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言文 > 古文观止

赠黎安二生序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5-17 22:08:14阅读:137
  赠黎安二生序

  作者: 曾巩


  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余。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余曰:「余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余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余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

  然则若余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余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译文

  赵郡苏轼,是和我同年科考的学友。他从蜀地写信寄到京城给我,赞扬蜀地的学士黎生、安生。不久黎生带着他的文章几十万字,安生带着他的文章也有几千字,屈驾前来看我。我读他们的文章,确实气势壮阔,风格雄伟,善于反复辨析,把事理说得很深透。他们的才情、笔力奔放,似乎是不可估量的。他们二人确实可以说得上是特别杰出的人才,而苏君也的确可以说是善于识别人才的人了!

  不久以后,黎生补任江陵府司法参军。临走的时候,请我写几句话作为赠别。我说:“我对你的了解,已经放在心里了,还需要用言辞表达出来么?” 黎生说:“我和安生学习古文,同乡邻里都讥笑我们,认为是迂阔。现在请您写几句话,是想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看法。”我听了这话,想想自己,不禁笑了。

  世上迂阔的人,有谁比我更厉害呢?只知道信奉古训,却不懂得迎合当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随同世俗。这就是我为什么困顿到现在而自己尚不知道的原因啊。世人的迂阔,有谁比我更厉害呢?现在你们的迂阔,只因文章不合世俗,这不过是小的迂阔罢了,还担心被同乡邻里讥笑,像我的迂阔可就大了。如果你们拿了我的话回去,将要得到更多的责怪,岂能只停留在讥笑上呢?既然这样,那么我将对你们说些什么好呢?说我的迂阔是好的,可是它的祸害却是这样;说它不好,那么虽然可以迎合现代,但一定违背古训,有附和流俗的地方,就一定背离圣贤之道了。你们还是不要急于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认识吧,这样就一定能够在古文、时文;道、世俗这方面作出选择。

  我于是写了这些话赠给二位,并且拿给苏君看,你们认为怎么样呢?

  背景

  这是一篇应黎生之求而写的赠序,写于治平四年(1067)。黎安二生是苏轼写信推荐给曾巩的朋友。他们从四川拿着自己的文章来京师就正于曾巩,也是“以文会友”之意。不久,黎生补任江陵府司法参军。行前,应二生之请,曾巩写了这篇著名的文章。

  赏析

  1、正话反说

  作者前文极力铺陈藻饰黎安二生文才,正是为了说明后面的“不迂”,“不迂”而以“迂”

  名之。显示了世俗的谬误。正话反说,文曲意直,显示内在的锋芒。

  2、意境含蓄

  诸多愤世之气,尽在深蕴之中

  本文的篇幅不长,结构也比较简单,先介绍黎、安二生的由来,再说明写作本文的用意,然后有针对性地指出如何认识迂阔。迂阔,从古到今都有人在用这一形容个性的词。如果抛开它那略带贬义的内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所谓迂阔,是指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方面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迎合世俗偏见,而又有一种执着的信念,矢志不渝。如果他的观点、信念是正确的话,那么这种迂阔的表现正是难能可贵的。曾巩正是基于这一思路,才对迂阔进行了精辟的分析。

  从文中反映的背景来看,黎、安二生由于“学于斯文”,即酷爱韩愈、柳宗元以至欧阳修、苏轼所倡导的古文而遭到“里人”的讥笑;而曾巩也因身体力行地追求“道”,给自己带来一些“患”.可见当时的社会风气是如何浅薄了。这种不直接抨击时弊而从侧面加以反映的手法,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另外,本文中的委婉的表现手法也值得注意。作者明明表达了自己的是非观,却在提法上留有余地,即劝诫黎、安二生“择而取之”,如何定夺,还是由他们自己去决定吧。还在结尾处提出,希望二生转告苏轼,问一问他“以为如何”.这不仅表明作者的谦虚态度,而且是尊重对方的一种表现。

TAG标签: 赠黎 二生

  • 上一篇: 黄冈竹楼记
  • 下一篇:返回列表
  • 猜你喜欢
    • 物极必反,适度则宜

      苦茶啜后,再饮白水,水是甜的。 啖过苦瓜,再嚼素馍,馍也甘美如饴。 蜜水饮多了,不仅不再甜,相反,还生出涩味,类似盐分摄取过量之后,嗓子在那里。 酷寒之下,金属的表面结一层毛茸茸的细霜,手摸在上

    • 黄庭坚:我七岁时,便用一双慧眼,将世事看穿

      天才的童年,大都十分相似,就好像是不同的演员,采用同一个剧本表演。黄庭坚也是如此,“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只要书在手中,分分钟便能全文背诵。

    • 关于古诗词大赛证书邮寄及奖金发放的通知

      “心系祖国圆梦中华”2015青少年中华古诗词创作大赛颁奖盛典已于12月5日成功举办,所有到场出席颁奖盛典的获奖作者,获奖证书及获奖奖金已由大赛组委会现场颁发。其他部分未到场出席颁奖盛典的获奖作

    • 王翱秉公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

      王翱秉公 原文 王翱①一女,嫁于畿辅②某官为妻。公③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④而语妻曰:“而翁⑤长铨⑥,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⑦我如振落叶耳,而何吝者?”女寄言

    • 醉太平·春情·查德卿

      醉太平·春情 查德卿 东风柳丝。细雨花枝。 好春能有几多时。韶华迅指。 芭蕉叶上鸳鸯字。芙蓉帐底鸾凤事。 海棠亭畔鹧鸪词。问莺儿燕子。

    • 白朴《西江月 郭?之得雄渠即贾治中婿》全诗赏析

      天上灵椿未老,月中丹桂初花。充闾佳庆尽堪夸。圣善元来姓贾。广座平分玉果,绛颅剩拂丹砂。从今人说细侯家。自有青衫竹马。

    • 让宋徽宗神魂颠倒的“天上人间”

      说起来,“天上人间”并非没有历史典故,早在唐代诗人崔颢《七夕词》中,就有:“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的说法;而南唐后主李煜的《浪淘沙》词中则说得更为明白:“流水落花

    • 晏殊《浣溪沙》全诗赏析

      阆苑瑶台风露秋。整鬟凝思捧觥筹。欲归临别强迟留。月好谩成孤枕梦,酒阑空得两眉愁。此时情绪悔风流。

    • 鹦鹉曲·山亭逸兴·冯子振

      鹦鹉曲·山亭逸兴 冯子振 嵯峨峰顶移家住,是个不唧馏渔父。 烂柯时树老无花,叶叶枝枝风雨。 【幺】故人曾唤我归来,却道不如休去。 指门前万叠云山,是不费青蚨买处

    • 清代文学史简明年表

      清代文学史简明年表 公元1644年(清世祖顺治元年)·明亡。清兵入关,清王朝统治开始。顺治十八年(1661),清灭南明政权。·清初,钱谦益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钱谦益为“虞山诗派”领袖,

    相关栏目:
  • 文言文大全
  • 高中文言文
  • 初中文言文
  • 小学文言文
  • 古文观止
  • 清代散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