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一瓢诗话》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16 21:11:53阅读:73

中国文艺美学要略·论著·《一瓢诗话》

一卷,清薛雪著。

薛雪是叶燮的学生,他的《一瓢诗话》在许多问题上阐发了老师的见解。叶燮认为诗人的胸襟是“诗之基”。薛雪在复述的基础上略有发挥,认为“具得胸襟,人品必高。人品既高,其一謦一欬,一挥一洒,必有过人之处。”叶燮指出:作诗“必先有所触以兴起”,薛雪以自己作“九秋”诗,因大有触发,遂多创获的创作实践,证明“先生之言不虚”,又发挥说:“无所独发,摇笔便吟,村学究、幕宾之流耳,何所取裁?”

薛雪反复强调叶燮关于诗人须有自己的面目,独树一帜,反对摹拟剽窃,寄人篱下的美学观点。认为“学诗须有才思,有学力,尤要有志气,方能卓然自立,与古人抗衡。若一步一趋,描写古人,已属寄人篱下。何况学汉魏,则汉魏之唾馀,学唐宋,则缀唐宋之残膏。非无才思学力,直自无志气耳。”又说: “不落窠臼,始能一超直入。”

《一瓢诗话》对艺术风格问题也有较多的阐发。主张“作诗家数不必画一,但求合律,便可造进。譬如作乐,八音迭奏,原各就其所发以成之。”并且还从不同诗人具有不同个性的角度论证了诗歌风格的多样性,敦厚人诗必庄重,倜傥人诗必飘逸,磊落人诗必悲壮,豪迈人诗必不羁。薛雪在强调诗人须有高尚的胸襟、人品的前提下,而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他重视诗歌的思想内容,因而一方面反对“偏嗜”,一方面又自称“平自最爱随笔纳忠、触景垂成之作。”他还主张作诗要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即使“具敏捷之才”也“断不可有敏捷之作”。

在《一瓢诗话》中,薛雪也阐明了一些与叶燮不同的美学观点。如:对孟浩然、高适、岑参的作品,他不同意叶燮所作的过低的评价。再如,对诗歌的源流,他认为“由三百篇而降”, “日趋日下, 去本一步,呈尽千媸”,所以主张“溯流而上,必得其源”。还如,在诗歌的正变上,认为: “温柔敦厚,缠绵悱恻,诗之正也;慷慨激昂,裁雪镂月,诗之变也。”薛雪的诗论,基本上是吸收了老师叶燮的美学观点,但以此作了较多的阐述和发挥,其中也不乏有鲜明、独到的美学见解。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

    使至塞上 王维 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导读】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至凉州,居河西节度 "> 什么虫全部都是母的?

    什么虫全部都是母的? 答案:蜈蚣(无公)。

  • 克勤克俭造句六则

    语义说明: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使用类别:用在「勤劳俭朴」的表述上。 克勤克俭造句:01臺湾的经济成就是全体国民克勤克俭得来的果实。 02如果不能克勤克俭地持家,万贯家财也有耗尽的一天。 03是不是出了

  • 曾觌《金人捧露盘》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曾觌 曾觌(1109~1180),字纯甫,号海野老农,祖籍汴京(今开封)。先后 "> “虞溥字允源,高平昌邑人也”阅读答案解析

    虞溥字允源,高平昌邑人也。父秘,为偏将军,镇陇西。溥从父之官,专心坟籍。郡察孝廉,除郎中,补尚书都令史。 稍迁公车司马令,除鄱阳内史。大修庠序,广招学徒,移告属县日:"学所以定情理

  • 《烛之武退秦师》理解性默写重要句子

    《烛之武退秦师》(必修一) 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

  • 游九华记·(清)施闰章

    昔刘梦得尝爱终南、太华、女几。荆山,以为此外无奇秀,及见九华,始自悔其失言[1]。是说也,尝窃疑之。而李太白以山有莲花峰,改九子为九华[2]。予舟过江上,望数峰空翠可数[3],约略如八九仙人云。 其山

  • 语文文言文自学能力培养秘笈

    语文文言文自学能力培养秘笈   初中的文言文学习,只是“读读背背,不作具体要求”。高考的文言文学习,除了要“读读背背”,积累语言材料,增加感性认识之外,还应当引导学生积累文

  • 欧阳修《送方希则序》阅读答案及翻译

    送方希则序 欧阳修 庄子以绅笏为柴栅,班固以名声为缰锁。夫官位爵禄,人之所甚欲,彼岂恶之邪?盖将有感云尔。是以君子轻去就,随卷舒,富贵不可诱。故其气浩然,勇过乎贲、育①,毁誉不

  • “龚胜字君宾,楚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龚胜字君宾,楚人也。少好学明经,著名节,为郡吏。州举茂才,为重泉令,病去官。大司空何武、执金吾阎崇荐胜,哀帝自为定陶王固已闻其名,征为谏大夫。胜居谏官,数上书求见,言百姓贫,盗贼多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