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夫人《菩萨蛮》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魏夫人
魏夫人(生卒年不详),名玩,字玉汝,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宋徽宗时,宰相曾布封其为鲁国夫人,所以叫魏夫人。魏夫人博闻强识,尤擅诗词,朱熹把她和李清照相提并论。她的词受《花间集》影响很大,多写闺情,婉柔蕴藉。现存其词十四首,周泳先辑有《鲁国夫人词》一卷。
菩萨蛮
【原文】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译文】
溪水和山峰都笼罩在夕阳余晖之中。微风吹拂下,溪水荡起层层绿波,倒映在水中的楼台也仿佛在晃动,惊起了水面上的鸳鸯。溪水的两岸,只住着两三户人家,一枝娇艳的杏花从院墙上探出头来。
在杨柳掩映的溪边小路上,有人天天在那里徘徊观望。年年看柳絮飘飞,至今已经看了三次,离人为什么还不还乡?
【鉴赏】
本词是一首怀远思人的闺怨词。全词以一个“溪”字总领,以景写情,清新脱俗,情趣盎然,令人回味。
上片写春景。起首一句“溪山掩映斜阳里”,写夕阳余晖中的溪山,突出“溪”字。接下来一句“楼台影动鸳鸯起”,紧承上文,详写溪中景色。写“溪”,从远到近,由静到动,运笔巧妙,勾勒出一幅动人的图画;写水中的鸳鸯鸟,意在衬托主人公的寂寞;写出墙的红杏,意在点出环境的优美。词人把一个“出”字缀于末句句首,更是将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下片写思念之情。词人写情,但情由景出,故仍是以“溪”字构图。“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写主人公站在“绿杨堤”上,看着堤岸下的小路,曲曲折折,沿着溪水伸向远方,至于空濛中,迷茫而不可见。“早晚”一词,代指溪水日日夜夜如此,人也是一样,相思不分昼夜。最后两句点出怀人的主题,情感达到高潮。一个“犹”字,写活了思念之情,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本词布局严谨,用语精美,含蓄温婉,清新自然,是古代闺怨词中不可多得的杰作。
-
《宋史·潘慎修传》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完成4—7题。 潘慎修,字成德,泉州莆田县人。父承祐,仕南唐,至刑部尚书致仕。慎修少以父任为秘书省正字,累迁至水部郎中兼起居舍人。
-
《师说》(唐)韩愈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
左光斗,字共之,号沧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左光斗,字共之,号沧屿,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丁未进士,授中书舍人,选入西台,及考选命下,进中丞。 熹宗初,李选侍据乾清宫,欲请后
-
语义说明:形容人骄傲自满、得意忘形。多具贬义。 使用类别:用在「得意自满」的表述上。 趾高气扬造句:01他那趾高气扬的态度,实在令人看不惯。 02你看!那小孩穿着西装,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 03他在奥
-
沈庆之,字弘先,吴兴武康人也。兄敞之,为赵伦之征虏参军。庆之少有志力。孙恩之乱也,遣人寇武康,庆之未冠,随乡族击之,由是以勇闻。荒扰之后,乡邑流散,庆之躬耕垄亩,勤苦自立。年三十,往襄阳省兄,伦之见而
-
一。友谊爱情 1.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4.结交在相知
-
易水送别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诗文解释】 译文1: 就是在这个地方燕丹送别荆轲,壮士慷慨激昂,场面悲壮。那时的人已经都不
-
文言文教学模式新尝试 按照惯例,文言文需要精讲,教师总是对重点字词的详细提示,以逐字逐句的串讲进行微言大意的剖析。即便是自读,老师也是小心翼翼的扶着走。拿到文章,教师
-
【愉悦】欢乐:喜悦一种令人感觉良好的,令神经活跃的正面情绪 【愉怿】拼音:yuyi解释快乐,高兴 【胜任愉快】胜任:能力足以担任。指有能力担当某项任务或工作,而且能很好地完成 【愉乐
-
崔颢《黄鹤楼》赏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人们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