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出自唐代马戴的《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
翻译
雾露团团凝聚寒气侵人,夕阳已落下楚地的山丘。
猿在洞庭湖畔树上啼叫,人乘木兰舟在湖中泛游。
明月从广漠的湖上升起,两岸青山夹着滔滔乱流。
云中仙君怎么都不见了?我竟通宵达旦独自悲秋。
注释
微阳:微弱的阳光。
楚丘:楚地的山丘。
洞庭:洞庭湖。
木兰舟:木兰树所制的舟船,此因楚江而用《楚辞》中的木兰舟。木兰舟本典出《迷异记》:“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木兰:小乔木。
广泽:广阔的大水面。
云中君:本《楚辞·九歌》篇名,为祭祀云神之作,此也因楚江而想到《九歌》。
竟夕:整夜。
参考赏析
赏析
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被贬为龙阳尉,自江北来江南,行于洞庭湖畔,触景生情,追慕先贤,感伤身世,而写下了《楚江怀古》五津三章,这是第一首。
第一首虽题“怀古”,却泛咏洞庭景致。诗人履楚江而临晚秋,时值晚唐,不免“发思古之幽情”,感伤自身不遇。首联先点明薄暮时分;颔联上句承接“暮”字,下句才点出人来,颈联就山水两方面写夜景,“夹”字犹见凝练;尾联才写出“怀古”的主旨,为后两首开题,而以悲愁作结。
全诗风格清丽婉约,感情细腻低徊。李元洛评曰:“在艺术上清超而不质实,深微而不粗放,词华淡远而不艳抹浓妆,含蓄蕴籍而不直露奔迸。”
作者介绍
马戴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江苏省东海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
【3408】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云南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实践探索(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编著,李勇毅主编,陈豪作序,党建读物出版社,24.2万字,2018年1月第1版,45元,)△共8章:[1]人民群众对美
-
梁生适越的解释?梁生适越的典故与出处 《后汉书·梁鸿传》:“(梁鸿)居有顷,妻曰:
-
出自先秦佚名的《大明》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
-
【诗句】泉听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
文言文《文侯与虞人期猎》翻译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
-
劝学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梳理分析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左应为车,原字已废除)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且季子在鲁,采《诗》观礼,以别《风》、《雅》,岂徒任声以决臧否哉?又仲尼闻《韶》,叹其一致,是以咨嗟,何必因声以知虞舜之德,然後叹美邪?今粗明其一端,亦可思过半矣
且季子在鲁,采《诗》观礼,以别《风》、《雅》,岂徒任声以决臧否哉?又仲尼闻《韶》,叹其一致,是以咨嗟,何必因声以知虞舜之德,然後叹美邪?今粗明其一端,亦可思过半矣 出自两汉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
作者: 谢岩津 【作家简介】武者小路实笃(1885—1976),日本小说家、剧作家、杂文家、诗人、画家。生于东京的一个贵
-
半新半旧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半新半旧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半新半旧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文言文《游褒禅山记》译文及注释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34岁时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