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意思翻译、赏析
出自宋代文天祥的《除夜》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参考赏析
赏析
此诗作于元朝至元十八年,即公元1281年,是文天祥平生度过的最后一个除夕夜。这一首诗,诗句冲淡、平和,没有“天地有正气”的豪迈,没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现出大英雄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丝寂寞、悲怆的情绪。恰恰是在丹心如铁男儿这一柔情的刹那,反衬出勃勃钢铁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实性,这种因亲情牵扯萌发的“脆弱”,更让我们深刻体味了伟大的人性和铮铮男儿的不朽人格。
《除夜》一诗,没有雕琢之语,没有琐碎之句,更无高昂的口号式咏叹。可是,我们仍旧感到心灵的一种强烈震撼。无论时光怎样改变,无论民族构成如何增容扩大,无论道德是非观念几经嬗变,文天祥,作为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作为忠孝节义人格的伟大图腾,万年不朽,颠扑不灭,仍会是在日后无数个世代激励一辈又一辈人的道德典范。
作者介绍
文天祥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作者: 俞平伯 【原文】: 我们消受得秦淮河上的灯影,当圆月犹皎的仲夏之夜。 在茶店里吃了一盘豆腐干丝,两个烧饼之后,以歪
-
楚人卞和。刘向《新序》:“荆人卞和得玉而献之。荆厉王使玉尹相之,曰石也。王以和为谩,而断其左足。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复奉玉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尹相之,曰石也。又以为谩,而断其右足。武王薨,共王即位,
-
出自元代刘伯亨的《【双调】朝元乐》 柳底风微,花间香细。作阵蜂儿惊起,偷香酿出残花蜜。成群燕子交飞,掠 波闲补巢泥。日升林光莹,雨洗山明媚,雕轮绣鞍作对儿家来,也那没乱杀我伤 春意。【锦上花】懒展星眸
-
[译文]到了现在,那歌楼的女子,还把当年陈后主所作的那支《后庭花》唱了一遍又一遍。 [出典]王安石《桂枝香》 注: 1、《桂枝香》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
-
鼻塌脣青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提供成语鼻塌脣青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鼻塌脣青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史学家、思想家。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祖先是宋国贵族,后迁于鲁。早年生活贫困,靠给人相礼为生,做过仓库管理员
-
梦见铁钉,五行主金,得此梦,庚金之象征,事业可飞黄腾达,顶天立地之人,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主事业中多有作为之迹象,此乃吉兆。
-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
-
我如今居无安食无求饱,慕颜回他也有一个陋巷箪瓢 出自元代秦简夫的《杂剧·宜秋山赵礼让肥》 第一折(冲末扮赵孝、正末赵礼抬老旦、卜儿上)(卜儿诗云)汉季生民可奈何,深山无处避兵戈;朝来试看青铜镜,
-
咨嗟人去不归兮,无聊长叹息:衣有衣,食有食,穿者任意穿,吃者任意吃,爱他人年少双双美
出自元代刘伯亨的《【双调】朝元乐》 柳底风微,花间香细。作阵蜂儿惊起,偷香酿出残花蜜。成群燕子交飞,掠 波闲补巢泥。日升林光莹,雨洗山明媚,雕轮绣鞍作对儿家来,也那没乱杀我伤 春意。【锦上花】懒展星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