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知任君玉西归
薇花曾见照青春,今日都门又送君。
入蜀使迎新太守,渡泸人识旧将军。
琴声弹落巴山月,马首披开剑阁云。
见说西州民事简,客来多诵长卿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成语发音: 「dǎo xuán zhī jí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出自唐代岑参的《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
唐末宋初-李昉烂熳海红花,花中信殊异。万朵压栏干,一堆红锦被。颜色烧人眼,馨香扑人鼻。宜哉富豪家,长近歌钟地。对花花不语,忆君君不至。尽日惜秾芳,情怀有如醉。形式: 古风押[寘]韵会员贡献还没有译注信
-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全文:化城若化出,金榜天宫开。疑是海上云,飞空结楼台。升公湖上秀,粲然有辩才。济人不利己,立俗无嫌猜。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闲居清风亭,左右清风来。当暑阴广殿,太阳为裴
-
成语发音: 「guī lěng zhī chuá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比喻壮志未酬,蛰居待时。 成语出处: 《史记·龟策列传褚少孙论》:“南方老人
-
师说师说 唐·韩愈 【题解】 “说”是古代议论文的一种形式,可以就事论理,也可以夹叙夹议。《师说》创作于唐贞元十八年(802),当时社会“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盛行,韩愈为纠正这种风气而作此文。他
-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出自作品《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败亡之前吟唱的一首诗。此诗概括了项羽平生的业绩和豪气,表达了他对美人和名驹的怜惜,抒发了他在汉军的重重包围之中那种充满怨愤和无可奈何的
-
出自唐代鲍溶的《行路难》 玉堂向夕如无人,丝竹俨然宫商死。细人何言入君耳,尘生金樽酒如水。君今不念岁蹉跎,雁天明明凉露多。华灯清凝久照夜,彩僮窈窕虚垂萝。入宫见妒君不察,暮入此地生风波。此时不乐早休息
-
出自南北朝谢庄的《月赋》 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绿苔生阁,芳尘凝榭。悄焉疚怀,不怡中夜。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阪。临浚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于时斜汉左界,北陆南躔;白露暧空,素月流天,
-
功高震主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功高震主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功高震主的出处、成语典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