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征虏亭》李白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内容】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赏析】:
据《建康志》记载,征虏亭在石头坞,建于东晋,是金陵的一大名胜。此亭居山临江,风景佳丽。李白于上元二年(761)暮春由此登舟,往游广陵(扬州),即兴写下此诗。
诗的语言如话,意境如画。诗人坐在小舟上回首仰望征虏亭,只见那高高的古亭在月光映照下,格外轮廓分明。
“绣颊”,亦称“绣面”,或“花面”.唐人风俗,少女妆饰面颊。白居易有诗云:“绣面谁家婢,鸦头几岁女。”刘禹锡亦有诗云:“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扶。”李白是以“绣颊”代称少女,以之形容山花。那征虏亭畔的丛丛山花,在朦胧的月色下,绰约多姿,好象一群天真烂漫的少女,伫立江头,为诗人依依送别。
那江上的渔火和江中倒映的万家灯火,星星点点,闪闪烁烁,迷迷茫茫,象无数萤火虫飞来飞去。
岸上山花绰约多情,江上火点迷离奇幻;古亭静立于上,小舟轻摇于下,皓月临空,波光滟滟,构成了一幅令人心醉的春江花月夜景图。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感情和出游的喜悦,都从画面中显现出来。
这首小诗写景简洁明快,近乎速写。李白善于从动的状态中捕捉形象,聚精积萃,抓住客观景物在特定环境下所显示出的特有神态,以极简炼的线条,迅速地勾勒出来,虽寥寥数笔,而逼真传神。如诗中的船、亭、山花、江火,都以月为背景,突出诸多景物在月光笼罩下所特有的朦胧美,唤起人的美感。
-
吾友举用方自代[2],朋友之交,君臣之义,并见于斯,可以风世砥俗[3]。但大臣为国求贤,尤贵得之山林草野、疏远卑冗中[4],以其登进之道甚难,而真贤往往伏匿于此也。若惟求之于平生久故[5]、声绩夙著之
-
语义说明:形容安定稳固如泰山一般,不可动遥 使用类别:用在「十分安稳」的表述上。 安如泰山造句:01即使敌军以强大火力进攻,我军官兵依然安如泰山。 02这个壮汉站在那里安如泰山,给人一种可靠的感觉。
-
篱外清阴接药栏,晓风交戛碧琅?W娱嗝缓笾?羯伲?劢谒?蘼?旰?
-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故事:小村子,有一户人家,早上男主人出去干活,家里只有一只猫和一只狗。 每天早上,不诚实的猫一看见男主人外出干活,就在家门前呼呼大睡!这时,老鼠一看见猫在睡觉,就一群
-
七绝·赠刘翰林联句 作者:毛泽东 翻山渡水之名郡,(毛泽东) 竹杖草履谒学尊。(萧瑜) 途见白云如晶海,(萧瑜) 沾衣晨露浸饿身。(毛泽东)
-
说到汉朝,司马相如是一个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人物,而说到司马相如,卓文君又是一个怎样都绕不过去的女子。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是一见钟情,还是窥财起义?
-
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入乡诚万里,无印自堪悲。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 作品赏析试万里:一作诚可重。-------------------不第,出城将归也。注:1:雪下桂花
-
咸阳百二山河①。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②,刘兴西蜀③,梦说南柯④。韩信功兀的般证果⑤,蒯通言那里是风魔⑥。成也萧何⑦。败也萧何,醉了由他⑧。 ①咸阳:秦国的都城,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二
-
君道曲 李白 大君若天覆,广运无不至。 轩后爪牙常先太山稽,如心之使臂。 小白鸿翼于夷吾,刘葛鱼水本无二。 土扶可成墙,积德为厚地。 【古诗概述】 《君道
-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翻译: 公子王孙啊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 重阳节人们采撷枝枝菊花插戴于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