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原文、翻译及赏析_陈与义古诗词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标签: 古诗三百首 写雨 抒情《雨晴》译文
雨过云开,西南的江面清平湛蓝,一抹微云横卧江上小滩一动不动。
立在墙头的叽叽喳喳的鸟雀羽毛仍湿,楼外远处不时传来几声低沉的雷声。
趁雷雨后的微凉睡个安稳的好觉,赶快吟几句奇诗回报雨后的新晴。
今夜这如此美妙的情境无人共享,便我一人也要尽兴卧看银河直到天明。
《雨晴》注释
天缺:雨过云开,露出一角青天。
纤云:细云。此指夏日雨后的高卷云。
小滩:喻纤云。
语鹊:语鸥:喳喳叫的鸟鹊。
衣:比拟鸟鹊的羽毛。
残雷:即将消失的低沉的雷声。
供:提供。稳睡:安稳入睡。
报:回报,报答。
绝胜:非常美妙的情境。
星河:天上的银河。尽意:尽情。
《雨晴》赏析
这首七律描绘了酷暑雷雨过后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感受雨后新凉的舒畅喜悦的心情。
首联、颈联都描绘雨晴的景象,首联写天空。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中“天缺西南”写西南方的天已露出了蔚蓝,标示出“晴”,“江面清”三字是以江南的清平湛蓝来比喻天空西南方的晴明之色。“纤云不动”,写白云纹丝不动。“小滩横”三字承接“江面清”,比喻一抹云如横在江面的小滩。这两句前四字都用白描手法绘实景,后三字都用比喻对实景加以形容,两个比喻前后照应,使二句之景融为一体,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明富于立体感。
颔联“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里,诗人的视线,由于鹊叫自然地由仰视转为平视,描写由形为主转声为主。“犹湿”,即写出雨后初晴,又表现了鹊的情态活泼可爱。下句,随“残雷”的低响,描写形声兼顾转以写声为主。“气未平”三字写雷声不甘于立即销声匿迹。这一联,鹊能“语”又有“衣”,雷能“残”又有“气”,运用了拟人手法,使诗句富有生气。清脆的鹊语与低沉的残雷形成对比,和谐一致,交织成一首雨晴时大自然的交晌曲。
颈联用叙事抒发雨睛的喜悦。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雨后微凉引起睡意,雨后新晴牵动诗情,但诗情胜过睡意。“尽取”、“急搜”、“微凉”、“稳睡”、“奇句”、“新晴”这六个带修饰语的词,使两个记事诗句具体可感。“供”字写自然给人的提供。“报”字写人对自然的回报,这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
尾联两句仍叙事,事中有景,景中寓情。
“卧看星河尽意明”一句化用杜牧的“卧看牵牛织女星”,只是没有小杜诗句的寂寞感,而是兴致盎然。“尽意”二字,不仅描绘星河的明澈,更赋予星河以生命,让它充分绽放光彩,也采报答雨后的新睛。
通观全诗,诗人捕捉住雨后初晴自然景况变化的瞬间,以乍晴的天空、漂浮的白云、争喧的鹊鸣、低沉的雷声,构成了多层次多角度、气势恢弘的绚丽景观。诗中虽未着一个情字,但喜悦之情旱已透过写景叙事的字里行间喷涌而出,全诗清丽雄浑,奇趣横生。
《雨晴》创作背景
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陈与义担任了太学博士,受到了皇帝的器重,也许觉得自己可以施展才学,因而心情略有变化,面对夏末秋初,天气转晴,骤雨方歇,写下这首《雨晴》诗。
-
【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
-
顾尚洁先生墓志铭同怀弟顾锡祥撰兄讳锡爵,字延卿。少颖悟绝伦,比长,潜心民生利病。蒲商苦厘卡,上书累千言,制府曾公沅甫韪之,亟檄县、道罢去。由是江淮间英俊,多愿与之交。友人范当世推为江南北第一流人。当其
-
出自唐代欧阳瑾的《横吹曲辞。折杨柳》 垂柳拂妆台,葳蕤叶半开。年华枝上见,边思曲中来。嫩色宜新雨,轻花伴落梅。朝朝倦攀折,征戍几时回。
-
成语发音: 「hòu lù gāo guā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成语解释: 禄:俸禄。泛指职位高,待遇优。 成语出处: 《荀子 议兵》:“是高爵丰禄之所加也,荣
-
出自唐代故台城妓的《诗(金陵黄进士梦遇台城故妓,自云今为吴神乐部)》 歌罢玉楼月,舞残金缕衣。匀钿收迸节,敛黛别重闱。网断蛛犹织,梁春燕不归。那堪回首处,江步野棠飞。
-
《寄令狐郎中》由唐代李商隐所创作。以下是寄令狐郎中全诗拼音、意思及解析,欢迎阅读。全诗原文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寄令狐郎中原文带拼音sōng yún qín
-
望子成名核心提示: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望子成名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望子成名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出处】唐·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应制》。【译注】为趁阳和之气而顺应天时,不是天子要出游观赏物华。【全诗】《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
-
出自唐代赵惠宗的《遗简诗》 生我于虚,置我于无。至精为神,元气为躯。散阳为明,合阴为符。形为灰土,神为仙居。众垢将毕,万事永除。吾驾时马,日月为卫。洞耀九霄,上谒天帝。明明我众,及我门人。伪道养形,真
-
原文静女静女其姝⑴,俟我於城隅⑵。爱而不见⑶,搔首踟蹰⑷。静女其娈⑸,贻我彤管⑹。彤管有炜⑺,说怿女美⑻。自牧归荑⑼,洵美且