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朱治字君理,丹杨故鄣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8-30 01:53:35阅读:196
朱治字君理,丹杨故鄣人也。初为县吏,后察孝廉,州辟从事,随孙坚征伐。中平五年,拜司马,从讨长沙、零、桂等三郡贼周朝、苏马等,有功,坚表治行都尉。从破董卓于阳人,入洛阳。表治行督军校尉,特将步骑,东助徐州牧陶谦讨黄巾。

会坚薨,治扶翼①策,依就袁术。后知术政德不立,乃劝策还平江东。时太傅马日磾在寿春,辟治为掾,迁吴郡都尉。是时吴景已在丹杨,而策为术攻庐江,于是刘繇恐为袁、孙所并,遂构嫌隙。而策家门尽在州下,治乃使人于曲阿迎太妃及权兄弟,所以供奉辅护,甚有恩纪。治从钱唐欲进到吴,吴郡太守许贡拒之于由拳,治与战,大破之。贡南就山贼严白虎,治遂入郡,领太守事。策既走刘繇,东定会稽。

权年十五,治举为孝廉。后策薨,治与张昭等共尊奉权。建安七年,权表治为吴郡太守,行扶义将军,割娄、由拳、无锡、毗陵为奉邑,置长吏。征讨夷越,佐定东南,禽截黄巾余类陈败、万秉等。黄武元年,封毗陵侯,领郡如故。二年,拜安国将军,金印紫绶,徙封故鄣。

权历位上将,及为吴王,治每进见,权常亲迎,执版交拜,飨宴赠赐,恩敬特隆,至从行吏,皆得奉贽②私觌③,其见异如此。

初,权弟翊,性峭急,喜怒快意,治数责数,谕以道义。权从兄豫章太守贲,女为曹公子妇,及曹公破荆州,威震南土,贲畏惧,欲遣子入质。治闻之,求往见贲,为陈安危,贲由此遂止。

权常叹治忧勤王事。性俭约,虽在富贵,车服惟供事。权优异之,自令督军御史典属城文书,治领四县租税而已。然公族子弟及吴四姓多出仕郡,郡吏常以千数,治率数年一遣诣王府,所遣数百人,每岁时献御,权答报过厚。是时丹杨深地,频有奸叛,亦以年向老,思恋土风,自表屯故鄣,镇抚山越。诸父老故人,莫不诣门,治皆引进,与共饮宴,乡党以为荣。在故鄣岁余,还吴。黄武三年卒,在郡三十一年,年六十九。

(选自《三国志·吴书十一》)

【注】①扶翼:辅佐。②贽:礼物。③觌:见。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坚薨  会:适逢
B.遂构嫌隙  构:设计陷害
C.贡南就山贼严白虎  就:投靠
D.莫不诣门  诣:造访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从破董卓于阳人贪于财货,好美姬
B.于是刘繇恐为袁、孙所并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C.亦以年向老,思恋土风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治皆引进,与共饮宴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朱治忧勤王事的一组是()
①后知术政德不立,乃劝策还平江东②后策薨,治与张昭等共尊奉权③治每进见,权常亲迎④征讨夷越,佐定东南,禽截黄巾余类陈败、万秉等⑤治闻之,求往见贲,为陈安危⑥以年向老,思恋土风,自表屯故鄣
A.①②⑥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④⑤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吴郡太守许贡拒之于由拳,治与战,大破之。译文:
(2)策既走刘繇,东定会稽。译文:
(3)治闻之,求往见贲,为陈安危,贲由此遂止。译文:

参考答案:
10.B(构,集结、构成)
11.C(A前者为介词,在;后者为介词,表示引进动作对象,对,对于。B前者为介词,表被动;后者为介词,为了。C均为表原因的连词,因为。D前者为介词,跟,同;后者为连词,和)
12.D(③表现朱治受到孙权礼遇;⑥表现朱治年老且怀念故土)
13.⑴吴郡太守许贡据守在由拳,朱治与许贡交战,大败许贡。(得分点:“拒”“破”各1分,句意通顺2分)
⑵孙策赶跑刘繇以后,又往东平定会稽。(得分点:“走”“东”各1分,句意通顺2分)
⑶朱治听说此事,请求往豫章会见孙贲,为他陈述利害,孙贲因此打消了(依附曹操的)念头。(得分点:“陈”“由此”各1分,句意通顺2分)

【参考译文】
朱治字君理,丹杨郡故鄣县人。一开始当县吏,后来被推举为孝廉,州里又征召他为从事,追随孙坚征伐。汉灵帝中平五年,拜为司马,跟从孙坚征讨长沙、零陵、桂阳等三郡逆贼周朝、苏马等人,立下战功,孙坚上表奏请皇帝授予朱治行都尉一职。跟随孙坚在阳人一地击败董卓,进入洛阳。孙坚又上表奏请朱治行督军校尉一职,特别率领步兵和骑兵,向东帮助徐州牧陶谦讨伐黄巾军。

