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意思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5 21:15:48阅读:774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

出自唐代杜甫的《为农》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
远惭勾漏令,不得问丹砂。

参考翻译

注释

⑴锦里:即指成都。成都号称“锦官城”,故曰锦里。烟尘:古人多用作战火的代名词。如高适诗“汉家烟尘在东北”。这时遍地干戈,惟成都尚无战事,故曰烟尘外。
⑵从兹老:杜甫经过长期流浪,在政治上又碰了多次的壁,故有终老之意。
⑶赊:远也。国:指长安。杜甫始终不能忘怀国事,即此可见。
⑷勾漏令:指晋葛洪。洪年老欲炼丹以求长寿,闻交趾出丹砂,因求为勾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见《晋书·葛洪传》)。杜甫自言不能如葛洪一样弃世求仙,所以说懒。其实是一种姑妄言之的戏词。

参考赏析

简析

  这是杜甫开始卜居成都草堂时所作。当时,天下大乱,而“锦里”(即锦官城成都)不在乱中,故说“烟尘外”。“江村八九家”,是作者身之所在,是个寥落的江村。颔联“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写景,眼前的圆荷小叶,细麦轻花是在居处周围所见,为下文作铺垫。后面四句,表现为国设想渐远渐荒唐,也渐使人明白:那不过是一种极其无奈的自嘲。杜甫不会真下决心“为农”而“从兹老”,更不会下决心追随葛洪故事去学炼丹砂。这是愤世之言,不可坐实。从“去国赊”可见杜甫始终不能忘怀国事。

  此诗是杜甫生活史上一个转变的标志。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折魂。

    出自唐代魏徵的《横吹曲辞。出关》 中原还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策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请缨羁南越,凭轼下东藩。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吟寒鸟,空山啼夜猿。既伤千里目,还惊九折魂

  • 遥依千华殿,稍上万年枝。

    出自唐代崔元翰的《杂言奉和圣制至承光院见自生藤感其得地因以成咏应制》 新藤正可玩,得地又蓬时。罗生密叶交绿蔓,欲布清阴垂紫蕤。已带朝光暖,犹含轻露滋。遥依千华殿,稍上万年枝。余芳连桂树,积润傍莲池。岂

  • “卢象升,字建斗,宜兴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卢象升,字建斗,宜兴人。举天启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员外郎,稍迁大名知府。象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能治军。象升少有大志,为学不事章句。居官勤劳倍下吏,夜刻烛,鸡鸣盥栉,得一机要,披

  • 为何喝酒时要“先干为敬”

    为何喝酒时要“先干为敬”在一些社交场合尤其是一些宴会上,人们在喝酒时,经常会说“先干为敬”,这是一句社交辞令。其实,这种劝酒方式并不是现代人的发明,而是从传统文化里延伸出来的,在古代就早已有之。古人的

  • 不要人报复,我自过去

    出自元代石君宝的《杂剧·鲁大夫秋胡戏妻》 第一折(老旦扮卜儿同正末扮秋胡上,卜儿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休道黄金贵,安乐最值钱。老身刘氏,自夫主亡逝已过,止有这个孩儿,唤做秋胡。如今有这罗大户的

  • 赠卫八处士原文_《赠卫八处士》拼音注释和译文_赠卫八处士赏析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

  • 疏中思水过,深处若山连。

    出自唐代朱放的《竹》 青林何森然,沈沈独曙前。出墙同淅沥,开户满婵娟。箨卷初呈粉,苔侵乱上钱。疏中思水过,深处若山连。叠夜常栖露,清朝乍有蝉。砌阴迎缓策,檐翠对欹眠。迸笋双分箭,繁梢一向偏。月过惊散雪

  • 握手言欢

    握手言欢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握手言欢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握手言欢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丛莽的解释?丛莽是什么意思?描写草木的词语

    丛莽是关于描写草木的词语.丛莽丛莽的拼音:cong mang 丛生杂乱的草木。唐·

  • 曾巩《思政堂记》原文及翻译(二)

    曾巩原文: 王君为池州之明年,治其后堂北向,而命之曰思政之堂。谓其出政于南向之堂,而思之于此也。其冬,予客过池,而属予记之。 君之治堂,易旧腐坏断,既完以固,不窘寒暑。辟而即之,则旧圃之胜,凉台清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