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夜发分宁寄杜涧叟》古诗鉴赏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黄庭坚
黄庭坚的诗歌一般写得生涩拗峭,蹊径独辟,但也有少量篇什声情流美,逼近唐人风韵的。这首小诗便是一例。此诗约作于诗人早年离开家乡赴地方官任时。分宁(今江西修水)是诗人的老家。杜涧叟名槃,是他的友人,看来在诗人出发时曾来送别。
提起送别,不能不想到著名的《阳关》曲。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一百三十里,是唐代出西域的门户。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动人的送别诗,写成后广泛流传,被谱为歌曲演唱,称作“渭城曲”;唱时还要把结尾一句重复三遍,所以又称“阳关三叠”。本篇以“阳关一曲水东流”发端,可见是在依依惜别的深情中乘船离开了乡土。故人有心,流水无情,不可解脱的矛盾,一上来就给全诗笼罩上感伤沉重的气氛。
次句承写舟中回望的情景。旌阳,山名,在分宁县东一里。舟船远去之际,旌阳山下的灯火仍依稀可辨,而自己已单独置身于一叶小舟之中,随流漂荡于江面上。此情此景,又何以堪?
以上叙写离别,尚未进入直接抒情。下联本应着力抒述内心的愁思,却突然翻出了新意: 我只不过像平时那样喝醉罢了,倒是满川风月在替人悲愁啊!前一句语气极平淡,仿佛将满怀愁思都解除了;后一句出人意表,却又将悲愁加于江上的清风明月。难道真是愁思转移了吗?非也。物本无情,人自有情,以有情观无情,才会使无情之物染上人的主观情绪色彩。这一江风月的悲愁,不就是诗人离情的外射吗?诗人不但自己悲愁,还要让天地万物都来替他悲愁,这样的愁思可真是无边无际、难以排遣了。由此可以体会到前一句里的那个“醉”字,那并不是一般的酒醉,而是“借酒销愁愁更愁”呵!愁思浸满了心田,加上一点朦胧的酒意,放眼望去,满川风月,一片愁情。诗人确实感到自己醉了,但并非醉于酒,而是醉于那勃发浓郁的愁情。所以这句语气极平淡的话,其实包含着极深沉的苦味。
情景相生,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而形式多样,例子不胜枚举。本篇的后一联,将无情之物说成有情,而把有情的人,偏说成是无情,就形成了更为曲折、也更耐人寻思的情景关系,在艺术表现上是颇为新奇的。从这一点看来,诗的风格毕竟还打着黄庭坚个人的印记,与唐诗的自然浑成尚有差异。
-
语义说明:指以前辛苦获得的成果,全部废弃。 使用类别:用在「枉费前功」的表述上。 前功尽弃造句:01这件事现在不能停,一停下来,就会前功尽弃。 02堆骨牌游戏,最怕在最后来个不小心,前功尽弃。 03事
-
一、 语义说明:形容衣衫破败,生活贫困。 使用类别:用在「衣着残破」的表述上。 捉襟见肘造句:01这个游民衣衫褴褛,捉襟见肘,在寒天中发抖着行进。 02他失业很久,穿着一件捉襟见肘的破衣,向行人乞讨。
-
辛仲甫传 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义人。仲甫少好学,及长,能吏事,伟姿仪,器局沉厚。周广顺中,郭崇掌亲军,署仲甫掌书记。显德初,出镇澶渊,仍署旧职。崇所亲吏为厢虞候,部民有被劫者,诉阴识
-
欧阳公文言文的练习以及答案 ①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
-
王章传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王章传》要怎么进行翻译你知道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章传文言文翻译,欢迎参考阅读! 原文 王章,魏州南乐人。为州孔目官,张令昭驱逐节度使刘
-
语义说明:比喻名声非常恶劣。贬义。 使用类别:用在「名声败坏」的表述上。 声名狼藉造句:01他因为嗜赌酗酒,弄得声名狼藉。 02那个人声名狼藉,你还想跟他交朋友? 03他无恶不作,在这地区早已声名狼藉
-
任峻字伯达,河南中牟人也。汉末扰乱,关东皆震。中牟令杨原愁恐,欲弃官走。峻说原曰:“董卓首乱,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非无其心也,势未敢耳。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rd
-
从古时诗歌内容来看,描写箜篌的诗歌多是哀怨离愁,可能也与箜篌所处的环境有关。箜篌一般出在深宫大内,弹箜篌的人往往是孤独之人,诗人借物比兴,借用箜篌来表达这种哀怨离愁的心情。 《孔雀东南飞》
-
《乞猫》文言文翻译 乞猫主要讲人们在生活中为达到某一目的,常常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是要权衡得失利弊,正确判断。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乞猫》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
-
张洽字元德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的张洽字元德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