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庞统传》文言文阅读题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6 20:48:45阅读:870

《庞统传》文言文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领南郡太守。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拜统父议郎,迁谏议大夫。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选精兵,昼夜兼道 阴:暗地里

  B.大军卒至,一举便定 卒:通猝,突然

  C.闻数有笺谏璋 数:多次

  D.统复故位,初不顾谢 谢:推辞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伐人之国而以为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又喜将军之去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D.于涪大会,置酒作乐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庞统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①性好人伦,勤于长养 ②今因此会,便可执之

  ③并使装束,外作归形 ④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⑤阴选精兵,昼夜兼道 ⑥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庞统年少时老实憨钝,20岁时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中最好的,从此他渐渐出了名。

  B.庞统足智多谋,在攻取益州的策略上,早就成竹在胸,一口气给了刘备上中下三条计策,由其选择。

  C.杨怀、高沛是刘璋的著名将领,倚仗自己兵强马壮,又占据着重要关隘,曾多次劝谏刘璋攻打荆州。

  D.庞统大度耿直,面对刘备做得不对的`事情,他能直言不讳地指出来,事后仍然坚持原则,不向刘备道歉。

  5(1)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3分)

  (2)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3分)

  (3)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 还向成都,所过辄克。(4分)

  参考答案:

  1.D(谢:认错,道歉,谢罪)

  2.A(A、却,表转折;B、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指示代词,相当于这;C、动词,担任/ 表被动;D、介词,在/ 介词,对于)

  3.B(①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关系,勤恳奉养父母,属于品行端正。④刘备痛惜流涕是因为庞统为国捐躯,英年早逝)

  4.C(曾多次劝谏刘璋攻打荆州错,原意是曾多次写信劝刘璋打发刘备回荆州)

  5.(1)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让庞统坐在树下,两人一起谈论从白天到夜里。司马徽感到他非常奇异。(状语后置调整顺序1分,坐1分,异1分)

  (2)现在趁会面的机会 ,就可以擒住刘璋,那么您不用打仗就能得到益州。

  (因、执各1分,句子大意1分)

  (3)刘备认为他的中策不错,就杀了杨怀、高沛,进军成都,经过的地方都攻打了下来。

  (然、即、辄各1分,句子大意1分)

  【参考译文】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他年少时老实憨钝,没有人了解他。颍川人司马徽高雅,有能鉴定人才的名声,庞统成年的时候前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让庞统坐在树下,两人一起谈论从白天到夜里。司马徽感到他非常奇异,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之首,从此渐渐出名。

  后来南州郡任命他为功曹。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关系,勤奋奉养父母。庞统后来担任南郡太守。刘备会见了他并和他长谈,非常器重他,任命他为治中从事。对他的待遇仅次于诸葛亮,最后他和诸葛亮共同担任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留守荆州,庞统随刘备进入蜀地。

  益州牧刘璋和刘备在涪陵会面,庞统献策说:现在趁会面的机会,就把刘璋擒住,那么您不用打仗就能得到益州。刘备说:刚来到别人境内,还没有恩信,不能这样做。刘璋回到成都后,刘备要替刘璋北征汉中,庞统又劝他说:暗地选拔精兵,日夜兼程,直接偷袭成都;刘璋不会打仗,平时又没有防备,我们的大军突然来到,一举就能拿下益州,这是上计。杨怀、高沛,是刘璋的名将,各自凭借精兵,镇守关头,听说多次写信劝刘璋,让刘璋打发您回荆州。您还没到成都的时候,派人告诉他,就说荆州有紧急情况,打算回兵救援,并假扮打点行装,表面上做出要回去的意向;杨怀、高沛二人既佩服您的英名,又因为您的回去而高兴,估计必定会带少量骑兵来见您,您因此把他们拿住,进而收降他们的军队,进军成都,这是中计。撤退到白帝城,和荆州连成一线,慢慢地谋划攻打他,这是下计。如果犹豫不决,就会带来大祸,不能长期这样。刘备觉得他的中计不错,就杀了杨怀、高沛,进军成都,经过的地方都攻打了下来。

  在涪陵集会,置酒作乐,对庞统说:今天的集会,真是高兴啊。庞统说:征伐别人的国家却很高兴,这不是仁义之人的军队。刘备喝醉了,大怒说:武王伐纣,有歌有舞,他不是仁者吗?你的话不对,赶紧出去!于是庞统起身告退。刘备不久就后悔了,请他回来。庞统回到他的酒席,一点也不谢罪,喝酒吃饭依然如故。刘备问庞统:刚才的话,是谁不对?庞统回答说:我们君臣两个都有不对。刘备大笑,酒宴又回到原来的欢乐气氛。

  刘备进军围攻雒县,庞统率部队攻城,被飞箭射中,死了,享年三十六岁。刘备非常悲痛惋惜,一说起来就流泪。封庞的父亲为议郎,又升任谏议大夫。追赐庞统为关内侯,谥号叫做靖侯。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柳宗元《天说》刘禹锡《天论(上)》阅读答案及翻译

    韩愈谓柳子曰:“若知天之说乎?吾为子言天之说。今夫人有疾痛、倦辱、饥寒甚者,因仰而呼天曰:‘残民者昌,佑民者殃!’又仰而呼天曰:‘何为使至此极戾也?’

  • “温峤,迁太子中庶子”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温峤,迁太子中庶子。及在东宫,深见宠遇,太子与为布衣之交。数陈规讽,又献《侍臣箴》,甚有弘益。时太子起西池楼观,颇为劳费,峤上疏以为朝廷草创,巨寇未灭,宜应俭以率下,务农重兵,太子纳

  • 答谢中书书的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答谢中书书的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导语:《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

  • 初中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   在初中阶段,文言文是一块重要的.学习内容。下面是小编与你分享的一些精选的初中文言文,欢迎阅读。     初中文言文精选   1.陋室铭   朝代:唐代

  • 《黄鹤楼》--初中古诗类试题训练及答案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7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的首联

  • 卢挚《清平乐 行郡歙城寒食日伤逝有作 天下同文》全诗赏析

    年时寒食。直到清明日。草草杯盘聊自适。不管家徒四壁。今年寒食无家。东风恨满天涯。早是海棠睡去,莫教醉了梨花。

  • 袁宏道《极乐寺纪游》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极乐寺纪游 【明】袁宗道 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 岸北佛庐道

  • 张养浩《双调·沉醉东风》注释赏析

    班定远飘零玉关①,楚灵均憔悴江干②。李斯有黄犬悲③,陆机有华亭叹④。张柬之老来遭难⑤。把个苏子瞻长流了四五番⑥,因此上功名意懒。 昨日颜如渥丹⑦,今朝鬓发斑斑。恰才桃李春,又早桑榆晓⑧。断送

  • 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王沂孙《齐天乐》赏析

    齐天乐 【宋】王沂孙 一襟馀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 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 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 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

  • “陈韡,字子华,福州候官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陈韡(wěi),字子华,福州候官人。父孔硕,为朱熹、吕祖谦门人。登开禧元年进士第,嘉定十四年,辟京东、河北干官。韡谓:“山东、河北遗民,宜使归耕其土,给耕牛农具。然后括淮甸闲田,募民为兵,给田而薄征之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