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一)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人间斤斧日创夷,谁见龙蛇百尺姿。
不是溪山成独往,何人解作挂猿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翻译
曲折的水岸边露出旧日水涨淹没时留下的河床痕迹,稀疏的林木倾倒在地,露出如霜般白的树根。一叶扁舟飞快地划着桨,它将要飘去哪里呢?应该是回到江南的黄叶村。
人们利用斧头常年不息地砍伐山上的树木,再也难见那龙蛇般蜿蜒的百尺身姿。
如果不是这里山险滩急,少人来往,树一旦被砍,就没有人知道,这原是猿猴栖息的树枝。
注释
落涨痕:涨水后水落留下的痕迹。欹倒:倾倒。
扁舟:一本作“浩歌”。
棹:形状如桨的划船用具。
创:砍掉。
夷:削平。
指对于林木的伤害。
成:一本作“会”。
-
出自唐代裴说的《过洞庭湖》 浪高风力大,挂席亦言迟。及到堪忧处,争如未济时。鱼龙侵莫测,雷雨动须疑。此际情无赖,何门寄所思。
-
语义说明:利用时机,获取利益。贬义。 使用类别:用在「奸巧谋利」的表述上。 投机取巧造句:01做事要务本踏实,不可投机取巧。 02考试应凭实力,不可投机取巧,心存侥倖。 03他老是喜欢投机取巧,从来都
-
成语发音: 「xué ér bú yà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默而识之
-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出自先秦佚名的《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
-
出自唐代王无竞的《相和歌辞。凤台曲》 凤台何逶迤,嬴女管参差。一旦彩云至,身去无还期。遗曲此台上,世人多学吹。一吹一落泪,至今怜玉姿。
-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此词咏杨柳,上阕主要写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下阕与上阕相呼应,主要是写柳絮的归宿,感情色彩更加
-
北人食菱意思:比喻强强辩别,护其短处。原文: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
-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
-
成语发音: 「bá kuí qù zh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比喻做官的不与人民争利。 成语出处: 《汉书·董仲舒传》:“故公仪子相鲁,之其见家织帛,
-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出自唐代诗人杜甫作品《羌村》,为三首五言诗。这组诗是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杜甫在左拾遗任上因上书援救房琯而触怒唐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在今陕西富县南)探家时所作。三首诗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