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
翻译
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注释
⑴梅子:一种味道极酸的果实。软齿牙:一作溅齿牙,指梅子的酸味渗透牙齿。
⑵芭蕉分绿: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与窗纱:《四部备要》本《诚斋集》作“上窗纱”,此据《杨万里选集》。与,给予的意思。
⑶无情思:没有情绪,指无所适从,不知做什么好。思,意,情绪。
⑷捉柳花:戏捉空中飞舞的柳絮。柳花,即柳絮。
参考赏析
简析
这首诗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首二句点明初夏季节,后二句表明夏日昼长,百无聊赖之意。这首诗选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诗中用“软”字,表现出他的闲散的意态;“分”字也很传神,意蕴深厚而不粘滞;尤其是“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作者介绍
杨万里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
寄法华寺简灵澈上人 皎然 至道无机但杳冥,孤灯寒竹自青荧, 不知何处小乘客,一夜风来闻诵经。 《杼山集》卷一页十七上, "> 交混作品分析
表现主义*文学手法之一种。作者将梦境、现实、神话;人间、地狱、天堂;科学、想象、幻觉;过去、现在、未来都熔于一炉,交错混杂地表现出来,造成一种似真似幻,如痴如梦,类烟类云的境地。这就是“交混”。有时作
-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出自两汉《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参考翻
-
千愁万绪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千愁万绪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千愁万绪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兆人章第六 【原文】 天地泰宁,君之德也,君德昭明,则阴阳风雨以和,人赖之而生也。是故祗承[1]君之法度,行孝悌[2]于其家,服勤稼穑[3],以供王职,此兆人[4]之忠也。《书》云:“一人无良,万
-
出自唐代鲍溶的《秋晚铜山道中宿隐者》 我乡山川遥,秋晚空景促。天明共云散,日落依鸟宿。主人逃名子,鹤发卧空谷。野言得真风,山貌宜古服。喜于无声地,暂傲羲皇俗。秋窗照疏萤,寒犬吠落木。朝隐留此处,一点天
-
梦见与恋人分手,得此梦,家庭关系不和,事业多受他人猜疑,生活有不安之感。如做此梦,如近期与他人间有争执之事,彼此相处多有不利之意,心中常有逃避之感。秋天梦之吉利,夏天梦之不吉利。
-
不亢不卑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不亢不卑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不亢不卑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出自唐代陆长源的《酬孟十二新居见寄》 大道本夷旷,高情亦冲虚。因随白云意,偶逐青萝居。青萝纷蒙密,四序无惨舒。馀清濯子襟,散彩还吾庐。去岁登美第,策名在公车。将必继管萧,岂惟蹑应徐。首夏尚清和,残芳遍
-
无噍类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无噍类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无噍类的出处、成语典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