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女娲补天文言文原文注释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8 20:35:54阅读:320

女娲补天文言文原文注释

  女娲补天是以“神话、传说故事”为主题的文言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女娲补天文言文原文注释,欢迎参考~

  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①而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②民,鸷鸟③攫④老弱。于是女祸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⑤

  苍天补,四极正;淫shui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和春阳夏,杀秋约冬,枕方寝绳;阴阳之所壅沈⑦不通者,窍⑧理之;逆气戾物⑨伤民厚积者,绝止⑩之。当此之时,卧倨倨,兴眄眄。(《淮南子》)

  注释:

  ①爁(làn)炎:火势蔓延。

  ②颛(zhuān):善良。

  ③鸷(zhì) :凶猛的鸟。

  ④攫(jué):抓取。

  ⑤鳌(áo):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

  ⑥淫:过多、过甚。

  ⑦壅沈:壅(yōng),阻塞,沈,同“沉”,沉陷。

  ⑧窍:贯通。

  ⑨逆气戾(lì)物:违背自然的暴戾之气,邪气、毒气、疫气等。

  ⑩绝止:遏止。

  倨倨(jù):无忧无虑的样子。

  兴:起来,指白天。

  眄眄(miǎn):无智无谋的样子。

  【女娲补天翻译】

  久远的过去,支撑天地四方的四根柱子倒了,大地裂开;天不能普遍地覆盖万物,地不能全面地容载万物;火烧猛烈而不熄灭,水泛滥成灾而不停止; 凶猛的野兽吃善良的百姓,凶猛的鸟用爪抓取老人和小孩。

  在这时,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的漏洞, 砍断巨龟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擎天柱,杀死黑龙来拯救冀州,用芦灰来堵塞洪水。天空被修补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竖立了起来,洪水退了,中华的大地上恢复了平整。凶猛的鸟兽都死了,善良的百姓生存下来。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学好文言文的六种方法归纳

    学好文言文的六种方法归纳   方法一:三多  1、多读:不仅要读课本,而且要读读本,可能的话,尽可能阅读一些文言作品,扩大自己的视野。  2、多背:意思是指,凡是老师要求背诵的课

  • 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赏析

    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赏析   魏征又名魏徵,钜鹿郡(河北省)人。都说时势造英雄,在隋唐之间的时间觑隙里成长起来的一群人演绎着属于他们的传奇人生。以下为您带来文言文《谏

  • 高中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总结

    高中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总结   一.《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与《考试说明》分析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与《考试说明》在“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一总的要求之下,按语文考试的能

  • 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过零丁洋》

    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过零丁洋》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

  • 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白居易《风雪中作》全诗翻译赏析

    风雪中作白居易 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 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 两重褐绮衾,一领花茸毡。 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稳眠。 是时心与身,了无闲事牵。 以此度风雪,

  • 文言文李氏有一鸠练习题

    文言文李氏有一鸠练习题   (文言文)李氏有一鸠,能为人言,过于鹦鹉,甚慧,养之数年矣。日则飞翔于廊楹帘幕间,不远去,夕宿于笼,以避狸鼠。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晋

  • “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欧阳伯和墓志铭 张耒 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

  • 后赤壁赋

    后赤壁赋 作者: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1),将归于临皋(2)。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3)。霜露既降,木叶(4)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5)。 已而(6)叹

  • 文言文阅读《献县近事》

    文言文阅读《献县近事》   献县近事  理所必无者,事或竟有;然究亦理之所有也,执理者自泥古耳。  献县近岁有二事:一为韩守立妻俞氏,事祖姑至孝。乾隆庚辰,祖姑失明,百计医祷,

  • 小学生必背的语文古诗大全

    小学生必背的语文古诗大全 小学阶段必学的语文古诗大全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