适逢孙坚去世,朱治辅佐孙策,依附袁术。后来知道袁术毫无政德,于是劝孙策还军平定江东。当时太傅马日磾在寿春,征辟朱治为掾佐,又升迁为吴郡都尉。这时吴景已经在丹扬,而孙策为袁术攻打庐江,此时刘繇担心被袁术、孙策吞并,于是(同孙策)结成仇怨。而孙策一家老小都在州下,朱治于是派人从曲阿迎回太妃及孙权兄弟,用来供奉辅护(的用度),颇有恩德。朱治从钱唐准备进军到吴郡,吴郡太守许贡据守在由拳,朱治与许贡交战,大败许贡。许贡往南投靠山贼严白虎,朱治便进入吴郡,兼任太守职务。孙策赶跑刘繇以后,又往东平定会稽。
孙权十五岁时,朱治推举他为孝廉。不久孙策去世,朱治与张昭等人共同尊奉孙权。建安七年,孙权上表奏请朱治为吴郡太守,兼任扶义将军,以割娄、由拳、无锡、毗陵为奉邑,设置长吏。朱治征讨夷越,平定东南,擒捉黄巾军余党陈败、万秉等。黄武元年,封为毗陵侯,领郡如故。黄武二年,拜为安国将军,赐予金印紫绶,转封故鄣县。

孙权逾越位次为上将军,到他为吴王时,朱治每次进见,孙权总是亲自迎接,手拿笏板与之对拜,设宴款待,赠送赏赐,恩德敬意十分盛大,以至跟从朱治的随行小官,都能够奉礼私下拜见。朱治受到的特殊礼遇就像这样。

当初,孙权弟弟孙翊,性子严厉急躁,喜怒恣意无常,朱治屡次责备数说,并且用道德礼义来使他明白。孙权堂兄豫章太守孙贲,女儿做了曹操的儿媳妇,等到曹公攻破荆州,威震南土,孙贲畏惧,想要遣送儿子到曹营做人质。朱治听说此事,请求往豫章会见孙贲,为他陈述利害,孙贲因此打消了(依附曹操的)念头。

孙权常慨叹朱治为王事忧虑操劳。生性俭约,虽然身在富贵之位,但车马服装只用来奉事。孙权特别优待朱治,自令他为督军御史主管下属城邑的文书,而朱治只领其中的四县租税而已。然而公族子弟及吴国四姓多出自仕郡,郡吏常以千人数,朱治大概几年就把他们全部遣送到王府去,所遣送的人数达数百人,每年进献食物给孙权,孙权报答常过于丰厚。当时丹杨地理位置较深僻,频频有奸贼反叛,而朱治又因为年纪渐老,思恋家乡风土,亲自上表孙权屯兵故鄣,安抚山越县。众多父老乡亲老朋友,没有不登门拜访的,朱治皆带领入内,与他们共同欢饮,乡亲们以此为荣耀。朱治在故鄣一年多,便回到吴都。黄武三年去世,在郡守三十一年,时年六十九。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白朴《玉漏迟 题阙》全诗赏析

    故园风物好。芳樽日日,花前倾倒。南浦伤心,望断绿波春草。多少相思泪点,算只有、青衫知道。残梦觉。无人解我,厌厌怀抱。懊恼。楚峡行云,便赋尽高唐,后期谁报。玉杵玄霜,着意且须重捣。转眼梅花过也,又屈指、

  • 绘声绘色造句九则

    【绘声绘色解释】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绘:描绘,描述。 【绘声绘色辨析】和“有声有色”都可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但“绘声绘色”一般只形容叙述和描写生动逼真;“有声有色”既可形容叙述与描写

  • 破口大骂造句七则

    【破口大骂解释】怒骂。 【破口大骂造句】 ①这点小事完全可以平心静气地用讲道理来解决,用不着破口大骂呀! ②她哪像是知识分子的样子?倒像是街头巷尾破口大骂的泼妇! ③他愤恨极了,就

  • 白居易《采莲曲》全诗赏析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舟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作品赏析【注释】: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男女恋情,少女欲语低头的羞涩神态,以及搔头落水的细节描写,都自然逼真,意味无穷。

  • 历史上托孤大臣为何总无好下场 老想制约皇帝

    汉武帝刘彻折腾了半天,弄得太子刘倨家破人亡,鸡飞狗跳,皇后卫子夫和太子一系的势力被摧残得七零八落。 刘彻死之前,对修理太子似有忏悔,发表了《罪己诏》,对若干历史问题作了轻描淡写的决议,也省得

  • 顺水推舟造句十则

    语义说明:比喻顺应情势行事。 使用类别:用在「依势行事」的表述上。 顺水推舟造句:01这件事我只是顺水推舟,没出什么力。 02他们俩既然互有情意,我们就顺水推舟,撮合撮合吧! 03一听双方语带歉意,经

  • 灰心丧气造句九则

    【灰心丧气解释】形容因失败或困难而丧失信心,意志消沉,精神不振。灰心:心冷得像死灰。丧气:情绪低落。 【灰心丧气辨析】和“心灰意懒”意义相似,往往可以通用。 【灰心丧气造句】 ①你是

  • “高稼,字南叔,邛州蒲江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高稼,字南叔,邛州蒲江人。真德秀一见以国士期之。稼持论不阿,忧世甚切,及郑损为制置使,即求去。未几,改知绵谷县。制置司以总领所擅十一州会子 ①之利,请尽废之。令下,民疑,为之罢市

  • 肺腑之言造句九则

    【肺腑之言解释】发自内心的真心话。肺腑:心胸,比喻内心。 【肺腑之言造句】 ①老师的一番肺腑之言,深深地打动了同学们的心。 ②我知道我昨天错了,我想跟你重归于好,这可是我的肺腑之言啊!

  • 张可久《百字令 舟泊小金山下,客有歌大江东去词者》全诗赏析

    片帆摇曳,喜东风吹雨,秋容新沐。一带长江,青未了、天际乱峰如簇。浮玉山空,梧桐人去,月冷神仙屋。停舟吊古,*泉三酹寒菊。犹记邂逅桓郎,驿楼残照里,倚阑吹竹。南去北来人自唤,老树柳丝长绿。倦客能吟,倚歌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