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李白野田黄雀行全文翻译及字词句解释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10 19:32:23阅读:458

  李白野田黄雀行全文:

  游莫逐炎洲翠,栖莫近吴宫燕。

  吴宫火起焚巢窠,炎洲逐翠遭网罗。

  萧条两翅蓬蒿下,纵有鹰鹯奈若何。

  李白野田黄雀行全文翻译:

  游荡时别追逐炎洲的翡翠鸟,栖息时别靠近吴宫的紫燕。

  吴宫失火时会焚烧掉鸟的巢窠,炎洲追逐翡翠鸟时有可能同遭猎人的网罗。

  还不如在蓬蒿丛中扑扇着两支小翅膀,天上纵有鹰鹯,能奈你几何?

  李白野田黄雀行字词句解释:

  此题属乐府旧题。但《乐府古题要解》中却未收录。据清王琦说,《技录》中有此题。

  游莫逐炎洲翠:逐,追随。炎洲,海南之地。翠,即翠鸟,也称翡翠。雄色赤,曰翡,雌色青,曰翠。陈子昂《感遇》诗之十二:“翡翠巢南海,胸次珠树林。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杀身炎洲里,委羽玉堂阴。”全句告诫人们莫追随位高而身危者。

  栖莫近吴宫燕:《越绝书》记吴地传:秦始皇十一年,守(吴)宫者照燕,失火烧之。鲍照诗:犹胜吴宫燕,无罪得焚窠。此句与上句意同。

  鹯(zhān):猛禽名,似鹞,以燕雀为食。

  前四句“游莫逐炎洲翠,栖莫近吴宫燕。吴宫火起焚尔窠,炎洲逐翠遭网罗。”言莫趋炎附势,追名逐利;

  后二句“萧条两翅蓬蒿下,纵有鹰鹯奈若何”言避世自能远祸。

  整理来说,此诗言淡泊避世之志,远祸全身之术。诗以鸟为喻,唤醒人们切莫趋炎附势,追名逐利;而应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以达到老子所说的“夫唯不争,故无尤”的境界。

  李白部分作品采用赋题的方法,但恢复古辞的立意,在体制上也恢复汉词的杂言体制。变齐梁无寄托之咏物为有寄托之体。另外,与齐梁呆板的赋题不同,李白之赋题常常是窥入题意,深入形容。如《野田黄雀行》。

  此诗实为野田黄雀自幸之语,就是用“野田黄雀”这个题意来赋写的。此诗运用了刻板咏物、反衬之法。黄雀自语不逐炎洲翠游玩,不近吴宫燕栖息。是因为宫燕易被焚巢,洲翠易遭网罗。而今我深栖野田中蓬蒿之下,可以藏身远害,纵有鹰鹯奈若何!这也是赋题法,只是用得如此巧妙。此诗综合运用发挥古意、赋题与以古题寓今事三种方法,可见李白对传统拟乐府方法的创造性发展。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常熟有桑悦者,字民怿”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常熟有桑悦者,字民怿。书过目,辄焚弃,曰:“已在吾腹中矣。”为诸生,上谒监司,曰“江南才子”。监司大骇,延之校书,预刊落①以试悦。文意不属者,索笔补之。学士丘

  • 煦煦孑孑

    煦煦孑孑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煦煦孑孑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煦煦孑孑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杨花落尽子规啼”全诗作者、出处及赏析

    杨花落尽子规啼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李白年代: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 更怜栖泊处,池馆绕林篁。

    出自唐代蔡希寂的《陕中作》 西别秦关近,东行陕服长。川原馀让畔,歌吹忆遗棠。河水流城下,山云起路傍。更怜栖泊处,池馆绕林篁。

  • 飞书走檄

    飞书走檄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飞书走檄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飞书走檄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苏幕遮·送春》赏析

      此词抒写了作者对春归的看法。眼前春光明媚,春花撩人。而“人惜残春,我道春归好”。一任絮飞莺老,“拼作无情,不为多情恼”。全词写得新颖别致,艳丽多姿而又不落俗套。

  •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燕歌行(并序)高适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

  • 八字没见一撇

    八字没见一撇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八字没见一撇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八字没见一撇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政绩虽殊道且同,无辞买石纪前功。

    出自唐代萧缜的《前望江麹令颂德》 政绩虽殊道且同,无辞买石纪前功。谁论重德光青史,过里犹歌卧辙风。

  • 沙场三万里,猛将五千兵。

    出自唐代乔备的《出塞》 沙场三万里,猛将五千兵。旌断冰溪戍,笳吹铁关城。阴云暮下雪,寒日昼无晶。直为怀恩苦,谁知边塞情。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