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意思翻译、赏析
出自宋代苏轼的《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蝶懒莺慵春过半。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
云鬓鬅松眉黛浅。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
参考赏析
赏析
这首词以种种柔美的意象,塑造出一个多愁善感的伤春少女形象;以春意阑珊的景象,烘托出少女伤春的复杂心绪。
上片由写景过渡到写人。春光已消逝大半,蝴蝶懒得飞舞,黄莺也有些倦怠,风卷花落,残红满院。面对这“风雨送春归”、“无计留春住”的情景,心事重重的少女,不免触目伤情,倍添寂寥之感。自然,蝶、莺本来不见得慵懒,但从这位少女的眼光看来,不免有些无精打采了。发端写景,下了“懒”、“慵”、“狂”、“残”等字,就使周围景物蒙上了主人公的感情色彩,隐约地透露了主人公的心境。以下写人:红日偏西,午醉未醒,光线渐暗,帘幕低垂。此情此景,分明使人感到主人公情懒意慵,神倦魂销。无一语言及伤春,而伤春意绪却宛然在目。
下片由写少女的外在形象,过渡到写内心世界,点出伤春的底蕴。首句以形写神,写因伤春而懒于梳洗。以下承上刻画愁思之重。“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是说触处皆能生愁,无人可为排解。“总”字统括一切,一切景物都成为愁的触媒,而又无人可以倾诉,则心绪之烦乱,襟怀之孤寂,可以想见。到此已把愁情推向高潮。煞拍宕开,谓此情将不会一无依托,杨花尚有东风来吹拂照管,难道自身连杨花也不如吗!杨花似花非花,在花中身价不高,且随风飘荡,有似薄命红颜,一无依托。这里即景取喻,自比杨花,悲凉之情以旷语出之,愈觉凄恻动人。
词的结尾耐人寻味。它创造出新意境,写出了少女的消极伤感与天真大胆交织的矛盾心理,显得不同凡响,别具一格。
作者介绍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战国策·齐六·齐负郭之民有孤狐咺者《齐负郭之民有孤狐咺者》是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文言文,出自西汉代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以下是文言文之家(www.wywzj.cn)整理的《齐负郭之民有孤狐咺者》文言文原文
-
出自两汉枚乘的《七发》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太子曰:“惫!谨谢客。”客因称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
-
姑孰十咏·牛渚矶全文: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乱石流洑间,回波自成浪。但惊群木秀,莫测精灵状。更听猿夜啼,忧心醉江上。姑孰十咏·牛渚矶全文翻译:绝壁直临着大江,山峰连绵耸立相望。乱石突兀于伏流之间,回
-
原文长安九日诗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翻译九月九日,勉强登高,却无人送酒同欢,心已经跟南云走了,身体却随着北飞的大雁而来。遥想故园的菊花,大概在战场旁,寂寞地开放吧。作品解释江
-
梦是一个人心灵的剧目,每个人都会做梦,每个人都是心灵的剧作家。古往今来,没有人能够不做梦,做梦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特点。梦境不可以预测,难以捉摸,每个人的思想不同,能够产生的梦境也会有很大的区别,现实的意
-
出自唐代佚名的《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恭和》 礼周三献,乐阕九成。肃承灵福,悚惕兼盈。
-
出自唐代吕温的《道州弘道县主簿知县三年颇著廉慎秩满…赴衡州题其厅事》 为理赖同力,陟明非所任。废田方垦草,新柘未成阴。术浅功难就,人疲感易深。烦君驻归棹,与慰不欺心。
-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出自唐代李白的《妾薄命》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昔日芙蓉
-
出自唐代李世民的《春日玄武门宴群臣》 韶光开令序,淑气动芳年。驻辇华林侧,高宴柏梁前。紫庭文珮满,丹墀衮绂连。九夷簉瑶席,五狄列琼筵。娱宾歌湛露,广乐奏钧天。清尊浮绿醑,雅曲韵朱弦。粤余君万国,还惭抚
-
语义说明:比喻因畏忌而极度不安。 使用类别:用在「惶惶不安」的表述上。 芒刺在背造句: 01、父亲威严的神情,着实让我感到芒刺在背般惶恐不安。 02、证人的话正中他的要害,他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