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钟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淑人君子,怀允不忘。
鼓钟喈喈,淮水湝湝,忧心且悲。淑人君子,其德不回。
鼓钟伐鼛,淮有三洲,忧心且妯。淑人君子,其德不犹。
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籥不僭。
形式: 四言诗翻译
敲起乐钟声铿锵,淮水奔流浩荡荡,我心忧愁又悲伤。遥想善良的君子,深切怀念永难忘。敲起乐钟声和谐,淮水滔滔不停歇,我心忧愁又悲切。遥想善良的君子,德行正直且无邪。
敲起乐钟擂起鼓,乐声回荡在三洲,我心悲哀又难受。遥想善良的君子,美德传扬垂千秋。
敲起乐钟声钦钦,又鼓瑟来又弹琴,笙磬谐调又同音。配以雅乐和南乐,籥管合奏音更真。
注释
鼓:敲击。将将:同“锵锵”,象声词,形容钟声响亮。
汤汤:大水涌流貌,犹荡荡。
淑人君子:美德之人。
淑:善。
怀:思念。
允:信,确实。
一说为语助词。
喈喈:象声词,形容钟声和谐。
湝湝:水流貌,犹“汤汤”。
回:邪。
伐:敲击。
鼛:一种大鼓。
三洲:淮河上的三个小岛。
妯:因悲伤而动容、心绪不宁。
犹:已。
一说假借为“訧”,缺点、毛病。
钦钦:象声词,犹“将将”。
磬:古乐器名,用玉或美石制成,有孔穿绳索悬于架上,敲击发声。
以:为,作,指演奏、表演。
雅:原为乐器名,状如漆筒,两头蒙以羊皮。
引申为乐调名,指天子之乐,或周王畿之乐调,即正乐。
南:原为乐器名,形似钟。
引申为乐调名,或说指南方江汉地区的乐调。
籥:乐器名,似排箫。
古代羽舞时边吹籥,边持翟羽舞蹈。
僭:超越本分,此训乱。
不僭,犹言按部就班,和谐合拍。
-
原文赏析: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拼音解读:xié zhàng lái zhuī liǔ wài liáng ,huà qiáo nán pàn yǐ hú
-
刺客列传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刺客列传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刺客列传原文: 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
-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出自唐代诗人岑参作品《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此诗前十八句描摹慈恩寺塔的孤高、突兀、超逸绝伦的气势,以及佛塔周围苍茫、古寂、清幽的环境,烘托出一派超脱虚空的气氛;末尾四句,抒
-
文言文《犬救幼女》原文及翻译 狗救了幼女,称赞狗的知恩图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犬救幼女》原文及翻译,欢迎参考! 【原文】 呈贡县村民畜一犬,甚驯。母未时上
-
出自唐代鲍溶的《寄峨嵋山杨炼师》 道士夜诵蕊珠经,白鹤下绕香烟听。夜移经尽人上鹤,仙风吹入秋冥冥。
-
出自唐代卢仝的《寄赠含曦上人》 楞伽大师兄,夸曦识道理。破锁推玄关,高辩果难揣。论语老庄易,搜索通神鬼。起信中百门,敲骨得佛髓。此外杂经律,泛读一万纸。高殿排名僧,执卷坐累累。化物自一心,三教齐发起。
-
【含糊其辞解释】故意把话说得不清楚,含含糊糊。辞:也作“词”,指话。 【含糊其辞造句】 ①在公安局受审讯时,这个盗窃犯始终含糊其辞,不肯坦白交代罪行。 ②导演给演员讲戏时,是容不得半
-
客曰: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之,不欲闻之乎?太子曰:仆愿闻之。
出自两汉枚乘的《七发》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太子曰:“惫!谨谢客。”客因称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
-
出自两汉班固的《幽通赋》 系高顼之玄胄兮,氏中叶之炳灵。飖颽风而蝉蜕兮,雄朔野以扬声。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巨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愍以行谣。终保己而贻则兮,里上仁之所庐。懿前烈之纯淑兮,穷与达其
-
原文雨霖铃①寒蝉凄切②,对长亭晚③,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④,留恋处,兰舟催发⑤。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⑥。念去去⑦,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⑧。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⑨?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