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山民《山亭避暑》古诗鉴赏
怕碍清风入,丁宁莫下帘。
地皆宜避暑,人自要趋炎。
竹色水千顷,松声风四檐。
此中有幽致,多取未伤廉。
---真山民
真山民是宋朝的遗民,他痛遭国亡,隐姓埋名,而以山民自呼。山民,即山野之民,表示他绝意仕进,与元朝不合作的态度。
“山亭”,坐落在山间的亭子。这个山亭就是气候凉爽而宜于避暑的地方。“暑”字还寓有深意,暗指元朝统治的残酷;当时它实行民族歧视的政策,特别对“南人”(元朝分全国人民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南人即原南宋地区的汉人,地位最低下)采取高压的手段。林景熙《枯树》诗中的“暑路行人惜”,寓意相同。
“怕碍清风入,丁宁莫下帘。”山亭之所以宜于避暑,是由于地势高旷,树木茂密,经常刮风,要让风吹进亭来,就得把帘子挂起。“丁宁”,嘱咐之意,可以是嘱咐别人,也可以是心语口地嘱咐自己。
“地皆宜避暑,人自要趋炎。”上面“丁宁”句已暗藏“亭”字,这里“地皆”句明点“避暑”。又“宜避暑”承上“清风入”来,因有清风入而宜于避暑,所以就到山亭来。但有些人却与他不同调,欢喜向热处行。程晓所说的:“今世褦子,触热到人家”(《嘲热客诗》)就是这种人。这句诗寄托了作者自己避开元朝的虐政而隐居不仕的意思,包含了民族感情。“趋炎附势”是一句成语,此处的“趋炎”,可看作与“附势”同义,暗指降元朝做贰臣的那些人,和他自己成了鲜明的对照。
“竹色水千顷,松声风四檐。”二句写山亭的幽致。一则亭边长着竹子,竹子临水,水广千顷。杜甫有“修竹不受暑”(《陪李北海宴历下亭》)的诗句,何况竹外有水,水竹相映,更添凉意。再则亭边还长着松树,高而且大,经风能起波涛之声。“乔木易高风”(杜甫诗句),风满四檐,多么凉爽!杜甫《四松》云:“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这山亭的松风,不也可以使人有着同样的感受么?
“此中有幽致,多取未伤廉。”“幽致”,清幽的景致,这已经在第五六句作了具体的描写,第七句就用“幽致”二字点出来。“廉”,不贪,不苟取。风之为风,不为任何人所私有,可以多取,无伤于廉。苏东坡《前赤壁赋》有云: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正是同一道理。联系第三四句来理解,这“廉”字也寄托了不仕元朝的意思。因为出仕新朝,就是贪图富贵,丧尽廉耻,像上面所斥责的趋炎附势那种人了。
这首诗主要是写景,景中寓情。就写景来说,地多清风,树有松竹,还有水,这是山亭的幽致,正宜作为避暑的胜地。诗分两层写,前四句为一层,写挂帘纳风,来此避暑,题面“山亭避暑”四个字全写到了。后四句为一层,写水竹,写松风,景色殊为幽致,乃补足上文,愈见得此山亭于避暑为宜。故虽分两层写,而下层深化了上层的意思,彼此有区别又有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这些写景的诗句中,不是可以看出作者的情趣和襟怀吗?而且有的地方还寄托了深意,如“避暑”、“趋炎”,乃表明自己不降志辱身,与以做贰臣为荣者大异其趣。结处仅就自己一面说,与“避暑”句相承接,因为这是他意中侧重之点。古云“诗如其人”,于此可见。
-
唐阙史 (唐)高彦休 西南交大中文系08研李静校对。巴斯光年审定。 文字据《知不足斋丛书》本录入,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及《太平广记》校勘。 皇朝济济多士,声名文物之盛,两汉
-
初中文言文《曹刿论战》知识点总结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
-
宋史郭廷谓传文言文翻译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宋史郭廷
-
书鲁亮侪文言文及译文 〔清〕袁枚 己未冬,余谒孙文定公于保定制府。坐甫定,阍启:“清河道鲁之裕白事。”余避东厢,窥伟丈夫年七十许,高眶,大颡,白须彪彪然;口析水利数万言。
-
自行车在机械动力还没有与蒸汽结合的时代,是一个非常受到人们喜爱的交通工具,放在现在看来这个无污染的便利出行方式还是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的。
-
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复习资料 1、项为之强 “强”(jiāng) 通“僵” 《童趣》 2、不亦说乎 “说”(yuè) 通“悦” 《〈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 “女”(rǔ)
-
梦见麦秸秆,得此梦,事业多遇贵人,凡事与他人间荣辱与共,财运颇丰,性格固执之人,则生活多有不顺之事,唯有待人细致,眼光独到者,更可得以好运。如做此梦,如有与他人间金钱往来不利之事,得此梦不可急于求成。
-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而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
寒食江州满塘驿 初唐宋之问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
-
张益州画像记 苏洵 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边军夜呼,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