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原文翻译_注释_赏析
原文
村居①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②。
儿童散学归来早③,忙趁东风放纸鸢④。
注释
①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②杨柳拂堤:像杨柳一样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③散学:放学。
④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
翻译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创作背景
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于上饶地区的农村。在远离战争前线的村庄,宁静的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受到田园氛围感染的诗人有感于春天来临的喜悦而写下此诗。
赏析
首联写时间和自然景物。生动地描写了春天时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景物写活,使读者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读者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
颔联写村中的原野上的杨柳,“拂”,“醉”,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颈联和尾联写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正处在人生早春,儿童的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放风筝,使春天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结尾两句由前两句的物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诗人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缤纷的“乐春图”。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本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名人点评
《归田诗话》:瞿佑:纤媚如晚唐,不俗,故别。
《文絮笺注》:许梿:体物浏亮,斯为不负。
作者简介
高鼎(1821~1861),字象一、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后期诗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其人无甚事迹,有关他的生平及创作情况历史上记录下来的很少,而他的《村居》诗却使他名传后世。著有《村居》、《拙吾诗稿》等。
-
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人也。祖瑾,安平太守。父芘,琅玡内史。岳少以才颖见称,乡邑号为奇童,谓终贾之俦也。早辟司空太尉府,举秀才。太始中,武帝躬耕,岳作赋以美其事。岳才名冠世,为众所疾,遂栖迟十年,出为
-
明弘治、正德年间,由于统治集团的穷奢极欲,搜刮无度,国内的阶级矛盾加剧,统治者内部的斗争也激烈起来,西北又面临着严重的外患,所以弥漫一时的“台阁体”那种粉饰现实、阿谀奉迎的文风,必然要被时代所抛弃。于
-
出自唐代李颀的《题璿公山池》 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此外俗尘都不染,惟馀玄度得相寻。
-
出自唐代鲍溶的《会仙歌》 轻轻濛濛,龙言凤语何从容,耳有响兮目无踪。杳杳默默,花张锦织,王母初自昆仑来,茅盈王方平在侧。青毛仙鸟衔锦符,谨上阿环起居王母书。始知仙事亦多故,一隔绛河千岁馀。详玉字,多喜
-
《齐宣王好射》是一则文言文寓言故事。以下是文言文之家(www.wywzj.cn)整理的《齐宣王好射》文言文翻译及注释,《齐宣王好射》文言文启示,欢迎阅读。文言文宣王(1)好(2)射,说(3)人之谓己能
-
文言文翻译《伤仲永》 《伤仲永》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小编整理的文言文翻译《伤仲永》,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
-
出自唐代刘允济的《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 龟山帝始营,龙门禹初凿。出入经变化,俯仰凭寥廓。未若兹山功,连延并巫霍。东北疏艮象,西南距坤络。宏阜自郁盘,高标复回薄。势入柴桑渚,阴开彭蠡壑。九江杳无际
-
雾散云披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雾散云披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雾散云披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元代秦简夫的《杂剧·宜秋山赵礼让肥》 第一折(冲末扮赵孝、正末赵礼抬老旦、卜儿上)(卜儿诗云)汉季生民可奈何,深山无处避兵戈;朝来试看青铜镜,一夜忧愁白发多。老身姓李,失主姓赵,是这汴京人氏。所生
-
沃丁第十八沃丁第十八 【原文】 沃丁既葬伊尹于亳[591],咎单遂训伊尹事[592],作《沃丁》。(此为序,正文亡佚) 【注释】 [591]沃丁:太甲的儿子。太甲死后,沃丁继承帝位。葬伊尹于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