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挽歌辞三首(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形式: 古风翻译
茫茫荒野草枯黄,萧瑟秋风抖白杨。已是寒霜九月中。亲人送我远郊葬。
四周寂寞无人烟,坟墓高高甚凄凉。
马为仰天长悲鸣,风为萧瑟作哀响。
墓穴已闭成幽暗,永远不能见曙光。
永远不能见曙光,贤达同样此下场。
刚才送葬那些人,各自还家入其房。
亲戚或许还悲哀,他人早忘已欢唱。
死去还有何话讲,寄托此身在山冈。
注释
何:何其,多么。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
萧萧:风吹树木声。
严霜:寒霜,浓霜。
送我出远郊:指出殡送葬。
无人居:指荒无人烟。
嶣峣:高耸的样子。
马:指拉灵枢丧车的马。
幽室:指墓穴。
朝:早晨,天亮。
贤达:古时指有道德学问的人。
无奈何:无可奈何,没有办法。
指皆不免此运。
向:先时,刚才。
各自还其家:《文选》作“各已归其家”,兹从逯本。
已歌:已经在欢快地歌了。
是说人们早已忘了死者,不再有悲哀。
何所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托体:寄身。
山阿:山陵。
-
宋史原文: 孙洙,字巨源,广陵人。羁丱①能文,未冠擢进士。包拯、欧阳修、吴奎举应制科,进策五十篇,指陈政体,明白剀切。韩琦读之,太息曰:“恸哭流涕,极论天下事,今之贾谊也。”再迁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
-
成语发音: 「bá lǚ shān chuā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成语出处: 《左传 成公十三年》:“文公躬擐
-
出自唐代李频的《江上送从兄群玉校书东游》 逍遥蓬阁吏,才子复诗流。坟籍因穷览,江湖却纵游。眠波听戍鼓,饭浦约鱼舟。处处迎高密,先应扫郡楼。
-
原文行路难三首 其三李白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
-
出自唐代苏郁的《鹦鹉词》 莫把金笼闭鹦鹉,个个分明解人语。忽然更向君前言,三十六宫愁几许。
-
出自元代秦简夫的《杂剧·宜秋山赵礼让肥》 第一折(冲末扮赵孝、正末赵礼抬老旦、卜儿上)(卜儿诗云)汉季生民可奈何,深山无处避兵戈;朝来试看青铜镜,一夜忧愁白发多。老身姓李,失主姓赵,是这汴京人氏。所生
-
原文长山李孝廉质君诣青州[1],途中遇六七人,语音类燕[2]。审视两颊, 俱有瘢,大如钱。异之,因问何病之同。客曰:旧岁客云南,日暮失道,入 大山中,绝壑巉岩,不可得出。因共系马解装,傍树栖止。夜深,
-
文言文之家为大家整理战国策·张仪之残樗里疾拼音版、注音版,欢迎阅读。战国策·张仪之残樗里疾注音版《 张zhāng仪yí之zhī残cán樗chū里lǐ疾jí 》 张zhāng仪yí之zhī残cán樗ch
-
伍将军,我可往那厢去?不妨事,你且壁衣后藏着 出自元代李寿卿的《杂剧·说鱄诸伍员吹箫》 第一折(冲末扮费无忌引卒子上,诗云)别人笑我做奸臣,我做奸臣笑别人。我须死后才还报,他在生前早丧身。小官少
-
屯余车之万乘兮,纷容与而并驰 出自先秦屈原的《远游》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讬乘而上浮? 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营营而至曙。 惟天地之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