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杜甫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作品简介《野望》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出城野望,表面上一派清旖景色,潜藏在下面的却是海内风尘。忧国伤时,想起诸弟们流离分散,自己孓然身在天涯,未来就更见艰危,表现出一种沉痛的感情。
诗的首联写野望时所见的西山和锦江景色;颔联由野望联想到兄弟的离散和孤身浪迹天涯;颈联抒写迟暮多病不能报效国家之感;尾联写野望的方式和对家国的深沉忧虑。
原文
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⑴,南浦清江万里桥⑵。
海内风尘诸弟隔⑶,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⑷,未有涓埃答圣朝⑸。
跨马出郊时极目⑹,不堪人事日萧条。
词句注释
⑴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城,一作“年”,一作“奇”。戍:防守。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
⑵南浦:南郊外水边地。清江:指锦江。万里桥:在成都城南。蜀汉费祎访问吴国,临行时曾对诸葛亮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这两句写望。
⑶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诸弟:杜甫四弟:颖、观、丰、占。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
⑷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供,付托。
⑸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
⑹日:一作“自”。
白话译文
西山白雪皑皑护卫三城重镇,南浦边清江水长横跨万里桥。
四海之内战火不断兄弟失散,只身远在天涯不禁涕泪涟涟。
迟暮之年只有一身疾病相伴,未有丝毫劳绩报答圣明朝廷。
骑马来到郊外不住纵目远望,世事日益萧条令人悲伤怅惘。
创作背景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天,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妻子儿女同聚一处,重新获得了天伦之乐。这首诗作于定居草堂的第二年(上元二年,761)。
赏析
诗以“野望”为题 ,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
首两句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西山主峰终年积雪,因此以“白雪”形容。三城,在当时驻军严防吐蕃入侵,是蜀地要镇。
中间四句是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三四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海内外处处烽火,诸弟流散,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动。
五六句又由“ 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杜甫时年五十,因此说已入“迟暮”之年。他叹息说:我只有将暮年付诸给“多病”之身,但“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惭愧的。
杜甫虽流落西蜀,而报效李唐王朝之心,却始终未改,足见他的爱国意识是很强烈的。中间四句,由于连用对偶尔将诗人的家国之忧,身世之感,特别是报效李唐王朝之心,艺术地得到有效概括。
七八句最后点出“野望”的方式和深沉的忧虑。“人事”,人世间的事。由于当时西山三城列兵防戍,蜀地百姓赋役负担沉重,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 转“萧条”的隐忧。这是结句用意所在。诗人从草堂“跨马”,走“出”南“郊”,纵目四“望”。“ 南浦清江万里桥”是近望之景。“西山白雪三城戍 ”,是远望之景。他由“三城戍”引出成乱的感叹,由“万里桥”兴起出蜀之意。这是中间四句有关家国和个人忧念产生的原因。
杜甫“跨马出郊 ”,“极目”四“望”,原本为了排遣郁闷 。但爱国爱民的感情,却驱迫他由“望 ”到的自然景观引出对国家大事、弟兄离别和个人经历的种种反思。一时间,报效国家、怀念骨肉和伤感疾病等等思想感情,集结心头。尤其为“迟暮”“多病”发愁,为“涓埃”未“答”抱愧。
此诗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即由向外观察转为向内审视。尾联才指出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在艺术结构上,颇有控纵自如之妙。
英汉对照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 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 天涯涕泪一身遥。
唯将迟暮供多病, 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 不堪人事日萧条。
A VIEW OF THE WILDERNESS
Du Fu
Snow is white on the westward mountains and on three fortified towns,
And waters in this southern lake flash on a long bridge.
But wind and dust from sea to sea bar me from my brothers;
And I cannot help crying, I am so far away.
I have nothing to expect now but the ills of old age.
I am of less use to my country than a grain of dust.
I ride out to the edge of town. I watch on the horizon,
Day after day, the chaos of the world.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
出自唐代杨师道的《横吹曲辞。陇头水》 陇头秋月明,陇水带关城。笳添离别曲,风送断肠声。映雪峰犹暗,乘冰马屡惊。雾中寒雁至,沙上转蓬轻。天山传羽檄,汉地急征兵。阵开都护道,剑聚伏波营。于兹觉无度,方共濯
-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出自先秦屈原的《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
-
巢倾卵破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巢倾卵破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巢倾卵破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孝百善孝为先,孝为仁之根本。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六种古文明形态中唯一传承至今而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民族之所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五千年,就是因为这种亲亲尊尊的孝文化——世世代代父慈子孝、尊老
-
诗成自写红叶,和恨寄东流。 出自宋代晏几道的《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凭觞静忆去年秋,桐落故溪头。诗成自写红叶,和恨寄东流。 人脉脉,水悠悠
-
察察为明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察察为明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察察为明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一发破的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一发破的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一发破的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唐代张登的《上巳泛舟得迟字》 令节推元巳,天涯喜有期。初筵临泛地,旧俗祓禳时。枉渚潮新上,残春日正迟。竹枝游女曲,桃叶渡江词。风鹢今方退,沙鸥亦未疑。且同山简醉,倒载莫褰帷。
-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
《巴陵赠贾舍人》是李白乾元二年(759)秋在岳州所作的一首七绝酬赠诗。诗题中的“巴陵”,县名,又为巴陵郡(乾元元年改岳州)治所,在今湖南岳阳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