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难见知交》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原文
赵洞门为御史大夫,车马辐辏(còu),望尘者接踵于道。及罢归,出国门,送者才三数人。寻召还,前去者复来如初。时独吴薗次落落然,不以欣戚改观也。赵每目送之,顾谓子友沂曰:“他日吾百年后,终当赖此人力。”未几,友沂早逝,赵亦以痛子殁(mò)于客邸(dǐ)。两孙孤立,薗次哀而振之,抚其幼者如子,字以爱女。一时咸叹赵为知人。 ——(选自《今世说》)
1.下面句中加点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两组是:( 和 );( 和 )(4分)
A.不以欣戚改观 B.以中有足乐者 C.字以爱女 D.以塞忠谏之路也
E.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F.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G.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翻译句子。(2分)
赵亦以痛子,殁于客邸。
3.“ ”这句古训在这个故事中得到了最鲜明的体现。(2分)
4.该文最主要的写作手法是 。(2分)
参考答案
1. A B(因为) ;C F(把)(4分)
2. 赵洞门也因悲痛失去儿子,死在外地客寓。(2分)
3. 答案: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或路遥知马力,患难见真情。(2分)
4. 对比(2分)
译文
赵洞门作为御史大夫,门前车马汇集,前来拜访,献媚他的人络绎不绝。等到他被免官归里,离开京城时,为他送行的人三三两两。不久后,他被朝廷召回起用,以前离开的人们又像当初那样前来拜访。当时只有吴薗次一个人光明磊落,不因赵洞门富贵还是失势而改变对他的态度。赵洞门常常目送他出门,回头跟儿子赵友沂说:“将来我去世后,最终要依赖这个人来帮助我们家。”没多久,友沂早逝,赵洞门也因失去儿子而悲痛,死于客居外地的府邸。他的两个孙子无依无靠,吴薗次哀伤地救济他们,把小的那个孙子当儿子一样抚养,他又把自己的爱女许配给他。一时间,人们都感叹赵洞门善于识别他人。[1]
鉴赏评点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古训在这个故事中得到了最鲜明的体现。赵洞门当官时,门庭若市;被免职后,门前车马稀;当再次被起用,门前车马又络绎不绝。这真像是一幕闹剧,世态炎凉尽在其中。而大千世界也不尽然,吴薗次就是一个不以富贵失势而改变对他人态度的人,他对赵洞门的升迁始终如一。特别是赵洞门和儿子亡故后,他更是把赵的小孙子视同自己的儿子。吴薗次的这种品质确实令人肃然起敬,我们也应该有这种品质。
注释
(1)赵洞门:人名。
(2)辐辏:原指车轮的辐条集中于毂上,后形容人和物聚集像车辅集中于车毂上一样。
(3)望尘者:拜访的人。
(4)接踵:后面的人的脚尖接着前面的人的脚跟,形容人多接连不断。
(5)于:在。
(6)及:等到。
(7)罢归:免职。
(8)欣戚:欣,富贵;戚,失势。
(9)改观:改变态度。
(10)友沂:赵洞门儿子的名字。
(11)殁:死。
(12)客邸:外地旅舍,客店。
(13)振:通“赈”,救济。
(14)字:嫁。
(15)寻:不久。
(16)咸:全,都。
感悟
1、我们对于那些趋炎附势的人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被那些阿谀奉承,拍马屁的人花言巧语所蒙蔽。
2、做人要正直、光明磊落,要像文中的吴薗次那样不因别人有势力就奉迎,也不因别人不得势而冷落别人。
-
在中国古代,演员被称为戏子,由于古代的艺术形式大多是戏曲,因此戏子也是古代戏曲演绎者的通称。早在汉代,史籍中就有了百戏的记载。然而,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皇帝贵为九五之尊,连当朝皇帝的名字人们都不
-
梦见孕妇小白蛇,得此梦,事业多可与他人间共进退,彼此财运皆有提升之征兆,因金钱之事有所烦恼,生活有不利之意,圆融相待,事业可得。如做此梦,人情世故通达,善于沟通之人,则财运有所改善之机遇,此乃吉兆。秋
-
秦灭六国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韩国降将内史腾率秦军灭韩国,俘韩王安,韩亡。所得韩地置颍川郡。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国大将军王翦攻入赵国国都邯郸,赵王迁被迫降秦,赵破,置邯郸郡、
-
临江仙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诗句出自中国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自嘲》 自嘲 作者:鲁迅年代:民国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
上联:八方财富八方景 下联:百货春风百货花 上联:八方财富八方景 下联:一种春风一种情 上联:八方财富八方景 下联:九鼎春风九鼎花 上联:八方财富八方景 下联:所在功名所在天 上联:八方财富八方景
-
梦见没死,得此梦,得此梦主事业中多受他人之牵绊,身边小人多者,财运难以兴旺,与他人间有所争执,则事业多有不利。如做此梦,虽有真诚相待,却是与他人间勾心斗角,则彼此相处有不利之迹象,求财难以顺利之意。秋
-
李白--《夜下征虏亭》 【内容】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赏析】: 据《建康志》记载,征虏亭在石头坞,建于东晋,是金陵的一大名胜。此亭居山
-
眉妩 【宋】王沂孙 渐新痕悬柳,澹彩穿花,依约破初暝。 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 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 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 千古
-
袁崇焕简介: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汉族广府人,生于广东东莞石碣,祖籍广西梧州(籍贯争议)。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