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山村》王建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 作品原文
- 作品注释
- 作品译文
- 创作背景
- 作品鉴赏
- 作品点评
- 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
雨过山村
[唐]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作品注释
①竹溪:岸边长满翠竹的溪流。
②妇姑:指农家的媳妇和婆婆。
③相唤:指彼此之间互相呼唤。
④浴蚕:古代一种选育优良蚕种的方法,即将蚕种全都浸在盐水中进行筛选。
⑤闲着:农人忙碌让栀子花显得是在徒然盛开。
⑥栀子:一种常绿的灌木,春夏之交盛开白色的花朵,散发很浓的香气。
作品译文
雨天晦明变化的天色引来几声鸡鸣声,溪流翠竹掩映着山村小路穿过斜板桥。
年轻媳妇和婆婆互相呼唤着去洗蚕种,农人忙碌让庭院中的栀子花无人欣赏。
创作背景
这首《雨过山村》具体创作年代未知,当是诗人王建在雨中来到田园山村时,看到优美的山水田园风景以及农忙时节真实的农村生活景象,为抒发对和平宁静的田园生活的赞美,因而写下了这首诗。
作品鉴赏
这是一幅描写生动的山村风俗画。诗人通过对雨中路过山村所见所闻的描绘,表现了他对和平宁静的田园生活的赞美。
“雨里鸡鸣一两家”,这是入山村前的所闻。因为是雨天,山村的轮廓在远处未必看得分明,但鸡鸣声却听得清晰。《诗经》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诗句,下雨天,天气晦明无常,会诱发鸡鸣,所以说¨“雨里鸡鸣”是符合生活真实的。但诗人听到的鸡鸣不是联绵不绝的一大片,而是稀稀落落的“一两家”,这就让读者猜想到,这个山村不会是《桃花源记》中描绘的那种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大墟落,而是住户不多,各抱地势因而零零散散的小山村。鸡鸣绐小山村平添一种幽静的气氛,即古人所谓的“鸟鸣山更幽”。
如果说首句是写诗人在村外的感受,显示山村之“幽”,那么,次句“竹溪村路板桥斜”就是通过对一条引人入胜的山村小径的描绘,显示山居之“深”。一条溪水从山村流过,竹林夹岸,小径蜿蜓其间,小路尽处是一座小桥——一座用木板随便搭成的小桥。“竹”、“溪”、“路”、“桥”四个名词连用,凸现了山行所见景致,作者着意刻画了那座小桥,这座设在竹溪村路间的板桥,不仅和周围景物和谐统一,而且也显示出山民淳朴的作风。
“妇姑相唤浴蚕去”,第三句写入村所见,着重写农事活动。“浴蚕”指古时用盐水选蚕种,一般在二月进行。仲春时节,在这淳朴的山村里,妇姑相唤而行,显得非常亲切,作为同一家庭的成员,关系又很和睦,她们彼此招呼,似乎谁也不肯落后。在人际关系里,婆媳关系一般被认为是比较难处的,但在这小山村里看到的是这般融洽和谐的情景,真令人羡慕。诗人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山村精神世界的美。
“闲着中庭栀子花”,最后一句,诗人宕开笔触,转而描绘中庭栀子花。写花而用“闲着”形容,很有韵味:花闲着,说明主人都忙农活去了,村中没有一个闲人。栀子花是一种花型硕大、色泽素雅、香气浓郁的花,又因为有“同心花”的别名,故深受青年男女的喜爱。而现在,它被“闲”在中庭,无人欣赏采撷,这就从另一方面说明,农忙时节山村里的居民们一门心思忙于农事,连谈情说爱的“闲”工夫也没有。这种侧面着笔的手法,把田家农忙的气氛表现得相当充分,以虚代实,妙趣横生。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处处扣住山村特点,显示出山村幽深淳朴的风貌。第三句截取妇姑相唤冒雨浴蚕的画面,表现山民紧张的农事活动。末句渲染了农忙气氛。诗人从景物写到人事,从人事写到环境气氛,运用新鲜活泼的语言,鲜明生动的意象,传出浓郁的乡土气息,而字里行间又流露出诗人对田家生活的赞叹和欣赏之情。
作品点评
诗词学会副会长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这首山水田园诗,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颇值得称道。此诗写栀子花无人采,主要在于表明春深农忙,没有谈情说爱的“闲”功夫,所以那花的象征意义便给忘记了。这含蓄不发的结尾,实在妙机横溢,摇曳生姿。
作者简介
王建(768-830),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名篇如《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渡辽水》、《田家留客》、《望夫石》等。他又以《宫词》知名。他的《宫词》百首,突破前人抒写宫怨的窠臼,广泛描写唐代宫廷生活。其五、七言近体中,有些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宦况之作,情思感人,但杂有消极颓废思想。他的绝句则清新婉约。还写过《宫中三台》、《江南三台》等小令,为中唐文人词的重要作者之一。今存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本及《宫词》1卷。
-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出自清代秋瑾的《对酒》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翻译不吝惜很多钱
-
大慈大悲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大慈大悲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大慈大悲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唐代李远的《赠筝妓伍卿》 轻轻没后更无筝,玉腕红纱到伍卿。座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
-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谢金吾诈拆清风府》 楔子(冲末扮殿头官领校尉上)(殿头官诗云)君起早,臣起早,来到朝门天未晓。长安多少富豪家,不识明星直到老。下官殿头官是也。今有王枢密奏知圣人,因为官道窄狭,车
-
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出自宋代李清照的《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
-
出自元代佚名的《杂剧·朱砂担滴水浮沤记》 楔子(冲末扮孛老同正末王文用、旦儿上)(孛老诗云)急急光阴似水流,等闲白了少年头。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老汉是这河南府人氏,姓王,双名从道。嫡亲的三
-
《孝经·孝治》是《孝经》第八章。以下是孝经孝治章第八原文拼音版、翻译及解读,欢迎阅读。孝经孝治章第八原文注音版《 孝xiào经jīng · 孝xiào治zhì 》 子zǐ曰yuē :「 昔xī者zhě
-
我兵车较多,三倍于赵,又合韩魏之兵甲,屠灭赵氏,亦何难哉?自古为君先爱民
我兵车较多,三倍于赵,又合韩魏之兵甲,屠灭赵氏,亦何难哉?自古为君先爱民 出自元代杨梓的《杂剧·忠义士豫让吞炭》 第一折 (智伯引缔疵上,诗云)周室中衰起战争,鸱张七国各屯兵。一从唐叔分桐后,政
-
声声慢·寻寻觅觅原文_《声声慢·寻寻觅觅》译文翻译、注释注音_声声慢·寻寻觅觅朗诵语音和赏析_古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
朱景玄简介|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