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文言文三峡原文及翻译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09-04 01:07:33阅读:152

文言文三峡原文及翻译

  《三峡》节选自南北朝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江水注》,是著名山水散文。下面来看看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三峡原文及翻译吧,欢迎来参考!

  三峡

  朝代:南北朝

  作者:郦道元

  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 同:泝)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巘 写作:山献)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翻译

  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 ;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到。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坡的时候,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航路都被阻断。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大多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从高处传来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凄凉怪异,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创作背景

  郦道元(469或472——527)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出生在范阳郡(今河北省高碑店市境内)一个官宦世家,世袭永宁侯。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

  长江三峡人杰地灵,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用武之地。这儿有许多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南津关、孙夫人庙等。他们同旖旎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长江三峡是世界大峡谷之一,以壮丽河山的天然胜景闻名中外。这段文字主要引自南朝盛弘之的《荆州记》,而《荆州记》中关于三峡的描写则来自东晋袁山松的《宜都山川记》。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梦见喷泉泉水

    ·梦见泉水喷得很高——性方面有危难。初识一位性感的异性,结果你自己把握不住,很可能臣服于他。千万要小心喔!·梦见自己的影子照在井水面——在学业方面亮起红灯。也许不善长的科目统统不及格,老师的责备是

  • 论梁元帝读书(清)王夫之

    江陵陷,元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或问之,答曰:“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未有不恶其不悔不仁而归咎于读书者,曰:“书何负于帝哉?”此非知读书者之言也。帝之自取灭亡,非读书之故,而抑未尝非读书之故也

  • 朱元璋简介,明太祖朱元璋,传奇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即明太祖,明朝开国皇帝(1368~1398年在位),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元天历元年九月十八(1328年10月21日),生于贫苦农民家庭

  • 白居易诗《惜牡丹花》原文翻译鉴赏:惆怅阶前红牡丹

    惜牡丹花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yīng)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kān)。 【注释】 (1)惆怅:伤感,愁闷,失意。 阶:台阶。

  • 梦到找不到回家的路象征什么?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已故的外公会因为我们的思念出现在我们的梦中,一般来说这是一个好的预兆,不需要担心。古往今来,没有人能够不做梦,做梦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特点。

  • 文言文《郑人买履》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郑人买履》原文及翻译   《郑人买履》这篇文言文里的知识点是考试常考的,因此要好好学习,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郑人买履》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

  • 2015青少年中华古诗词创作大赛颁奖盛典在南宁举行

    弘扬中华诗词文化培育传统文化土壤 2015青少年中华古诗词创作大赛颁奖盛典在南宁举行 12月5日,“心系祖国圆梦中华”2015青少年中华古诗词创作大赛颁奖盛典在广西南宁举行,《中华辞赋

  •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李益《立秋前一日览镜》赏析

    立秋前一日览镜 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作者简介: 李益(748-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家居郑州(今属河南)

  • “赵湘,字巨源,华州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赵湘,字巨源,华州人。进士甲科,历彰武、永兴、昭武三军节度推官,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知新繁县。以吏最,命知商州,徙陇州、兴元府,再迁太常博士。上《补政忠言》十篇,召判宗正寺,赐白金

  • 中秋为“女人节” 源于远古对女阴生殖崇拜

    中秋节,从严格内涵来说,其实是个女人节,或者说是生育节,因为对月亮的崇拜是源于远古,对女阴的生殖崇拜。 《老子》道德经中第六章有这么一句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玄是幽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