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意思翻译、赏析
出自清代曹雪芹的《临江仙·柳絮》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参考翻译
注释
⑴白玉堂:这里形容柳絮所处高贵。春解舞:说柳花被春风吹散,像翩翩起舞。
⑵均匀:指舞姿柔美,缓急有度。
⑶“蜂围”句:意思是成群蜂蝶纷纷追随柳絮。有人以为是以蜂蝶之纷乱比飞絮,亦通。
⑷随逝水:落于水中,随波流去。喻虚度年华。以逝水比光阴。
⑸委芳尘:落于泥土中。喻处于卑贱的地位。
⑹“万缕”二句:意谓不管柳絮是否从枝上离去,柳树依旧长条飘拂。喻不因别人对我的亲疏而改变自己固有的姿态。
⑺青云:高天。也用以说名位极高。如《史记·伯夷列传》:“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参考赏析
鉴赏
薛宝钗与林黛玉这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是对立的。作者让宝钗作欢愉之词,来翻黛玉之所作情调缠绵悲戚的案,看上去只是写诗词吟咏上互相争胜,实际上这是作者借以刻划不同的思想性格特征的一种艺术手段。
但是,作者所写的钗、黛对立,并非如续书中所写的那样为了争夺同一个婚姻对象而彼此成为情敌(黛玉对宝钗的猜疑,在第四十二回“薛芜君兰言解疑癖”后已不复存在。事实如脂评指出,贾府上下,人人心目中宝黛都是一对未来的“好夫妻”),作者也并不想通过他们的命运来表现封建包办婚姻的不合理。作者所描写的宝黛悲剧是与全书表现封建大家庭败亡的主题密切相关的。他们的悲剧是贾府事变的结果。
细看词的双关隐义,不难发现“蜂围蝶阵乱纷纷”正是变故来临时大观园纷乱情景的象征。宝钗一向以高洁自持,“丑祸”当然不会沾惹到她的身上,何况她颇有处世的本领,所以词中以“解舞”、“均匀”自诩。黛玉就不同了,她不禁聚散的悲痛,就像落絮那样“随逝水”、“委芳尘”了。宝钗能“任他随聚随分”而“终不改”故态,所以黛玉死后客观上就必然造成“金玉良缘”的机会而使宝钗青云直上。但这种结合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宝钗和宝玉在对待封建礼教、仕途经济上的思想分歧,也不能使宝玉忘怀死去的知己而倾心于她。所以,宝钗最终仍不免被宝玉所弃,词中的“本无根”也就是这个意思。
作者介绍
曹雪芹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人世辛酸,后以坚韧不拔之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
战国策·赵四·赵太后新用事《赵太后新用事》是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文言文,出自西汉·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以下是文言文之家整理的《赵太后新用事》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文言文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
-
出自唐代皇甫曾的《和谢舍人雪夜寓直》 禁省夜沉沉,春风雪满林。沧洲归客梦,青琐近臣心。挥翰宣鸣玉,承恩在赐金。建章寒漏起,更助掖垣深。
-
出自唐代耿湋的《塞上曲》 惯习干戈事鞍马,初从少小在边城。身微久属千夫长,家远多亲五郡兵。懒说疆场曾大获,且悲年鬓老长征。塞鸿过尽残阳里,楼上凄凄暮角声。
-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战国策·楚二·齐秦约攻楚文言文翻译
战国策·楚二·齐秦约攻楚《齐秦约攻楚》是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文言文,出自西汉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以下是文言文之家(www.wywzj.cn)整理的《齐秦约攻楚》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文言文齐、秦约
-
出人头地文言文翻译注释和道理 1、文言文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
-
这首诗展示了楚地的萧瑟秋景和诗人的旅途感伤。首二句交代了他到江、汉一带任职,才首次看到荆山,而感叹于它的广袤、绵远。奉义即慕义,对巴陵王表示敬慕,这是一种谦逊的说法。楚塞,指荆山,因其为古代楚国郢
-
放虎归山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放虎归山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放虎归山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对牛弹琴的文言文内容 导语:关于对牛弹琴的文言文内容有哪些?以下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对牛弹琴的文言文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对牛弹琴的文言文内
-
一 长江之头格拉丹冬我终于来了。倚偎你洁白的胸脯阅读冰塔林无声的热烈,单纯的丰富悲凉的风,在此勾勒着东、南、西、北风的雏形我不仅看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