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天春词》刘禹锡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作品简介《和乐天春词》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为友人白居易的《春词》创作的一首和诗。此诗描写一位宫女扮好新妆却无人赏识,只能百无聊赖地独自数花朵解闷,引得蜻蜓飞上头来的别致情景。全诗抒写宫怨闺情,但与其他同类诗迥然不同。诗人通过对宫女神态的传神刻画,表现了她不胜幽怨之情。诗意别出心裁,富有韵味。
原文
和乐天春词⑴
新妆宜面下朱楼⑵,深锁春光一院愁⑶。
行到中庭数花朵⑷,蜻蜓飞上玉搔头⑸。
词句注释
⑴春词:春怨之词。“春词”为白居易原诗题目。
⑵宜面:脂粉涂抹得与容颜相宜,给人一种匀称和谐的美感。一作“粉面”。朱楼:髹以红漆的楼房,多指富贵女子的居所。
⑶春光:春天的风光、景致。南朝宋吴孜《春闺怨》诗:“春光太无意,窥窗来见参。”
⑷中庭:庭院;庭院之中。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醴泉涌于清室,通川过于中庭。”
⑸蜻蜓:暗指头上之香。玉搔头:玉簪,可用来搔头,故称。
白话译文
浓妆艳抹打扮一新下红楼,深深庭院春光虽好只添愁。
走到庭中查数新开的花朵,蜻蜓有情飞到了玉簪上头。
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写得很清楚,它是和白居易《春词》一诗的。白居易的《春词》(“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先描绘一个斜倚栏杆、背向鹦鹉、眉目含愁的青年女子形象,接着以“思量何事不回头”的问句,轻轻一拨,引而不发,意味深长。而刘禹锡的和诗,也写闺中女子之愁,然而却写得更为婉曲新颖,别出蹊径。
白居易原诗开头是以“低花树映小妆楼”来暗示青年女子,而刘禹锡和诗“新妆宜面下朱楼”说得十分明确,而且顺带把人物的心情也点出来了。诗中女主人公梳妆一新,急忙下楼。“宜面”二字,说明她妆扮得相当认真、讲究。看上去,不仅没有愁,倒似乎还有几分喜色。艳艳春光使她暂时忘却了心中苦恼,这良辰美景,使她心底萌发了一丝朦胧的希望。
刘禹锡诗的第二句是说下得楼来,确是莺歌蝶舞,柳绿花红。然而庭院深深,院门紧锁,独自一人,更生寂寞,于是满目生愁。从诗的发展看,这是承上启下的一句。
诗的三、四两句是进一步把这个“愁”字写足。这位女主人公下楼的本意不是为了寻愁觅恨,要是早知如此,她就不必“下朱楼”,也不必“新妆宜面”。可是结果恰恰惹得无端烦恼上心头。这急剧变化的痛苦的心情,使她再也无心赏玩,只好用“数花朵”来遣愁散闷,打发这大好春光。“数花朵”的原因当亦有对这无人观赏、转眼即逝的春花,叹之、怜之、伤之的情怀。就在她在默默地数着时,“蜻蜓飞上玉搔头”。这是十分精彩的一笔。它含蓄地刻画出她那沉浸在痛苦中的凝神伫立的情态;它还暗示了这位女主人公有着花朵般的容貌,以至于使常在花中的蜻蜓也错把美人当花朵,轻轻飞上玉搔头;而且也意味着她的处境亦如这庭院中的春花一样,寂寞深锁,无人赏识,只能引来这无知的蜻蜓。真是花亦似人,人亦如花,春光空负。“为谁零落为谁开?”这就自然而含蓄地引出了人愁花愁一院愁的主题。
有人说:“诗不难于结,而难于神”。这首诗的结尾是出人意料的,诗人剪取了一个偶然的镜头——“蜻蜓飞上玉搔头”,蜻蜓无心人有恨。这个结句是在回应“思量何事不回头”而设计的,它洗炼而巧妙地描绘了这位青年女子在春光烂漫之中的冷寂孤凄的境遇,新颖而富有韵味,真可谓结得有“神”。
英汉对照
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 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 蜻蜓飞上玉搔头。
A SPRING SONG
Liu Yuxi
In gala robes she comes down from her chamber
Into her courtyard, enclosure of spring....
When she tries from the centre to count the flowers,
On her hairpin of jade a dragon-fly poises.
作品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十一尤;可"十一尤"通押。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贞元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甚深,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多所唱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
-
出自唐代何扶的《送阆州妓人归老》 竹翠婵娟草径幽,佳人归老傍汀洲。玉蟾露冷梁尘暗,金凤花开云鬓秋。十亩稻香新绿野,一声歌断旧青楼。芭蕉半卷西池雨,日暮门前双白鸥。
-
出自唐代苏晋的《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方汉比周年,兴王合在宣。亟闻降虏拜,复睹出师篇。祈父万邦式,英猷三略传。算车申夏政,茇舍启戎田。严问盟胡苑,军容济洛川。皇情怅关旆,诏饯列郊筵。路接禁园草,池分御
-
含义 也作“中流击楫”,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楫,船桨。出处 出自《晋书·祖逖传》:“(逖)仍将本留徙部曲面余家渡江,中流击楫 ">
-
《张鸿渐》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原文张鸿渐,永平人[1]。年十八,为郡名士。时卢龙令赵某贪暴,人民共苦 之。有范生被杖毙[2],同学忿其冤,将鸣部院[3],求张为刀笔之词[4],约 其
-
出自唐代唐彦谦的《寄同上人》 高高山顶寺,更有最高人。定起松鸣屋,吟圆月上身。云藏三伏热,水散百溪津。曾乞兰花供,无书又过春。
-
出自唐代刘得仁的《上张水部》 出入门阑久,儿童亦有情。不须将姓字,长说向公卿。每许连床坐,时容并马行。恩深转无语,怀抱自分明。
-
出自唐代吕温的《吐蕃别馆月夜》 三五穷荒月,还应照北堂。回身向暗卧,不忍见圆光。
-
班荆道旧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班荆道旧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班荆道旧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为神的威灵显应,杀西秦将乱兵慌 出自元代李文蔚的《杂剧·破苻坚蒋神灵应》 第一折(冲末扮苻坚领卒子上)(苻坚云)府库充实聚宝珍,数年修政以安民。强兵富国兴王地,守治长安号大秦。某乃秦公苻坚是也。
-
《入木三分》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入木三分》文言文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1)于其父枕中, 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