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诗词帮,祝您阅读愉快!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 > 古文赏析

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意思翻译、赏析

作者:laoshi来源:古典文学网-诗词帮发表于:2022-11-03 16:41:24阅读:789
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
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

翻译
那时,天气也刚好是这时。却醉倒了。 心中有事,酒未入唇,人就醉了。此时,冷雨敲窗。屋内,烛光摇曳,残香仍袅袅,伊人已不在。 秋情依旧。孤独的你,是那散落的梧桐叶子,——不起时光,风雨,化作黄叶飘去。刚刚还在劝慰自己,不要黯然神伤。可青衫已湿,不知是何时滴落的泪。回想与伊人分别的时候,正是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三月。那姹紫嫣红的小园外,杨柳如烟,丝丝弄碧。当寂寞在唱歌的时候,伊人唱着寂寞,执子之手,与你分离。

注释
①中酒:醉酒。
②青衫句:谓由于伤心而落泪,致使眼泪沾湿了衣裳。青衫,古代学子或官位卑微者所穿的衣服。
③弹指句:弹指,极短的时间。本为佛家语。《翻译名义集·时分》:“《僧祗》云,十二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韶光,美好的时光,此处指春光。”

参考赏析

赏析

  此篇写春日与伊人别后的苦苦相思。上片前二句写此时相思的情景,接二句转写分别之时的情景。下片前二句再写此时无聊情绪,后二句又转写分别时的景象。小词翻转跳宕,屈曲有致,其相思之苦情表现得至为深细。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TAG标签: 古文赏析

猜你喜欢
  • 梦见烧饭

    梦见烧饭,五行主火,得此梦,事业顺利,贵人颇多之预兆,凡事应与他人间以诚相待,坦诚相待,火主礼,善于人情世故者,礼尚往来之事多有礼数,财运顺遂。

  • 文言文翻译的十大失分点

    文言文翻译的十大失分点 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 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一)误译原文言实词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二)误译文言文虚词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三)古今词义不对应文

  • 养尊处优造句六则

    语义说明:自处尊贵,生活优裕。 使用类别:用在「生活富足」的表述上。 养尊处优造句:01他一向养尊处优,以致现在胖得连走路都有困难了。 02社会并非完全平等,有人养尊处优,也有人终日辛劳。 03她虽然

  • 盐角儿·亳社观梅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原文盐角儿·亳社观梅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占溪风,留溪月,堪羞损、山桃如血。直饶更、疏疏淡淡,终有一般情别。注释1、盐角儿:词牌名。王灼《碧鸡漫志》:“盐角儿,《

  • 岩前窥石镜,河畔踏芳茵。

    出自唐代崔日知的《奉酬韦祭酒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之作》 夙龄秉微尚,中年忽有邻。以兹山水癖,遂得狎通人。迨我咸京道,闻君别业新。岩前窥石镜,河畔踏芳茵。既怜伊浦绿,复忆灞池春。连词谢家子

  • 蜘蛛杀蛇文言文翻译及道理 蜘蛛杀蛇文言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去地三尺许。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之,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逐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而蜘蛛复县丝疾下

  • 《旧唐书·王忠嗣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王忠嗣,太原祁人也。初名训,年九岁,以父死王事,起复拜朝散大夫、尚辇奉御,赐名忠嗣,养于禁中累年。肃宗在忠邸,与之游处。及长,雄毅寡言,严重有武略。玄宗以其兵家子,与之论兵,应对纵横,皆出意表。玄宗谓

  • 岂念嘉遁时,依依偶沮溺。

    出自唐代陶翰的《晚出伊阙寄河南裴中丞》 退无偃息资,进无当代策。冉冉时将暮,坐为周南客。前登阙塞门,永眺伊城陌。长川黯已空,千里寒气白。家本渭水西,异日同所适。秉志师禽尚,微言祖庄易。一辞林壑间,共系

  • 文言文《桃花源记》赏析

    文言文《桃花源记》赏析   《桃花源记》是一篇虚构的用来寄托作者社会理想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文言文《桃花源记》赏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桃花源记

  • 这两个是什么人?俺们都是读半鉴书的秀才,不比那伙光棍

    出自元代秦简夫的《杂剧·东堂老劝破家子弟》 楔子(冲末扮赵国器扶病引净扬州奴、旦儿翠哥上)(赵国器云)老夫姓赵,名国器,祖贯东平府人氏。因做商贾,到此扬州东门里牌楼巷居住。嫡亲的四口儿家属:浑家李氏,

相关栏目:
  • 古文赏析
  • 卷二·周文
  • 卷三·周文
  • 卷四·战国文
  • 卷五·汉文
  • 卷六·汉文
  • 卷七·六朝唐文
  • 卷八·唐文
  • 卷九·唐宋文
  • 卷十·宋文
  • 卷十一·宋文
  • 卷十二·明文
  • 古诗词大全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国文文化 | 李白的诗 | 杜甫的诗 | 毛泽东诗词 | 标签聚合

    Copyright © 2012-2021 古典文学网-诗词帮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00205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