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七律·冬云》毛泽东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2-14 18:47:52阅读:23

作品简介《七律·冬云》是毛泽东1962年冬天所写。这首词化用中国古典文化中梅花清高,孤洁的形象,一变为革命浪漫主义的无限壮美的情怀。诗抒情的气势雷霆万钧,出入于无人之境。此诗成功地运用了比喻、象征、对比的艺术手法。数种手法交替使用,相得益彰,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意志。

《七律·冬云》毛泽东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原文

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作品注释

⑴冬云:作诗日期1962年12月26日(毛泽东生日),在冬至后的第四天。旧说“冬至一阳生”,所以诗中说“大地微微暖气吹”,这里是比喻虽在冬至,大地并没有完全不受寒流控制。

⑵雪压冬云:即冬云压雪,指雪稠云低的样子。

⑶暖气:指地热。

⑷罴:棕熊。

⑸冻死:是对经受不住考验者的蔑视。

作品译文

雪压冬季说这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流急冷,大地微微暖气吹。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没有豪杰怕熊熊和。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边苍蝇不足奇。

《七律·冬云》毛泽东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创作背景

1962年冬,中国经历了3年特大灾荒。国外正鼓噪着一片反华叫嚣。表面上看似乎处在困难时期,正式隆冬的样子。软弱的人经受不住这种严峻的考验是不足为奇的。真正的革命者则更加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毛泽东在1962年的生日写此诗。

《七律·冬云》毛泽东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鉴赏

毛主席写这首诗时正好是他的69岁生日,国际国内形势依然严峻,严寒的冬天在恣意横行(其实正值隆冬,属写实,但实景中蕴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景寓情,作者再次抒发“无限风光在险峰”般的豪情),一面是国际上各种反动派在咆哮反华。在诗中作者形象地展现了这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紧迫状况。

头两句肃杀茫茫之冬景昭然若揭,大雪横飞,乌云滚滚,万紫千红都已凋零。虽是客观描写,却带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反动派暂时不可一世。

接着三、四句,使严峻局面微露春光。冬天湍急的寒流终会过去,冬天并非“穷阴杀节,急景雕年”。俗话说:“冬至一阳生”。也就是说最寒冷的时刻,也正是阳气初萌的时刻。犹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所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毛主席同样告诉了我们:“大地微微暖气吹”。正如毛泽东所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丝暖气也会最后吹走隆冬,迎来朗朗春天。

第五、六句毛泽东又展早年英迈豪气。毛主席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独驱一切“虎豹豺狼。这二句的“虎豹”、“熊罴”都指反动派邪恶势力,同时在诗意上又与冬景相谐调。

最后二行,毛泽东以“梅花”,这最寒冷的季节独傲霜雪的中国国花,象征诗人及大中华不屈不挠的斗志和高洁精神。面对漫天大雪,梅花欢喜得很,根本就不怕严寒。毛主席在此化用中国古典文化中梅花清高,孤洁的形象,一变为革命浪漫主义的无限壮美的情怀。诗人在此似乎在高唱:来吧,狂风大雪尽管来吧,一切反华的恶势力尽管来吧。“冻死苍蝇未足奇”抒发了对经受不住考验者的蔑视。

毛泽东在这首诗中用了“虎豹”、“熊罴”两个意象指敌人,仅用“梅花”一个形象指革命者,也算是一个特色。另外整首诗抒情的气势雷霆万钧,出入于无人之境,又一次体现了诗作大气壮阔的特征。

此诗成功地运用了比喻、象征、对比的艺术手法。数种手法交替使用,相得益彰,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意志。诗人以“白絮”喻满天大雪,以低沉的“冬云”、纷飞的大雪、凋零的“万花”象征险恶的国际环境,以“英雄”“豪杰”象征大无畏的诗人所代表的中国人民,以“虎豹”“熊罴”象征强大的国际反华势力,以“梅花”象征历经磨难更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以“苍蝇”象征屈从于强权的国家和政党。同时,将险恶的环境与抒情主人公的坚强意志对比,将软弱渺小的“苍蝇”与傲雪挺立的“梅花”对比,一反一正,一丑一美,以反写正,以丑突出美,有效地加强了表达效果。

《七律·冬云》毛泽东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点评

郭廷以说:诗人以“白絮”喻满天大雪,以低沉的“冬云”、纷飞的大雪、凋零的“万花”象征险恶的国际环境,以“英雄”“豪杰”象征大无畏的诗人所代表的中国人民,以“虎豹”“熊罴”象征强大的国际反华势力,以“梅花”象征历经磨难更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以“苍蝇”象征屈从于强权的国家和政党。同时,将险恶的环境与抒情主人公的坚强意志对比,将软弱渺小的“苍蝇”与傲雪挺立的“梅花”对比。
《七律·冬云》毛泽东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主要著作《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毛泽东诗词》(共43首)。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风教盛,礼乐昌。

    出自唐代佚名的《莆田石记》 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昌。

  • 一狐之腋的成语故事

    一狐之腋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一狐之腋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一狐之腋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这先生大叫高呼,你劝修行省气力

    出自元代贾仲明的《杂剧·吕洞宾桃柳升仙梦》 第一折(冲末扮南极星引群仙、青衣童子上,云)太极之初不记年,瑶池紫府会群仙。阴阳造化乾坤大,静中别有一壶天。吾乃南极老人长眉仙是也。居南极之位,东华之上,西

  • 能言殊可贵,相助忆长安。

    出自唐代李义府的《咏鹦鹉》 牵弋辞重海,触网去层峦。戢翼雕笼际,延思彩霞端。慕侣朝声切,离群夜影寒。能言殊可贵,相助忆长安。

  •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意思翻译、赏析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寒食还陆浑别业》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伊川桃李正芳新

  • 李白送别全文翻译及字词句解释

    李白送别全文: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李白送别

  • 《鸿鹄》的诗词典故、含义、出处

    含义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出处 《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 ">

  • 对越在天,圣明佐神。

    出自唐代苏颋的《祭汾阴乐章(寿和)》 礼物斯具,乐章乃陈。谁其作主,皇考圣真。对越在天,圣明佐神。窅然汾上,厚泽如春。

  • 会当同鼓吹,不复问官私。

    出自唐代杨收的《咏蛙》 兔边分玉树,龙底耀铜仪。会当同鼓吹,不复问官私。

  •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意思翻译、赏析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出自唐代李贺的《塞下曲》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 露下旗濛濛,寒金鸣夜刻。蕃甲锁蛇鳞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