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周处文言文翻译彰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4 01:26:50阅读:926

周处文言文翻译彰

  导语:周处自新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有过错并不可怕,关键要有改正错误的决心和行动。下面是《周处》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原文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译文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了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了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是成为一名忠臣。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初中文言文题目与译文

    初中文言文题目与译文   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①。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②,以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献公许之。  虞公滥③于宝与马,而欲许之。宫之

  • 铁石心肠造句五则

    语义说明:形容人刚强而不为感情所动的秉性。 使用类别:用在「冷酷无情」的表述上。 铁石心肠造句:01看到这么悽惨的景像,再怎么铁石心肠的人,都难免动容。 02即使别人苦苦哀求,他依然无动于衷,真是个铁

  • 刘长卿《寻南溪常道士》全诗翻译及赏析

    寻南溪常道士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诗文解释】 一路上经过的地

  • 为什么最容易饿的人都是胖子? 答案:罪恶(饿)深(身)重

    脑际急转弯题目:为什么最容易饿的人都是胖子? 脑筋急转弯解析:因为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罪恶(饿)深(身)重。 脑筋急转弯答案:罪恶(饿)深(身)重

  • 重阳节是什么节_什么是重阳节_关于重阳节的资料介绍

    一 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

  • 初中文言文狼的翻译

    初中文言文狼的翻译   导语:在我们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中,有我们遇到不懂的是正常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初中文言文狼原文及翻译,欢迎借鉴!  《狼》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全诗出处、作者及赏析

    静夜思 作者:李白年代: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

  • 胎梦是什么,都暗示着什么

    女性怀孕后,无论是这位准妈妈自己,还是她的伴侣、爸妈,都会对孩子的性别产生极大地兴趣。大家不由自主的就会猜测这个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

  • 年终工作总结文言文

    年终工作总结文言文   年终总结文言文怎么写呢?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年终工作总结文言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年终工作总结文言文1  回首匆匆,感慨万

  • 海底捞针造句五则

    语义说明:比喻东西很难找到或事情很难做到。 使用类别:用在「极为困难」的表述上。 海底捞针造句:01既然没有其他线索,就只好请你在这堆资料中海底捞针吧! 02这是人命关天的案子,即使海底捞针,我也要把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