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胸有成竹》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①耳,而节叶具焉②。自蜩腹蛇蚹③以至于剑拔十寻④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⑤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⑥,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⑦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⑧而操之不熟者,平居⑨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阅读训练
一、文中用了两处比喻,找出来,说说它们的比喻义。蜩腹蛇蚹,指竹笋节节环生的形状,好像蝉腹下的条纹和蛇腹下的横鳞。剑拔,形容竹笋脱掉笋壳长成竹子,好像剑从剑鞘里拔出那样挺直。/兔起鹘hú落: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
二、翻译下列句末语气词,说明其表达的语气。
1.而节叶具焉。(呀)(肯定) 2.岂复有竹乎(呢)(反问)
3.少纵则逝矣 (了)(感叹) 4.苛政猛于虎也 (啊)(判断)
三、 解释加点的词。
1.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 (幼芽) 2.岂复有竹乎 (再)
3.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 (添加)(堆叠)
4.以追其所见 (追索)
四、 这则短文对你有何启示:胸中必须先有鲜活的形象,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造型。
注释
①萌:芽。
②而节叶具焉:但节、叶都具备了。具,具备。焉,句末的语气助词。
③蜩(tiáo)腹蛇蚹(fù):蝉的腹部、蛇的腹下。蜩,蝉。蛇蚹,蛇的腹下。蝉的腹部是分节的,蛇的腹下分节、有鳞片,这些特征都与竹笋有些相像。这里形容竹出生的状态。
④寻:八尺。
⑤成竹:完整的竹子。
⑥急起从之,振笔直遂:这里用了互文的手法,意即“急起振笔,从之、直遂”,就是急忙起来挥动画笔,依照、跟随(心中的竹子形象)。遂,通“随”。
⑦与可:文与可,名同,北宋梓州永泰(近四川监亭人),曾任洋州知州。文与可是苏轼的表兄,宋代画竹名师。
⑧见于中:心中有了构思。心里明白。
⑨平居:平常,平时。
今译
竹子初生时,只是一寸高的小芽而已,但节、叶都已经具备了。从像蝉的腹部、蛇的鳞片一样,到剑一样挺出高达十寻的,各种形态都是天生就有的。如今画竹的人一骨节一骨节地来画它,一片叶一片叶地来堆砌它,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啊!所以画竹一定要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提笔来仔细的观察,就会看到他所想画的竹子,急起挥笔,依照心里竹子的形象,一气呵成,以再现心中所见到的(竹子)。(这个过程)好像兔子跳跃飞奔、鹰隼俯冲下搏一样,稍一迟疑,机会就失去了。
我不能做到这样,但心里明白其中的道理。既然心里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又不能做到的原因,是由于想法和动作内外不一,心与手不能协调一致,没有学习的过错啊。所以凡是心里明白而操作不熟练的,平常自己以为明白,可事到临头就忽然忘记了,难道只有画竹是这样吗?
-
原文: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人。父纥,陈广州刺史,以谋反诛。询当从坐,匿而免。江总以故人子,私养之。貌寝侻,敏悟绝人。总教以书记,每读辄数行同尽,遂博贯经史。仕隋,为太常博士。高祖微时,
-
投资跟投机有什么区别? 答案:一个是普通话,一个是广东话。
-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花下醉 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 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 更持红烛赏残花。 李商隐诗鉴赏 这是一首抒发对花的陶醉流连的小诗。 首句ldquo
-
·梦见自己的咽喉——这是凶兆,亲戚或朋友要离开人世。·已婚女人梦见自己的喉咙——娘家会有不幸的消息。·梦见自己的咽喉痛,或咽喉长疮肿——将会有所获。·病人梦见喉咙肿疼——将会长期卧床不起。·被
-
墨池记曾巩 作者介绍: 曾巩,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嘉佑二年(1057)进士。历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实录检讨官,官至中书舍人。曾巩出自欧阳修门下,
-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①?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②,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
儒家最经典的著作是四书五经。 其中《论语》属于四书之一;而《尚书》,则是五经之一,又称《书》或《书经》。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
-
夏花明韦应物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 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 翻译赏析: 夏天树木的纸条十分浓密绿意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