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诗词赏析
清平乐
检校山园,书所见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题解】
自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至光宗绍熙二年(1191),辛弃疾被罢官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长达十年之久。据今人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推论,此词“当作于隐居带湖最初之三数年内”。辛弃疾在带湖的居第依山而建,所以他称之为“山园”。从词序可知,词写的是他巡视山园的所见。
句解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郁郁葱葱的青松翠竹,与云端相连。生活在这青松、翠竹、白云间,辛弃疾怡然自足。
他所以感到“万事从今足”,不仅是因为可以徜徉于山间林泉,更因为松竹身上,寄寓着他高洁的心性。松、竹、梅,岁寒三友也。在文人雅士看来,它们是坚贞顽强、持节不阿的象征。
“从今足”三字,说明这之前的辛弃疾从来没有感到满足过。这全是因为故乡沦陷,因为国家危难,因为壮志难酬。南归后的辛弃疾不但没能在抗金战场上英勇奋战,反而在复杂的官场上摔得头破血流。他痛苦、抑郁、怨恨,极度的失望中又还带着从不放弃的希望。
“连云松竹”是否真的就令辛弃疾从此心满意足了呢?从他闲居带湖时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依然还有愤懑、不平,他始终是一个铮铮铁骨的爱国英雄。不过,幽美的自然环境,闲适的乡村生活,还是能淡化他的愁怀,或者暂时让他忘记烦忧。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闲居的词人亲自拄着竹杖,到村东头主持祭祀的人家分回应得的一份社肉,而自家新酿的白酒正好刚从糟床上榨出来。有酒有肉,足可醉饱逍遥。“社肉”,古时乡俗,春秋两次祭土地神,称社日,祭神结束后,会将作为祭祀品的牲畜熟肉分给各家,以求降福。“床头”,指糟床,酿酒器具。
能分得社肉,说明闲居乡里的词人已经融入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就着社肉,喝着新酒,在词人看来,这样的生活悠哉游哉、休闲自适,更可令他“万事从今足”。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秋天的西风吹熟了山园里的梨子、枣子,孩子们拿着长长的竹竿,在树下偷偷地打果子吃。
乡村人家的果树长在房前屋后,顽皮的孩子总会趁主人不注意偷打几个果子。一个“偷”字,表现出孩子们小心翼翼的样子。他们大概是边打果子,边紧张地东张西望,看看有没有人来。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辛弃疾发现了这些顽皮的村童,却毫不生气,反而命令家人:不要去惊动这些可爱的孩子!他自己则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躲了起来,安闲地看着孩子们把刚熟的梨枣打摘个够。
秋风中,褐色的梨、红色的枣挂满枝头,几个小孩踮着脚,手里的长长竹竿在树上晃来晃去;另一边的角落里,白发的“老夫”躲在静处,微笑着观看这些孩子的“小把戏”。画面中一老一少,一动一静,妙极趣极。
这一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杜甫的《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杜甫怜惜偷枣的穷老妇人,是同情她的遭遇;辛弃疾任由孩子们偷枣,是出于由衷的爱怜,也是为了感受他们的快乐。虽然两人面对的情况不同,但其中的宽厚、人道是相通的。
评解
这首秋日即事的小令,用平实朴素的描叙,写词人闲居期间田园生活之乐趣,表达了他闲适达观的心情和对乡村风土人物的由衷喜爱。
-
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
-
赠黎安二生序 作者:曾巩 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余。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
-
月夜忆舍弟 作者:杜甫年代:唐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
-
王瑜文言文节选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 10题。 王瑜,其先范阳人也.父钦祚,仕至殿中监,出为义州刺史。瑜性凶狡,然隽辩骁果,骑射刀笔之长,亦称于当代.起豪累
-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做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每个人的思维和想法不一样,他们会做的梦也就不一样。有一些有信仰的人经常会梦见自己去朝圣,那么梦见朝圣是什么意思呢?
-
望江南·梳洗罢文言文翻译 《望江南·梳洗罢》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这是一首写闺怨的小令。以下是“望江南·梳洗罢文言文翻译”,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望江南·
-
初中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 第一册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
-
语义说明:形容人勤奋好学。 使用说明:用在「勤奋向学」的表述上。 手不释卷造句:01读书手不释卷固然好,但适时的休息也是很重要。 02他一生酷爱读书,就是躺在病床上,仍旧手不释卷。 03无论在何处,他
-
语义说明:比喻为假设而非实有的事物。 使用类别:用在「虚假不实」的表述上。 子虚乌有造句:01他讲的那些故事只是子虚乌有,你居然会相信? 02为了行骗,他子虚乌有地对外宣称自己是个富豪之子。 03他的
-
其实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自己的前男友,那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而如果想起自己的前男友,很有可能也会想起自己曾经有一段十分刻骨铭心,但是无疾而终的感情,所以前男友在我们的意识里并不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