作为自己感慨人生变化的对象,对月独自站在西楼,烘托清凉的气氛,抒发了词人的离愁别绪以及无奈之情。二是通过对月的描写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词人后期的词作已经不再只是简单的情感的表露,在经历了人事的各种变化之后,词人内心变得丰富,词中包含了对人生变化理性的思考。词人借助“月”这个意象展现了词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小楼”吹起了春风,可是却不愿回想“月明”下的故国,因为词人身在异邦,已经是物是人非。词的上阕两次出现“月”这个意象,明月依旧还是当时的月,而词人自己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自己,“月”见证了词人的变迁。这里将月的永恒性和人生的短暂相对比,表现出词人对自己人生变化短暂的悲哀,加重了整首词的清凉之感。

词人笔下的“水”意象。词人借助“水”的意象表明词人内心愁绪之多。如《虞美人》下阕“雕栏玉砌”这些故国的建筑应该还在,只是已经归于他国了。问我能有多少的愁思,好似一江“春水”长流不断。词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故国无限的思念。记忆中故国景象的美好,与词人如同一江“春水”般的愁思对比,情感强烈,悲伤之情清晰可见。流水滔滔不绝,词人将自己的离愁之感比作这流水,极言了词人自己内心愁绪之多。词人还借助“水”意象表现人生短暂,命运无常。

如《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将尽,帘外微雨纷纷,身上的衣服太薄耐不住寒意。梦中梦见自己回到故国,贪恋在故国时的生活,一觉醒来却发现是梦一场。独自一人时不要登高远眺,看到无限的江上风光,内心的愁绪便会犹然而生。离别的时候太容易,想要再相见的时候太难。落花随春夏秋冬四季轮回,而词人我的春天如流水一般一去不再复返,现在的处境和过去的生活对比一个天上一个人间。词人将自己的人生比作流水,过去美好的人生不再存在,人生的命运无常,难以把握,表现出词人的愁情,增强了词作的悲剧性。

词人笔下的“落花”意象。如《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表达出词人伤春惜花之情,紧接着的一句“太匆匆”简单明了加强这种伤春之情。这句“太匆匆”不仅仅是感慨自然界万物花木都会凋零,同时也是感慨自己的自己安逸的生活太过匆匆,短瞬即逝,只留下孤独的一生。开头这一句就包含了词人对人生流逝的思考。“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既表明风雨的侵蚀导致了林红谢去的太匆匆,也表达出词人由花即人,早年历经的太多的磨难导致了自己命运之春早早逝去。既是叹花的败落,也是叹自身的败落。

李后主没有把哀痛局限在林花上,就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那样:“后主俨然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面对这一切,词人是“无奈”的,可见词人内心的不甘心,自恨自己无力改变的悲凉。“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将林花拟人化,花儿败落不再盛开,词人生逢末世,表现词人与林花之间彼此互相珍惜叹惋的情感。作者移情于花上,将自己的希冀寄托在花上,同样也将这种希望无法实现的惆怅通过谢的林花表现出来。

最后一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词人心中的愁恨就像流水不断向东流一般绵绵不绝,这不仅仅是写出了词人失意无奈的情怀,更是对人生苦痛的感叹,是词人在经历的世事变化之后对人生的思考。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高中古诗文名句情景默写训练及答案

    古诗文名句 (1)送别,自古以来让人情难以堪,但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却表现得气势豪迈,已经开阔,其中的“ , ”更成为千古名句。

  •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翻译赏析

    登飞来峰①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②,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③, 只缘身在最高层④。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

  • 古代女子如何散发性感

    在看描写欧洲宫廷生活的电影之时,总是会发现那时候人家确实挺开放的,现在的低胸装根本不能望其项背。与其同时出现的往往还有超级庞大的鲸骨裙,就是那种让女人看上去像个走动的花篮似的裙子。同时自然还有紧

  • 欲擒故纵造句七则

    语义说明:为了要使对方就范,故意先放鬆一步。 使用类别:用在「施计引诱」的表述上。 欲擒故纵造句:01对方这招是欲擒故纵,你可别上当了。 02这是对方欲擒故纵的手法,你可要小心应付。 03会说故事的人

  • 管鲍之交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管鲍之交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管仲①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②游,鲍叔知其贤。已而鲍叔事③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

  • 文武财神爷图片,我国民间的财神信仰

    春节拜财神是我国普遍的祈福活动 文财神范蠡 武财神赵公明 财神是我国民间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每逢新年,家家户户悬挂财神像,希冀财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吉,象征平安;利,象征财富

  • 袁州州学记

    袁州州学记 作者:李觏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不行。 三十有二年,范阳祖

  • 文言文《陈书吴明彻》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陈书吴明彻》原文及翻译   原文:  吴明彻,字通昭,秦郡人也。明彻幼孤,性至孝,年十四,感坟茔未备,家贫无以取给,乃勤力耕种。时天下亢旱,苗稼焦枯,明彻哀愤,每之田中,号泣,仰

  • 《李廙》文言文译文

    李廙 原文   李为尚书左丞,有清德。其妹,刘晏妻也。晏方秉权,尝诣宅,延至室。晏见其门帘甚弊,乃令人潜度广狭,后以粗竹织成,不加缘饰,将以赠廙。三携至门,不敢发言而去。 译文

  • 文言文训练中的功力提升技巧

    文言文训练中的功力提升技巧   写人的是考查学生从人物活动的事件中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写事的文章是考查学生通过事件概括出事件的意义。  一、以20xx年德州考题为例,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