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2-14 18:48:03阅读:979

作品简介《清平乐·六盘山》是现代思想家、革命家、诗人毛泽东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阕从眺望远景起笔,写了登上六盘山所见到的北国清秋的景色,回顾了长征的胜利,表达了红军北上抗日的坚强意志;下阕则写近处,如火的红旗在高山之巅,迎着西风舒卷,烘托了红军将士胜利的英姿。上下两阕相对独立,却又紧密相连、一脉相承;在表现手法上,全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达到了情景交融、刚柔相济的妙境。

《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原文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作品注释

1.清平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双调,四十六字。上阕押仄声韵,下阕换平声韵。也有全押仄声韵的。

2.六盘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甘肃省东部,是陇山山脉的主峰,南北走向,长约240公里,主峰海拔2928米。六盘山上下约60里,山势险峻,山路曲折险窄,要盘旋多重才能到达峰顶。六盘山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前的最后一座高山。

3.望断:望着,直到看不见。

4.长城:借指长征的目的地。

5.屈指:弯着手指头计算。

6.红旗:1957年在《诗刊》创刊号上发表时作“旄头”。1961年九月为宁夏干部书写此词时改为“红旗”,手迹发表在1961年10月7日的《光明日报》。

7.漫卷:任意吹卷。

8.长缨:指捕缚敌人的长绳,出自“终军请缨”的典故,《汉书·终军传》:“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这里指革命武装。

9.在手,在共产党领导下。

10.缚住:擒住。

11.苍龙:《后汉书·张纯传》注:“苍龙,太岁也。”古代方士以太岁所在为凶方,因称太岁为凶神恶煞。苍龙,毛泽东注:此处指蒋介石的国民党反动派,因为当前主要对付的是国民党反动派。

作品译文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 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 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

六盘山上雄峰再拔, 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 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创作背景

1935年8月,毛泽东主席粉碎了张国焘分裂红军的路线后,率红一方面军继续向陕北根据地挺进。9月中旬,红军攻克天险腊子口,奇迹般越过岷山草地,进入甘肃南部。10月7日,红军在宁夏六盘山的青石嘴,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了六盘山。此词即是作者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此词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鉴赏

这首词回顾了万里长征的行程,表达了红军战士们勇往直前的钢铁意志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这是一首在战斗中前进的胜利曲,是一篇振奋人心,激扬斗志的宣言书。

上阕“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起笔境界辽阔,写站在六盘山高峰之上仰望所见。两句词紧扣十月天空景象:天空净朗,云层疏淡,大雁往南飞。“望断”二字涵义丰富,寄意尤深。“望断”,指望了又望,直到不见还望。因为大雁到了秋天,就要由北向南,到南方去过冬。看到南去的大雁自然就会勾起作者和红军对南方革命根据军民和故乡父老乡亲的无限思念,所以才有望断的神情。这两句虽是写景,但景中寓情。接下来“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两句,抒情显得十分自豪。作者屈指一算,红军所行的路程已经两万里前面已经没有险峻的高山了,预定目的地是一定会到达的。“不到长城非好汉”,还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北上去抗日前线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只有北上抗日,才是真正的好男儿。

下阕的结构同上阕一样,也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六盘山上高峰”,点明六盘山题意,并告诉读者,作者当时是在六盘山高峰之上。高峰是作者描写的一个大的背景,这个背景前面的景物很特别:“红旗漫卷西风”。红军的红旗漫卷于西风之中,这个特别的景物,象征着胜利。从画面中能体现出红军将士的豪壮之情,这就是景中寓情。“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是直接抒情。意思是长征胜利了,革命的主动权已掌握在中国共产党手中,“缚住苍龙”只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作者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全词大气磅礴,雄浑豪放,隽异挺拔,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

《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点评

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朱向前《诗史合一·另解文化巨人毛泽东》:“全词造语朴实自然,意境高远,感情充沛而又生动形象。毛泽东用高妙的手法轻松写出了自己悠闲中又有些沉重、自信中又有些悲凉的复杂情绪。”

当代诗人李瑛《毛泽东诗词鉴赏大辞典》:“《清平乐·六盘山》生动地表现了毛泽东及其统率下的英雄红军胜利地登上六盘山后,远望云天,抒发了彻底打垮国民党和日本帝国主义者的坚强决心,发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

《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主要著作《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毛泽东诗词》(共43首)。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聊斋志异青娥原文及翻译 聊斋志异青娥赏析

    原文霍桓字匡九,晋人也。父官县尉,早卒。遗生最幼,聪惠绝人,十一岁以神童入泮。而母过于爱惜,禁不令出庭户,年十三尚不能辨叔伯甥舅焉。同里有武评事者,好道,入山不返。有女青娥,年十四,美异常伦。幼时窃读

  • 蹙金结绣

    蹙金结绣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蹙金结绣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蹙金结绣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意思翻译、赏析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出自宋代苏轼的《西江月·顷在黄州》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由肱醉卧少

  • “盖宽饶字次公,魏郡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盖宽饶字次公,魏郡人也。明经为郡文学,以孝廉为郎。举方正,对策高第,迁谏大夫。劾奏卫将军张安世子彭祖不下殿门,并连及安世居位无补。彭祖时实下门,宽饶坐举奏大臣非是,左迁为卫司

  • 正正直文言文阅读训练

    正正直文言文阅读训练   范文正公仲淹悴,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

  •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出自唐代杜甫的《客夜》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老妻书数纸

  • 宋玉高吟思万重,澄澄寰宇振金风。

    出自唐代翁洮的《秋》 宋玉高吟思万重,澄澄寰宇振金风。云闲日月浮虚白,木落山川叠碎红。寥泬雁多宫漏永,河渠烟敛塞天空。侯门处处槐花□,献赋何时遇至公。

  • 雅兴共寻方外乐,新诗争羡郢中才。

    出自唐代牟融的《游报本寺》 山房寂寂荜门开,此日相期社友来。雅兴共寻方外乐,新诗争羡郢中才。茶烟袅袅笼禅榻,竹影萧萧扫径苔。醉后不知明月上,狂歌直到夜深回。了然尘事不相关,锡杖时时独看山。白发任教双鬓

  • 《浣溪沙·和无咎韵》赏析

      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两月,登临金、焦、北固,观江景、 饮美酒的机会一定是很多的,在即将离别之际,更感到相聚时间的宝贵,多在一起说说话,比什么都强,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才会有“懒向沙头醉玉瓶”一句

  • 文言文《毛遂自荐》阅读原文及译文赏析

    毛遂自荐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