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咏柳》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贺知章
贺知章(约659~744),字季真,号石窗,晚年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开元十三年(725)升礼部侍郎,青云直上任至太子宾客、秘书监,因此又被称为“贺秘监”。因难忍李林甫在朝中的专权而于天宝三年(744)辞官入道。晚年居住于自己修建的建千秋观内,卒时86岁。贺知章与吴越人包融、张旭、张若虚并称“吴中四士”或“吴中四友”。
咏柳
【原文】
碧玉 ① 妆成一树 ② 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翠绿晶莹,好似碧玉一般。柳枝低低垂下,仿佛有千万条,就像一条条绿色的丝带。不知那细细的柳叶由谁裁剪出来,二月的春风恰似剪刀。
【注释】
①碧玉:碧绿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②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并不一定表示确数。
【鉴赏】
此诗为写景状物诗中的佳作,借对垂柳婀娜身姿的描绘,赞叹美丽的春色。
首句以“碧玉”比喻翠绿的柳叶,一个“妆”字传神地描绘出柳树色彩鲜艳、风姿绰约的形象。
古人常以柳树形容女子柔软的腰肢,而诗人在第二句中却违反常态地以女子形容垂柳,却也恰到好处。而垂下的柳条自然成了美人腰间的丝绸缎带,如此描写尽显垂柳的迷人姿态。
最后两句引出春风,赞美春天:试问这小巧可爱的柳叶是经谁之手裁出的呢?春风就是那剪刀。这样的比喻独具匠心,新颖活泼。春风不仅剪裁出柳叶,更裁出了整个春天。诗人由衷地赞叹这春满乾坤的美丽景色。
诗人对柳树的描写层层递进:乍看满眼翠绿,色彩悦人;再看身姿婷婷,柳枝披垂,温柔可人;细看片片柳叶,精致小巧,形态喜人。
整首诗层次分明,手法独特,清新美好。
-
文言文阅读:《谏论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其说盖出于仲尼。吾以为讽、直一也,顾用之之术何如耳。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论,
-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唐王勃作。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
-
语义说明:以从前的过失为教训,戒慎自己不再犯错。 使用说明:用在「记取教训」的表述上。 惩前毖后造句:01做事时总要惩前毖后,才不会重蹈覆辙。 02刑罚的目的是惩前毖后,而非赶尽杀绝。 03他这种惩前
-
屠岸贾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赵朔妻,晋成公姊也,有遗腹,走公宫匿。 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程婴曰:“朔
-
琵琶行 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 "> 中考语文文言文易读错字
中考语文文言文易读错字 1、七年级 七上: 鹤唳(lì) 怡然(yí) 土砾(lì)人不知而不愠(yùn) 三省吾身(xǐ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论语(Lún) 碧瓦飞甍(méng)倏忽(shū) 高垣
-
文言文常考必考通假字 1、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2、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3、暴:同“
-
史记魏世家魏王以秦救之故文言文练习 史记魏世家魏王以秦救之故 魏王以秦救之故,欲亲秦而伐韩,以求故地。无忌①谓魏王曰: 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无信,不识
-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在秦统一中国的刀光剑影中先后烟消云散,最后灭亡的应是公元前221年的齐国。最近,偶尔查阅史料,方才发现这个人所共知的常识其实是个错误,因为还有一个诸侯国即使在秦始
-
《齐桓晋文之事》文言文知识归纳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放、辟: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放荡;邪辟,不老实) 2、诸:不识有诸?(兼词,“之乎”的合音) 3、异:王无异于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